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竞技项目。往往百分之一秒之差就决定冠、亚军或决赛权,这对运动员的要求相当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就影响高校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诸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赛前特殊心理训练的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一)赛前心理训练;(二)赛期心理训练;(三)赛后心理调整三个方面对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合理的技、战术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运动员身体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其心理素质稳定、竞技状态良好非常重要,因此,对短跑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王文中 《体育科研》2006,27(6):62-64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简要阐述了短跑运动员比赛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根据有关文献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主要的心理训练方法,对提高田径竞赛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训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它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短跑运动员比赛失常现象,就如何形成最佳的临床心态进行分析,提出短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北部分高校短跑运动员起跑时心理状态的调查和分析,对高校短跑运动员如何调整心理因素和控制方法,科学地指导高校短跑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短跑的竞技场上,单靠运动天赋,而无良好训练的心理素质是不够的,在技术、战术与身体训练都处于相同水平的运动员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运动员心理训练水平起很大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于有效提高技术、战术和运动员的机能能力起着保证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赛前能掌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感情,把注意力完全集  相似文献   

9.
李伟  王飚 《辽宁体育科技》2000,(3):27-27,33
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如何,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潜力发挥和比赛成绩。为了使运动员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势,本文根据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比赛规律,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赛前心理训练分为赛前期的心理训练,临赛前的心理训练和比赛前的心理训练。并从这几个阶段的目的与任务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李源 《中华武术》2023,(3):34-35
短跑项目是典型的高强度无氧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对于高水平的运动员而言,短跑并不只是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他们必须拥有技巧、力量、速度、耐力等基础能力,才能在短跑竞赛中拔得头筹。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系统合理的专项训练,没有根据每个运动员的不同特点而设定专门的训练计划。因此,要从专项技术训练入手,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短跑训练的效率,提高关键技术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干扰,由于缺乏心理素质训练,使比赛受到影响。为使短跑运动员在赛前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并能取得好成绩,笔者认为在平时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加强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心理训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技术训练在提高高校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与专项成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短跑专项技术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狠抓短跑途中跑的关键技术——大小腿折叠前摆,正确、合理掌握下压扒地动作,改进后蹬技术,科学地解决形成正确技术与训练强度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一、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作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训练过程。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完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以及训练和比赛的适宜心理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短跑训练中赛前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训练是有目的 ,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赛前的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要注重对短跑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化 ,系统地对其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10,(3):40-43
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一般的短跑大赛都会经过预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由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就必须把握好每次比赛,调整好赛前心理和参赛心理,合理地运用战术是比赛的关键。当然也必须加强动作技术所需部位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6.
短跑运动员优异成绩的取得,是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等素质综合训练的结果。力量素质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实践证明,教练员正确认识短跑技术特征,合理设计和选择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是提高短跑运动员成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体系,包括促进提高运动员速度能力的多种手段和方法,以及在各个阶段所采用的提高这一能力的手段。多年训练计划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进行:一、开始训练阶段(8-11岁)。其主要任务是:1、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2、培养运动员的战斗意志;3、为以后确定专项,研究他  相似文献   

18.
短跑项目是典型的高强度无氧代谢极限速度性项目,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要求很高。就如何根据普通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进行系统的短跑专项训练,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柔韧性是指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运动员具备了良好的柔韧性可以更好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有利于增加动作的幅度与动作的开阔程度。对于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来说具备了良好的柔韧性,有利于掌握与完善短跑技术,促进速度的提高,同时也为以后创造优异成绩奠定基础。因此在训练中,应重视发展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20.
奚海 《中华武术》2003,(7):27-28
一、比赛中应具各的 心理条件 (一)具有保证运动员充分发挥身体、技术和战术能力的心理因素。 (二)头脑清醒和准确判断比赛情况的能力。 (三)高度适应环境和抗干扰的能力。 (四)善于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五)顽强的意志和毅力,竞争力强、自信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