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大江 《武当》2003,(3):13-15
民间是否还有秘传的太极拳门派 1998年,笔者编著出版过《武当内家派述秘》一书(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当时在编著该书时,曾有两个疑团未得解开。一是在撰写该书第九章“元明时期武当内家拳的传播情况”时,关于张三丰在道门的传授情况,从历史文献看,所传弟子甚多。而许多弟子如邱元清、卢秋云、周  相似文献   

2.
黎大志 《武当》2003,(1):16-19
众所周知,武当内家拳以“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为其主流,都与道家道教之阴阳太极五行八卦九宫之学密不可分。特别是内家太极拳,运用我国古代道家哲理阴阳学五行八卦演变之法,结合人体内外运行规律,形成  相似文献   

3.
张兴洲 《武当》2003,(5):19-20
道家太极拳为张三丰祖师所创,在道内被尊称为武当张祖太极拳,这套太极拳以意为主,内外兼修,故又称为意合太极拳。合而言之,乃名张祖意合太极拳。它有三部练法(脱胎、易筋、洗髓),五种功法(坐、卧、站、行、动)。其练法相当科学,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训练相当艰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多少年来,道家太极拳只在道内流传,传二不传三,民间所传极少;又因道家太极拳的密传保守,择徒极严,故历代太极之大成者少也。  相似文献   

4.
一悟  金诚子  雷鸣 《武当》2013,(11):20-23
太极拳修炼的法门即坐、卧、站、行、用。 坐功 坐功乃道家修炼太极必修之功法。坐功,道日打坐,儒日静坐,佛日坐禅。打坐,人人皆知有其益,小则可以养身,大则可入修士之门。然打坐至相当程度后,则内须静中求动,并非只静而不动也。此与太极拳之动中求静,意味相似。  相似文献   

5.
杨春  李桂英 《武当》2009,(5):42-43
太极法由张三丰所传,是太极门的真宗法律,是遵循宇宙的生化之理,合于人体的修炼法,是提高修行层次的关键。它有一套完整的修炼系统,强调性命双修,以达到集义生暴、积德化功之目的。祖师诀曰:“道德崇高神益迈,虚空粉碎法无边。”不讲火候,教人无所有无所执,炼暴化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是一种直指大道的渐悟之法。但终因道门传统,师传不言普度,以及历史上的特殊原因,未能泛传于世,致使没能留下完法。  相似文献   

6.
杨春 《武当》2006,(5):15-16
一、太极拳与气·炁·功太极拳道功法都是为气、炁、功转化而修炼的。它依赖于精气神的相互作用。气、炁、功三者基本体现了太极拳修炼三个层次的变化。气者,大自然之气也。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在宇宙自然和生命之间,充斥着一种无形无象、至精至微、无所不在的微观物质——气。大自然之气是宇宙中最原始、最根本的混元之气,它可以化为阴,也可化为阳;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天地保  相似文献   

7.
山令誉 《武当》2003,(10):16-17
论掤劲八法招法与张三丰十三势功法差异 陈鑫的掤劲八法等十三势理论与张三丰十三势理论相比较,虽然都冠名太极拳,但陈的十三势是进攻招法,张的十三势是防御功法。名称相同,拳理却不能相提并论。它们主要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冯志强 《精武》2006,(10):41-43
八、单腿提降功单腿提降功是修炼单腿轮换提气降气通经络的功法。【动作】外下内上,轮换提降自无极始,两手先顺左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左腿内侧向上提收,然后转顺右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右腿内侧向上提收。如此周而复始,左右腿轮换提降9次(图46~图53)。  相似文献   

9.
一、道家与太极道家将老子所著《道德经》奉为圣典,并且由许多道家把《道德经》加以发挥、演化,更被做为炼养的重要思想理论加以动用。道家在探求长生,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继承和发展了《道德经》思想,历经数千年,一代又一代的修炼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获取了巧夺天机的炼丹秘密。所以说,谈起养生之道,必然要谈及道家的养生理论,炼养之道。  相似文献   

10.
山令誉 《武当》2003,(8):15-17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拳术是武术的重要部分,是徒手的武术。拳术种类繁多,武术界习惯把它分为两大类。一则称外家拳。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大宗上百,小族几百。二则是内家拳(即太极拳)。太极拳功法特殊,拳理与外家拳相反。据说,得其一二,足胜少林。其重意不重形,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不存在门派之分,只有功夫  相似文献   

11.
刘会峙 《武当》2006,(1):19-21
据《明史·方伎传》、《张三丰传》、《张三丰全集》、《县志》、《碑记》等历史文献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 (今辽宁)人,名全一,君实,字玄玄, 号三丰,道号玉虚子。先世为江西龙山人,祖父裕贤公,携本支眷属,徙辽阳懿州。有子居仁,亦名昌,字子安,号白山,即先师父也。壮负奇气, 元太宗收召人才,分三科取士,子安赴试,策论科入选。然性素恬淡,无意仕宦,终其身于林下。定宗丁未 (1247年)夏,先师母林夫人诞先师。时四月初九日也。  相似文献   

12.
武当吐纳功     
张祖仁 《精武》2007,(3):49-49
一、源流武当吐纳功,是笔者汲取张三丰的太极图精华,系统阅读大量经典著作后,创编出的一套内功修炼功法。二、功理功效其以炼气、调气、行气、调血等方法,通过意念和呼吸配合来达到强身治病的  相似文献   

13.
李师融 《武当》2000,(10):33-35
1925年,杨式太极拳正宗传人陈微明,首次代表杨氏著作《太极拳术》,公开向社会发行,影响甚广。该书是杨澄甫宗师口授,微明代笔,故书中有杨澄甫拳照(杨氏家传)的正宗拳谱。该书经澄甫公审定首肯,拳谱的真实性是有保证的,是一本价值很高的古籍。  相似文献   

14.
马原年 《武当》2005,(7):14-15
太极拳的老祖师张三丰说过,“欲大成者化功也,欲小成者武事也”。这里的“化功”,我的理解是走化上的功夫,“武事”是指主动进攻的功夫。武术是打人的功夫,但这位老祖师却认为从走化上下功夫,才能达到大成,而从进攻入手,只能达到小成。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桂冠非张三丰莫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秒丰 《武当》2006,(6):27-30
太极拳相传为武当道人张三丰所创。所以人们崇拜张三丰,认张三丰为太极拳始祖,并非简单的迷信附会,乃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因三丰集儒、释、道于一身,乃道之大成者,所以,人们对张三丰的崇拜,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崇拜。  相似文献   

16.
张修睦  赵超  赵增福 《武当》2005,(11):19-22
赵堡太极拳源于道家,张三丰传云游道人,云游道人传王宗岳,王宗岳传蒋发(1574-1655),从而经王宗岳这一支,将太极拳传人民间。纵观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有文字记载的,如《太极秘术》中各文作者蒋发、邢喜怀、张楚臣、王柏青,及《太极拳正宗》作者杜元化,其师任长春等无不是信奉道家。所以,不理解赵堡太极拳的道家渊源,就很难理解背丝扣和七层功夫。现将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与七层功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兴洲  谭大江 《武当》2003,(10):9-12
太极修道养生论解 修道练武者,道门皆为养生之功也。丰云:修道练武不养生,多病多灾不长命。五分练,五分养,功道自然长。武道以炼为主,以养为辅。文道主张清静无为,不争,退让,养生全形,顺其自然,纯在于养。武道之养,养精养气养神,炼则炼气炼意炼形。拳法以柔制刚,以  相似文献   

18.
张宝银 《武当》2007,(1):14-15
太极者,“达乎无上,至乎无下,运乎无极,翔乎无形”。太极拳“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太极拳“道在拳中,乐在拳中,趣在拳中,耍拳也”。依据上述,对于太极八势用法及太极拳理艺“戏说”如下: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18,(3):198-200
依托符号学理论,在历史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对张三丰太极拳起源说的文化生态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宋、明两朝官方和民间的推崇导致了张三丰在社会具有极高的声望,包括太极拳在内的诸多内家拳,创始阶段都将其视为祖师爷;"张三丰"这一象征符号背后所代表的道家文化,对太极拳的拳理、技击体系和修炼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祝大彤 《武当》2000,(12):17-19
什么是太极门松功呢?松功是太极拳练家终生追求、一世修炼最高境界的功法。简洁的说,松功是内外双修,内求心神意念放松,神经安舒,头脑清静;先求心意松,而后肢体松,从脚到顶,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关节松开,且节节贯串,举动轻柔,顶上虚灵,周身全体不着力,形于手指,肢体肌肤干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