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康有为对梁启超的小说创作有多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是:使梁启超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促成其投身于小说创作;消极影响是:使《新中国未来记》中途辍笔。从梁启超开始创作小说到最后放弃所写的小说,康有为在其中扮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刘晓东 《学前教育》2006,(11):10-11
儿童读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又热火起来,乃至发展为一种“运动”。对“儿童读经”,我是持反对态度的。近来读到梁启超的《学校读经问题》一文,发现目前儿童读经运动的支持者们所持的观念其实与梁启超有颇多相似。因而便觉得有必要对梁启超的这篇文章做一番评论.希望这种评论有助于认清儿童读经的利弊。  相似文献   

3.
小说被誉为“文学之最上乘”,由被轻视的“末技”而一跃成为“文坛盟主”。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小说创作活动,甚至成为职业作家,梁启超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由于梁启超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也导致了他的小说理论主张也充满了难以克服的矛盾。本文将简单分析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的主要主张及其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来学术界对“小说界革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小说界革命”是否是一场革命、梁启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态度、梁启超倡导的政治小说、“小说界革命”理论及其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看,学界在纵向研究上取得显成果的同时存在成果差异,横向研究上则既有不足也有潜力。  相似文献   

5.
小说界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提介用“新小说”“新民”,试图把小说的创作与启蒙主义思潮相结合。此举促进了传统小说内容与形式的革新,大大提高了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小说界革命”作为现代小说理论的萌芽,一开始就把小说与政治目标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6.
尚用、开放、新变是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基本特性。求实尚用是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基本品格,也是其小说理论建构的基本出发点与归宿;以为我所用的民族立场为核心,向着一切异质化开放是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基本风貌,亦是其取得重要理论成就的方法论基石;超越传统、超越自我的批判精神与探索精神使其小说理论体现出求新求变的时代风貌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从邂逅《佳人奇遇》开始,就发现政治小说可以进一步推动改良运动的发展。于是逐步进行“小说界革命”的预前酝酿。而《新小说》杂志无疑是其践行“小说界革命”的主要阵地。但《新小说》创刊号的发行,就经历了颇多波折,由此也可管窥到“小说界革命”发起绝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和偶然。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在近代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所论及的主要内容有:提出了小说的总体改革方向;论述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探索了小说的内部规律。这些见解不仅在当时发挥过作用、而且对后世学也有一定的影响。本在详细分析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对现代作家作品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晚清启蒙文学的领军人物,梁启超唯小说独尊,他对小说的本体性关照,引发了晚清"小说界革命"的滥觞,小说由此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梁启超把小说置于其它文学体裁之上,促使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由雅向俗的发展趋向,而这种俗文学观念的变化,在梁启超的文体观中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0.
作为晚清启蒙文学的领军人物,梁启超唯小说独尊,他对小说的本体性关照,引发了晚清"小说界革命"的滥觞,小说由此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梁启超把小说置于其它文学体裁之上,促使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由雅向俗的发展趋向,而这种俗文学观念的变化,在梁启超的文体观中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1.
"开明的保守派"——"谴责小说"作家群的文化性格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文坛上最为活跃、最有创作实绩的是被称为“谴责小说”的一批职业文人的创作。他们之从事小说创作自然有受到梁启超“小说革命”的启发、影响的一面,但是他们并非是政治家所期许的那种专心于以小说为工具来教化民众的“启蒙者”。从文化性格上来说。他们属于一种“开明的保守派”,“开明”表现为他们都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保守”则主要体现为以“传统”批判“时代”。  相似文献   

12.
最早提出“科学小说”概念并大力推广之的是梁启超。但梁眼中的科学小说并不局限于传播科学知识,他认为“科学”还应包含形而上的精神,优秀的科学小说必须蕴含深刻的哲理。梁启超的这种看法与他一直以来对政治文化的关注密不可分,他对“科学”的理解最终还是指向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把新小说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其思想经历了政治教化、舆论清议和唤醒国民三个阶段。梁启超的小说宣传思想有其历史进步性,但他一味强调小说的政治宣传功用,忽视小说的艺术创作规律与读者接受心理,也给新小说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革命”在梁启超文学及政治道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中国未来记》这部未完之作,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呈现了文学与革命的辩证关系,恰恰成为梁启超种种革命理念的现代寓言及未来想象。在他的理念预设框架内,小说与革命的重要性不相上下。文章检视了梁启超展开革命话语的路径,以及他之所以将小说视为宣传革命最有力的工具的理由,关注梁启超如何在小说的“将来完成式”中调动起对革命的种种理念,以及种种叙事策略如何构成其革命日程表中的标的物,关注《新中国未来记》所指涉的“未来”,并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考量该小说的启示义。  相似文献   

15.
吴趼人与梁启超关系钩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趼人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向被视为由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代表作.吴氏的不少小说,也是在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杂志上开始连载.从有关史料看,吴趼人不仅于1904年在日本招待过梁启超,而且他的小说<胡宝玉>从题目、构思以至章节设计与梁启超的<李鸿章>均有相似之处,明显受到梁的影响,二人从行迹到心迹遇合说明吴趼人的小说创作是对梁启超维新理想的呼应.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小说批评史上,邱炜菱是大胆为小说批评张目、为小说批评家争学术地位的第一人。在康门弟子中,他是“小说界革命”酝酿阶段有志于此道的骨干。在对古典小说的评价方面,邱炜菱持论比梁启超宏通、公允,显示出史家的素养与识见。其品评新小说作品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梁启超留下的历史缺憾。然而,一个世纪以来,邱炜蒸在小说批评方面的成就,却被梁启超的巨大历史光环所遮蔽。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小说批评史上,邱炜菱是大胆为小说批评张目、为小说批评家争学术地位的第一人。在康门弟子中,他是“小说界革命”酝酿阶段有志于此道的骨干。在对古典小说的评价方面,邱炜菱持论比梁启超宏通、公允,显示出史家的素养与识见。其品评新小说作品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梁启超留下的历史缺憾。然而,一个世纪以来,邱炜蒸在小说批评方面的成就,却被梁启超的巨大历史光环所遮蔽。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既是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也是救亡爱国运动。梁启超与五四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戊戍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倡导“新民”学说和“文界革命”,反省传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对五四知识分子产生了极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游历欧洲的梁启超以私人身份旁听巴黎和会,维护中国权益,及时将巴黎和会损害中国主权的消息传到国内,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虽然梁启超晚年思想渐趋保守,但他仍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个性独立、民主自由、科学精神、道德革命表示赞许,他是新文化运动的辩护者而非敌对者。欧游归国后,梁启超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意义,希望五四运动变外交的国民运动为内政的国民运动,建议青年致力于文化运动以光大五四运动的价值。同时对五四运动中科学万能论、科学口号化等缺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是提倡小说界革命的纲领性文章,他从文学的艺术本质和特征出发给小说进行了文体定位,提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以及“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观念,从而使小说真正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体,奠定了现代文学文体分类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小说在“中国向来是看作邪宗的”.时至晚清而一跃称雄文坛,“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与创作繁荣呼应,小说理论也明显趋于系统化、理论化、近代化,“社会效果说”影响甚大。以梁启超为代表.对小说“群治”功能的夸大.虽有鼎新文学观念、促进创作繁荣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把小说作为政治说教的工具,成为概念化作品的理论滥觞。其无补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有悖于艺术创作规律的结果,使梁启超本人陷于窘境:“十年前之旧社会.大半由旧小说之势力所铸成也”,“近十年来,社会风习,一落千丈,何一非所谓新小说者阶之厉?”推行“欲新民,必自新小说”的文学主张.不能不解决艺术性与社会效果的关系。黄人谈“美”.徐念慈谈“形象”,吴趼人谈“趣味”.都是借鉴西方进步的美学观点,强调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文学作品的效果必须通过艺术感染影响读者,既是对创作的要求,又有读者的鉴赏能力的需要。晚清小说理论界不少有识之士已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伦理等方面作了有益的理论倡导。晚清小说理论中关于社会效果的论述是十分广泛的.披沙拣金,爬罗剔抉,有益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小说的社会效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