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人民公社区别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政社合一。所谓政社合一,就是一乡一社,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兼任公社社员代表大会代表,乡人民委员会委员兼任公社管理委员会委员,正副乡长兼任正副社长,公社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兼任乡人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乡党委书记兼任社党委书记。政社合一是一个意义极为重大但又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文试图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错误之处,请批评。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上层建筑是由基础产生的,当基础发生变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社运动是我国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革。人民公社这种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不仅担负着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前发展的伟大使命,从而大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也在组织人民生活福利的活动中显出巨大的作用。现在文化教育工作成了公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社成立后在生产  相似文献   

3.
乘胜前进     
一九五八年,我国人民在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东风压倒西风的有利形势下,我国劳动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解放思想,意气风发,掀起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使得钢铁生产翻一番,粮食生产翻一番;创造了人民公社这个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实现由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和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江阴县周庄乡原有24个农业社,今年九月间在广大农民热烈要求下改组成为周庄人民公社。公社建立后,已经彻底地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残余,实行了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相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因而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周庄人民公社,有一个集镇,275个自然村,共8316户,37243人,其中集镇人口2146人,农村人口35097人。土地59063亩,平均每人1.05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工商业比较发  相似文献   

5.
乡村组织制度从建国至今经历了三种变化:(乡)行政村体制、政社合一体制、村民自治(乡政村治)体制.村民自治是我国当前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变革 ,经历了建国初期的乡镇政权、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乡镇政权三次变迁。相对于经济领域的变革 ,农村政治体制的变革就滞后了许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因此 ,对我国农村政治制度创新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集公社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同时,社办企业蓬勃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一九五八年,他们只有四、五个由小型单位组成的社办企业,固定资产十五万元,企业人员四十多名,年产总值六万元,占当时农副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点一。目前,这个公社的社办企业已发展到十三个单位,拥有固定资产二百二十九万元,企业人员八百七十一人,占全公社总劳力的百分之十四点八,一九七四年企业总产值达一百五  相似文献   

8.
焦金波 《天中学刊》2005,20(1):106-109
1962年以后人民公社进入新时期,其主要特征就是制度的稳定,主要表现在:它仍是政社合一的组织;“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没有发生变化;组织机构稳定。人民公社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我国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中央从发展农业生产的角度致力于维护公社稳定;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侧重点的转移,妨碍着对人民公社的调整。人民公社的稳定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1962年以后人民公社进入新时期,其主要特征就是制度的稳定,主要表现在:它仍是政社合一的组织;“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没有发生变化;组织机构稳定,人民公社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我国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中央从发展农业生产的角度致力于维护公社稳定,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侧重点的转移,妨碍着对人民公社的调整,人民公社的稳定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百字稿     
公社机关住房让给学校“东安会议”精神传达以后,桃江县桃谷山公社机关搬到了社办企业的旧房子里,原机关房屋无偿转让给公社中心小学。这些房屋价值十三万元,有住房、办公室、会议室、大礼堂、厕所、浴室等,满足了师生食宿、活动之需。此外,公社又集资五万元,新建教学设施。(张世德)  相似文献   

11.
“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我国这块土地上,已经存在了二十多个年头了.虽然,在人民公社这种形式和体制下,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效益不够高,成绩不够理想;有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不但没有发展和提高,而且倒退和下降了.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组织形式和体制所反映的生产关系,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在这种组织形式和体制下,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被削弱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社员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没有切实的保证,普遍地、长期地存在着生产上的瞎指挥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一平二调"、"穷过渡"不断发生,其结果是打击了广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相关的政府职能转型要求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由政社高度合一向政社分工合作迅速转变."公共管理社会化"与"公共服务市场化"使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供给方,很大一部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能将向非营利组织转移,而其中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构建基于结果导向的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体系,则能够对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监管与控制,从而促使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保持活力,加强管理,改善业绩,提高责信度,以及提升服务品质与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公社中心小学自1979年起,积极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争取公社的支持,帮助各大队办起了幼儿班。为了使大队幼儿班能够巩固,中心小学向公社建议,各大队的幼儿教师与小学民办教师一样,每月发给补助费16元。此款由社办企业拨给中心小学,按月发给幼儿教师。这样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登     
冷水江市三尖公社党委处处关心教师,被教师们称为“冬天一盆火,夏天一股泉”的好党委。这个公社的教师——进出退留无忧虑。民办教师一经安排,就不轻易撤换。刘桂芝原来是光明大队一位较好的民办教师,出嫁到三尖大队后,仍被安排为民办教师。因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而调整离职的民办教师,也得到妥善安排,有的到社办企业工作,有的当拖拉机驾  相似文献   

15.
1958年,一种新的社会组织象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人民公社运动的发展很快。从1958年夏季开始,只经过了几个月时间,全国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已经在广大农民的热烈要求的基础上,改组成了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有一亿二千多万户,已经占全国各民族农户总数的99%以上。这个情况表明:人民公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是党的社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政社合一、单一行政命令式的传统治理方式,开辟了中国农村依法自治和直接民主的新道路,展示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前景。  相似文献   

17.
政社合作是政社双方基于合作关系在公共服务领域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形式。从政社关系发展历史的不同维度看,政社主体双方地位、政社关系的状态和政社合作的具体形式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购买服务、合作共治和嵌入性发展是政社合作的三种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18.
最近,理论界和宪法学界有人提出对“议行合一”要重新认识,甚至予以否定“。这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议行合一”是巴黎公社的首创,曾为马克思和列宁所肯定。“议行合一”作为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对立物,是社会主义政权组织原则;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议行合一”。“议行合一”是巴黎公社政权组织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第一、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所组成,这些代表叫公社委员,他们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第二、公社建立十个委员会作为政府的职能机构,每个委员会均由公社委…  相似文献   

19.
人民公社化之后,在经济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这里仅就公社化后国家财政体制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大和公,它与原来农业社相比较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引起财政方面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原来的一些国家收入制度在公社建立后不再适合国家动员资金的要求。如果不改变现行的税收制度就会形成公社生产大大发展,国家收入反而大大减少的矛盾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大抵有下面几种: 由于公社规模扩大,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乡社合一,使许多工商企业由原来与农业社及社员的外部关系变为公社内部关系,许多产品原来是对外销售的,现在变为直接为公社工农业生产或社员消费服务,  相似文献   

20.
郫县东風人民公社成立后,学校教育更加發匪和巩固。因为公社办学,有着許多好处。一、領导統一,互相协作工农商学兵合一的人民公社,由于乡社合一,党对各項工作更便于集中領导。过去,基層党政組織忙于生产和中心工作,对学校工作难免顧此失彼。現在在社党委和社管理委員会的統一领导下,做到了統一规划、統一彙报、統一檢查,出現了大协作的新气象。如最近社管理委員会討論生产問題時,既研究了供銷店的設置,也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