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2009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5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超国际上2.5-3.5瓶的水平。“年人均输液8瓶”,不仅让我国被称为了“输液大国”,而且反映了滥用药物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获奖”     
发烧了,怎样才能让炎症消得最快?很多患者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惊人的一致:“输液”。元旦前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透露最新数据,2009年一年,中国医疗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了8瓶液,  相似文献   

3.
凡是做过静脉输液(俗称吊水)的人都知道,当一瓶液体输完时必定要及时换上另一瓶,而且无论是开始输液或换瓶过程中都绝对不能让空气(泡)留在皮管里、针头里,否则气泡会随着液体一起输入人体,并顺着血液循环系统流动,有  相似文献   

4.
闫文檀 《中学科技》2013,(10):43-43
生病输液的时候,输液袋(瓶)需要高高挂在支架上,利用水压把药水压到人的血管里。输液的病人必须有人陪同,举着输液袋(瓶)移动,这样颇为不便。而且输液瓶移动时,如果无法保持稳定,很可能造成回血。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对此回应称,要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依据疾病的临床路径进行医疗活动,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投入近年持续增长,2009年为343亿元,2010年增为407亿元,2011年达到610亿元,今年全市教育总投入将超过700亿元。经费的快速增长让人们振奋的同时,也引发各界关于钱多了怎么花的热议。"上海发布"年初在微博上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教育发展有着多样化的诉求和期望,尤其对事关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教育项目提出了较高的期望。公众有的关注"改善中小学生午餐质量",有的希望"增加体育设施,促进体育锻炼",不少人认为应"加强自救应急等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7.
王晓尉 《成才之路》2014,(19):22-22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关注的课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孩子的幼小心灵,我们更应该加强关注和呵护孩子的成长成才。"望",让孩子感受爱意;"闻",让孩子学会认错;"问",让孩子体会友情;"切",让孩子充满自信。"望闻问切",让孩子体验亲情。相信通过老师的帮助,一定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小男子汉     
妈妈带我去医院输液。医院治疗室里好热闹,有许多孩子在输液:有的躲在妈妈怀里哭;有的为了不输液,正在和妈妈“谈判”;有的一边输液,一边听妈妈讲故事。  相似文献   

9.
去年暑假,我急匆匆地回到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恰好姐姐们的两个孩子都在,一个女孩,8岁,一个男孩,7岁。闲来无事,我喜欢带他们去商店买东西吃。到了商店,我让两个孩子自由选择,于是女孩拿了一瓶可乐,一元钱;男孩拿了一瓶太子奶,三元钱。  相似文献   

10.
现在,孩子生病打点滴似乎成了家长的“定心丸”,否则心里总是不踏实。其实,输液并不是像在饭馆里点菜那样随意的,什么时候需要输液、输什么液,都是一件很谨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自从把女儿从老家接到城里之后,她基本上隔不了一个月就会发烧感冒,不是咳嗽就是扁桃体发炎。最让我头疼的是,每次出现这些情况,不输液就好不了。我知道,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用那么多抗生素肯定不好,可是,在老家姥姥照看她的时候,输液成了习惯,以至于现在不输液病  相似文献   

12.
山东科技版(司南版)课标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3》第62面作业第2题,题目如下:题2 图1所示为输液装置的一部分.在输液过程中,瓶中 A 处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将怎样变化?B 处药液的下降速度是否变化?为什么?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给出的参考答案如下:随着液面的下降,A 处气体的体积将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将减小.因此,B 处药液的下降速度将减小.问题显然,《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答存在明显错误.因为输液瓶中不断有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气体质量在不断增加,而解答中根据玻意耳定律,忽视了该定律的适用条件,对一定质量的气体.所以得出错误结论.况且,凡有过输液经历的人都知道输液过程中药液是匀速滴注的.一、"吊针瓶"的药液为何匀速滴注一般人认为是因为"吊针"上的调节器控制的结果,这是错误的,调节器作用类似水池底部有一水龙头,而随着水位下降,水龙头中水流速度逐渐减慢,水龙头只能控制水流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生病输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事情,当一次要输二瓶以上的药液时,更换药瓶给患者和护士带来麻烦.能否设计一种不用更换药瓶的输液装置呢?现以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第五题为例分析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句"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忽悠了整个中国教育界。多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找关系、走后门,让孩子上"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重点中学",选择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增强孩子  相似文献   

15.
"拼爹"不成"拼同学",如今"拼同学"也成了流行语,并引发众人的关注。据新闻报道,西安某学生学习成绩中等,面临小升初时,其家长却大费周章地找门路花费8万元让孩子就读"名校"。但这位家长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入名校接受高质量教学,而是为了让孩子在初中交到"富二代、官二代"同学,以过硬的人脉换取未来的好前程。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应台湾康轩文教集团邀请,有幸前往台湾交流。行程8天,康桥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从"校园巡礼""课程交流"到"艺文公演",处处凸显康桥的办学特色,映射台湾办学的严谨,让人不时感受到台湾浸染国学熏陶的底蕴,处处看似闲庭信步,清浅无痕,实则用意深刻,学生所获良多。一、课程设计"雍容自然"台湾的国语课理念"阅读,让孩子视野更辽阔,心胸更宽广!写作,让孩子思考更周延,表达更自信!"在国  相似文献   

17.
教育时评     
《教育文汇》2012,(12):11-14
家长的"教育焦虑症"症结何在一位小学一年级家长近日说,自己苦心坚持了6年让孩子"做自己",可女儿上学后,这个教育观被学校整齐划一的要求摧毁了。这位家长担忧,6年后她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她的担忧、焦虑,在中国的家长中颇具普遍性和代表性。当下",教育焦虑症"几乎成了中国家长的流行病、常见病。这种"焦虑症"常常在孩子升学之前加重。为  相似文献   

18.
2013年6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我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时说,青年人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来",干事才能"拿得起"。总理对我校签约到农村学校就业的毕业生说,让农村的孩子成长起来,让他们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最重要的是师资资源,你们就是让我们的农村孩子能够受到平等教育的最关键的资源,你们是打开农村孩子思想、心灵、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从总理的讲话,可以看出,下基层,既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农村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期待的时候,父母希望通过说服,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道理,然后自动执行父母心中的"正确道理",目的在于"听话",也就是如我所愿。如果一次达不到目的,就再来一遍。然而孩子在8岁以前,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开始成熟发展,本身对于"道理"的理解就缺乏生理基础。在听到对方反复说自己并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道理"时,相当于精神层面反复被同一根鞭子抽打。如何正确地"讲道理",是家长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