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1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聂卫国,兵团司令员华士飞分别接受中央对外新闻媒体采访团的采访,就兵团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今后发展思路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聂卫国政委指出,兵团是履行特殊使命、实施特殊体制的特殊社会组织,“屯垦戍边”是它的职责任务的集中体现。屯垦就是发展,现在的屯垦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兵团党委提出的“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是兵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必然要求。兵团成立50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辩证地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归宿。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具有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彼此修正的辩证张力,其主要内涵是以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师个性等为关键要素的一整套教育信念,可以回应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三个层次的价值诉求:层次一、二分别是引导“理论之师”走出理论困境、引导“经验之师”走出经验失序,层次三是进一步引导“哲学之师”形成经验系统、塑造实践理论。就生成之路而言,从理论困境到实践理论的关键在于完善“实践框架”,而从无序经验到经验系统的关键在于演绎“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3.
王伦信在《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撰文,从“师”的字源、“师”的群体构成及“师”的教育意涵的获得等方面对我国先秦时期“师”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初步梳理。认为“师”从原来的军旅之义引申表示军事长官,后来“师”的教育者意涵的获得,与被称为“师”的人物群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两为主”政策的践行基本上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有学上”的问题,但没有满足“上好学”的迫切需求。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对于社会、国家、流入地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个人及其家庭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前瞻价值。目前,来自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机会和教育过程等方面的不均衡阻碍了这一政策实践的转变,距离“上好学”的实现还有一定的路程。因此,要有效实现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使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好学”的愿望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林武 《福建教育》2022,(23):15-17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减负、提质、增效的课堂模式成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命题。一、“智教慧学”的内涵解读2013年,福州市钱塘小学提出“智教慧学”教学理念,开始以“做智教教师,铸智慧课堂,育慧学学生”为核心目标,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自主发展教育实验课题概念界定自1998年起,我们在云南省五地十校开展了“自主发展教育”课题实验研究。自主发展教育是指学生在教师主导和帮助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评价,使自身学习智能及综合素质得到最优化发展(在当地教育环境下,自己原有发展水平得到最佳发展)。因此,自主发展教育实验因子是学生学习和教育的“自主性”。它是与教育教学的强制性、被动性和他主性相对应的。二、自主发展教育实验目标自主发展教育实验目标确定为下列五项:1.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学会…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首先要对评价的目的进行追本溯源,并通过评价的逆向影响力,对目标达成度、目标达成路径、目标责任方特点等进行评估,从而实现评价对教育价值的引导。文章以深圳市葵涌第二小学“目标导向下的养成性评价实践”为例,阐述“目标”与“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2020,(6):4-7
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就是对人的关怀,而“不让一个人掉队”就是所有规划的起点和终点。把每一个“具体的人、完整的人、有血有肉的人、自我发展的人”放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设计中,“五·七方案”就是一个实践例证。助力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心原则是“解放人、发展人、服务人”;关于教育品牌培育,推进教育“三品”工程是实现人的个性特色发展;推动课程教学综合改革工程的聚焦在人的核心素养发展;以经典涵养师德为切入的固本强师工程目标是直指人心,等等。“优质均衡发展”“人的现代化”“一个都不少”等目标就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2009,(7):68-68
由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基础教育出版分社承办的2009年度全国基础外语教育论坛在京召开。论坛分“第四届全国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学校管理与教学研讨会”和“第二届‘明’师论坛”两个分论坛。“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校的发展新思路”和“新课改环境下教师的思考力和执行力”是本次论坛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目前,教育部门需纠正功利主义的教育倾向,针对“留守子女”家庭结构单薄化和家庭结构功能失调,亲情缺失而引发的心理、性格问题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留守子女”实施爱的教育,加强心理健康咨询.同时,社会、家庭及关工委等部门要通力协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竞争。“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重视不够、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企业兼职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造型人才,我校在完成了第一阶段区级科研课题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第二阶段科研课题“科学·创新·发展”教育研究,旨在使我校实现教育创新、整体优化。一、开展“科学·创新·发展”教育研究,以改革求发展推进科技革命,追求创新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而这关键在于人才,在于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教育。基于此,我校实施“科学·创新·发展”教育模式行动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求新、求异、求发展。两年前,我校通过开展“以自然科学教育为特色,促进素质全面发展”的区级科研课题,有效地传播了科学知识,使师…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竞争。“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重视不够、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企业兼职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如何重新定义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和能力已成为推动未来教育发展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面对育人目标、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角色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书匠”转变为“育人师”、从“结界师”转变为“联结者”、从“独行侠”转变为“协同者”。同时,智能时代教师必须具备“智”创课程、“智”联世界、“智”主发展三项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学有优教的目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教育系统坚持五个"不放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提高教育质量年"活动,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一是狠抓教学质量提高不放松,制定并认真落实《兵团第四师"提高教育质量年"活动方案》,加强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师单位时间内工作效率,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放松,通过各级培训、片区教研、优质课调讲赛、教师技能大赛以及疆内外交流活动,打造优质  相似文献   

16.
《学苑教育》2019,(2):5-5
记者日前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获悉,随着全兵团所有团场学校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为“师办师管”目标的实现,兵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中的体制障碍得以消除。兵团义务教育绝大部分集中在团场,团场教育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石。过去,由于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团场教育由团场办和管,这一办学体制为推动团场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由于团场办学体制下教育体量小,团场学校间资源调配难度大,人力、财力受限等弊端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7.
教学质量要提高 ,课外又要减负 ,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 ,当个好“导”师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变“教”师为“导”师 ,变“教”课为“导”课。一、课前准备1.备大纲——“导”课的范围《大纲》规定了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 ,它是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离开了《大纲》要求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因此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纲》,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 ,不能谈天说地 ,漫无边际地遐想。2 .备教材——“导”课的线索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18.
“育分”体现的是应试教育,“育人”体现的是素质教育。我担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校长以来,面对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新挑战,立足学校实际谋发展,对“育人”这个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了特色定位.培养具有“真、善、美”品格全面发展的学生;对“育分”做了具有时代内涵的诠释: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提高教育质量;把“育人”与“育分”有机整合,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当前,农民子女受教育的年限和受教育的质量都与城镇居民的子女有较大的差距,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真正使农民的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同时,采取各种途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泉  董彩兰 《教育探索》2003,(8):102-1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在基层中小学开展“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活动过程中,提高科研意识是前提,强化队伍建设是保证,选准课题、规范运作是关键,辐射成果、提升办学品位是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