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宫俊琰  李强 《考试周刊》2010,(2):222-223
科研能力培养与训练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材料化学课程进行了建立“分小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立足“构建新体系,体现新进展,争创新特色”的教改思路下,提出了“以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教改思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分小组——团队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电路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了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电路原理II》课程教学模式及实现方式,尤其增加了课堂实践环节,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3.
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探索研究。TBL和CBL教学模式已在医学教育领域成熟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但尚未拓展应用于就业指导课程。本研究阐述TBL+CBL双轨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准备、导入、学习、考核”四个教学阶段中的应用策略。经过实践分析,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满意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树立健康就业心态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探讨该教学模式在学生积极性调动、师资力量优化、教学资源保障上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欠缺,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考核方式单一等方面的不足。探索以学习型团队为核心,以课堂课后互通为原则,以过程性考核为保障的学习型团队教学模式。从个体和团队两个维度构建课程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实现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并以运筹学课程为例,对学习型团队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5.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通过优选课程内容,实施综合教学模式和改革实验考核方法等措施,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钱璐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2):195-196
针对《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等问题,提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多媒体制作软件的操作学习上。教学方法包括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以设计型实验为主、与微课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建设网络课堂平台、合理优化考核方式、设置团队协作项目。经过多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该课程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学生对于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研究型高校,也不同于高职学院、技术型大学,是要培养既具备实操技术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将教学与研究、学习与研究、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探究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对于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研究”型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应用型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提炼出组建教学团队、构建课程群与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武进中专中德合作"胡格教学模式"项目通过教学团队建设,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位一体的改革探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方法学习为手段,更加有利于职业学校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般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构建了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借鉴CDIO国际工程教育教学模式,采取适时更新实验内容、以问题和项目驱动教学、课程网辅助教学、重视过程和能力的考核方式改革、教学团队负责制等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促进教师协作交流,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推动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因实验实践类课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单纯的线上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其课程需求。文章以“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例,探索实验实践类课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实现“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文章提出了在原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采用线上实验、线下仿真实验以及远程实验等多种实验方式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及阶梯性考核的教学理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平台,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苏轼乐山遗迹有11处之多,分布在今乐山市市中区凌云山、龙泓山、白岩山、苏稽镇和五通区金粟镇等5个地点,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文献可稽的苏轼当年足迹到过而以后人的纪念形式留传至今的遗迹,形成时间较早,一般在南宋以前;第二类主要是因为苏轼有关乐山活动及民间传说形成的遗迹,时间较晚,一般在明代以后。经笔者实地调查,知其保存状况或好或坏。笔者认为,苏轼乐山遗迹均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乐山乃至四川继承和宏扬东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应吸取以往开发保护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坚持《文物法》"整旧如旧"的原则,做好现存东坡遗迹的开发保护留传工作,以提高乐山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乐山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美术界对重彩壁画的研究大多是从现存的壁画本体入手,很少去研究史料文献.本文从金代前后有关的史料研究中,考证辨析出这一时期重彩壁画绘制的有关颜料及施色技法,以求在实践中再学习再创作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曾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与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地中海文明的汇流区。河西走廊也是我国古城堡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堪称无与伦比的古城堡遗址博物馆。随处可见的古城堡遗址是河西走廊文明的典型代表。由于环境的变迁,这些古城堡遗址正在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当中,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保护性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洛阳五代宋元瓷器主要出土于墓葬之中,遗址和窖藏中亦有少量出土。就瓷器出土概况、种类与特征等来分析,五代宋元时期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现藏有500余件中国宋元时期禅僧的墨迹。对于这些墨迹的整理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墨迹的搜集与整理、墨迹作者群的研究、墨迹与日本茶道关系的研究、墨迹书法艺术的研究。虽然成绩不俗,但其研究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国内学界相关研究比较薄弱;墨迹资料的解读有待加强;对于墨迹在日本的流传经纬及其反映出的中日文化异同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与分析;缺乏对墨迹文献与史料价值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16.
唐宋转型理论是近年中国古代史学与诗学研究中一个流行的学术话语。在唐宋文学研究领域,借鉴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唐宋史学观,并整合传统诗学理论,经王水照等诸多学者推阐发扬,深化了唐宋诗歌转型问题的研究,开拓了唐宋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17.
钧窑是宋元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制瓷传统,同时也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疑问较多、争议较大的一个窑口。为此作者主持进行了2001年对禹州神垕镇钧窑遗址的考古发掘。经过严格认真的考古发掘工作和初步的整理,使我们对钧窑的烧造时间、发展阶段和工艺技术等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收获颇丰。通过发掘大体可以确认在禹州市神垕镇西南部的古窑场中,钧釉瓷器的生产大体始于北宋末期(12世纪前半叶);经过对刘家门窑址发掘资料的初步整理,可将钧窑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即北宋晚期到金代前期,金代后期到元代初年,元代时期;发掘中清理出一批遗迹;在下白峪窑址发现了中晚唐时期的遗存,清理了一座窑炉,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窑具。  相似文献   

18.
《废都》与《华都》均反映了商业化进程对文化的冲击以及人文精神的丧失;表现了著名男性的魅力以及对女性的强大诱惑力,表达了人文学者的自恋情结;在赤裸裸的性爱展示中流露出对女性的歧视;在身心疲惫后,试图在城乡的碰撞中寻找人的精神家园。同时,二者还有巨大的不同:《废都》表现的是历史辉煌过后的废墟,《华都》表现的繁华现实背后掩藏的历史废墟;庄之蝶与女性的交往是一种救赎,姚征冬与女性的交往却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确证;贾平凹以乡村来匡正城市的荒漠化,而叶辛却把上海与贵州相提并论。两位作家的情绪表现都充满着遗老遗少味,对现代性的拒绝表明了他们的边缘化与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9.
认为金朝五世皇帝完颜雍在位29年(1161—1189)中,励精图治,业绩显著,有金国“小尧舜”美誉.介绍其从执政伊始,即在短期内剿灭契丹农牧民和汉族反金起义军,稳定政局的过程.肯定其主动让步于南宋,签订宋金“隆兴和议”,减岁币,降辈份为叔侄关系,同南宋保持和平友好相处30余年的积极意义.论述金世宗“减丁战”,修筑边堡界壕,作持久防御的策略.金世宗的安边保境策略终于延缓了后日蒙古灭亡金王朝的历史进程,充分肯定了金世宗安边保境方面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20.
南宋时期,书院开始进入今黔东北地区。元朝时,书院逐渐向黔中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进。书院的兴起,为中原文化在贵州民族地区的进一步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给贵州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