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菁 《小学生》2007,(2):30-31
“西西豆,快来呀,我发现宝贝了!”斯坦鼠高兴地叫喊着。 “什么好事呀?怎么不叫我一声呢?”顿顿猫飞一般地跑了过去。 只见斯坦鼠捧(pěng)着一个椭(tuǒ)圆形的又大又白的东西,轻轻地抚(fǔ)摸(mō)着:“我捡到宝贝了,这一定是一个天鹅蛋,我一定要孵(fū)出一只美丽的天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下一节课又该上数学了,真倒霉!”菲菲一边从书包里找数学书和练习本,嘴里一边嘀咕,“什么时候能不学数学就好了。”菲菲从前的数学成绩挺好的,他对数学谈不上喜欢,可也不至于听到上数学就头疼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数学课上老师讲的内容越来越难了,菲菲经常听得似懂非懂,到做作业时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有的意译为“西施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产生的相应于这种期望特性的良好作用。相传古代的塞浦路斯岛有一位俊美的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  相似文献   

4.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信号把期望信息传达给学生,学生识别信息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进取并达到了教师期望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概念是其逻辑起点,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激发和维持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师生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双向构建过程,本文构建了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期望信息的传递框架图.  相似文献   

5.
周日清早,小儿子掀开被子要起床。我说你天天睡懒觉,怎么一到周末就精神了?"我要起床打游戏,你不是答应星期天可以打游戏的吗?"我好言相劝,说你再睡会,也让爸爸再休息一下。可儿子躺在床上蹬被子,抓枕巾,喊道:"开船喽!呜——"我气不打一处来,披衣下床命令道:"好,你起来,打游戏可以,必须先把作业做完!"尽管有游戏做"交易",儿子写作业仍然很磨蹭,抓耳挠腮半天写不了几个字。任凭我软硬兼施,不起效果。儿子软硬不吃,在家如此,在学校也一样。耐心开导,好言相劝,他嘻嘻哈哈,蹬鼻子上脸。严厉批评,甚至棍棒伺候,他翻着白眼来瞪我,还振振有词道:"在外国,打小孩子是要被判刑的……"我束手无策了。有一次,我要出差一周,就把儿子送去他爷爷家。一周后的一个午后,我去接儿子。还没进门,就听儿子和他爷爷嬉笑叫嚷。进门一看,真晕了,一老一小趴地上玩弹珠呢!我埋怨道:"爸,你怎么跟孩子玩这个,他学习怎么样?"我翻阅儿子的功课,竟然字迹工整,老师评语说他大有进步!我惊讶地问老爸这是怎么做到的。老爸说:"没怎么啊,也就是他做功课我就陪他一块做,玩时  相似文献   

6.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古希腊神话里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擅长雕刻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美丽少女。每天对着雕像发呆并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荚狄罗忒,于是,她赋予了雕像生命,美丽的少女成为了皮格马利翁的妻子,他的幻想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心理学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你期待的东西会变成现实。皮格马利翁效应被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以实验的形式得以证实.因此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罗森&;#183;塔尔效应。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教师们比以往更加渴求教育理论,渴望用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但在形形色色的教育理论面前,教师们似乎还不具备应有的免疫力。特别是面对那些头顶光环、大有来头的教育理论,恐怕只有全盘接受的份儿。但有些理论其实自身有很多问题,在传播过程中更是以讹传讹、众说纷纭,这就不能不细细考究一番了。笔者觉得这里面最真假难辨的莫过于皮格马利翁效应了。  相似文献   

8.
相传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擅长雕刻,有一次他雕刻了一尊活灵活现的妙龄少女像。皮格马利翁情不自禁地受上了她,他每时每刻都用热恋的目光注视着她,用充满柔情的双手轻轻地爱抚着她,向她倾吐着爱慕之情。日久天长,皮格马利翁的真情感动了爱神阿佛洛,于是爱神把生命的种子播散到了这尊雕像身上……奇迹出现了,雕像化做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姑娘,和皮格马利翁结成了恩爱的夫妻。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期望和激励会激活学生积极的动机,产生行为的内驱动力,促进其发展,最终成为教育者所要求的人…  相似文献   

9.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兼雕刻家。有一次,他雕刻了一位少女,并对他自己雕刻的这尊象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后来,在他的恳求下,爱神终于把这尊塑象变成真人,满足了他的真诚愿望。现在,人们把教师真诚期待学生进步,并使学生有真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未来经济收益的预期能够改变人的经济行为,预期水平不仅取决于经济价值的高低,而且取决于对经济目标的评价。有了明确的预期目标,人的行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指向目标,进而引发预期的自我实现效应。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主人公的名字。传说皮格马利翁是一个国王 ,擅长雕刻。他曾用象牙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在雕塑过程中 ,他倾注了全部心血 ,因而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帝 ,终于使这个姑娘获得了生命。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发现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作用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影响 ,他把这种效果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中 ,而且还广泛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中 ,是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进一步说 ,在教育过程中 ,只要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倾注满腔热情 ,…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面向的学生主要是初中毕业且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学生对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认识还不成熟,致使中职学生厌学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皮格马利翁”,原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但他不是“神”,他与教育心理学有关.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由真诚友善、关心爱护、信任和鼓励而产生的心理行为反应,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爱护、关怀、鼓励等,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有所期待,因而受到激励,于是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现在,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是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传说中塞浦路斯的国王。一个晚上,他梦见一位才貌出众的女子。次日,便请来一个最灵巧的雕塑师用象牙按照他的描述为这位女子塑了一个像,姑娘含情脉脉的双眼、亭亭玉立的身姿使国王神魂颠倒。他从早到晚抚摸着这尊塑像,爱不释手。一天,塑像突然活动起来,变成一位活生生的女郎。皮格马利翁朝思暮想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美国一位有名的心理学家把这种愿望的实现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他曾做过一次试验:他来到一所小学,对一位一年级班主任说:“您班上  相似文献   

16.
17.
教育教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什么机理对学生产生影响呢?显然是教育者的"期待",通过互动产生相互作用,所以教育者要树立"每个孩子都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诸葛亮初见魏延,二话不说便喝令刀斧手推下斩首.刘备惊问:"魏延有功无罪,何故杀之?"诸葛亮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果不出所料,到第一百零五回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魏延真的反了.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竞能算到二十多年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皮格马利翁效应幻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文革”结束后,我们思想解放,大胆大量地引进、传播国外的教育理论、实践和研究,“皮格马利翁效应”(以下简称P效应)大概是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个基于实验的教育应用理论了。 P效应出自美国,在美欧的教育工作界,它因“巧妙”而出名,威乐曼说:“要不是这个原创性概念的精巧新颖,该研究就不会受到如它现在那样的广泛注意了”(1),但在美欧的教育一心理研究界,它却是一块出名的“糟糕”,H·艾森克说:“心理学中还没有几个被指称的现象像它那样如此没商量地就被否定了”(2)。至于在我国,无论教育工作界,还是研究界…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传说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曾梦见一个美丽的女郎,请了雕塑家给女郎雕了像,从早到晚,他爱不释手。一天,雕塑突然行动起来,变成了活生生的女郎——期望终于变成了现实。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这一有趣的神话与教育的效应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