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预测预报是地震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世界性科技难题,科学家始终对地震预测预报进行着锲而不舍的求索.以1998年1月到2009年3月的11年间,科学引文索引及其扩展数据库中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论文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际地震预测预报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进行研究;应用引文分析方法,借鉴社会网络分析、CiteSpaee可视化技术,定量地分析近年来国际地震预测预报领域的发展脉络以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板块运动的发现,使得过去20年期间板块边缘地震预报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板块内部地震的预报研究仍然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攻克这个难题的努力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以确定板块内部未来地震的地点和强度为主的长期预报研究,包括:板内地震的构造环境和孕育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大陆地区强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的预测等,二是以确定未来大地震发生时间为主的短期预报研究,包括强化地震前兆的观测,改进观测技术,以及前兆的分析和机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地震预测预报,中国有令人鼓舞的成功经验,也有沉痛的失败教训. 1975年海城地震成功预报就是一个范例,这次成功预报地震是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积极应对的结果.同样,我国也成功预报了1976年的松潘地震.  相似文献   

4.
地震作为突发性自然灾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具有严重的破坏力。最近几年,世界各地发生的严重的地震也说明了全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这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震的可预测性是全世界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也是地震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科学家通过以往的地震发现,地震前夕可以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并以此作为地震预报的突破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电离层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众》2000,(1):10-11
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要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其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目前人们对地震成因及其发生规律还知道得很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地下深层变化过程,不  相似文献   

6.
李宏年 《科教文汇》2009,(28):283-283
在地震前兆诸现象中,电磁波异常现象近年来在国内外普遍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介绍了一种地震电磁辐射机理建模,通过样本说明,震前电磁波异常是一种较客观,可能的地震短临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说大地震是有可能预测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已导致40余万人伤亡,经济损失可能达几千亿元.地震部门一些负责人员和专家在媒体上反复宣传,"由于大地震的预测、预报是十分复杂的,国外发达国家也做不到,因此是……要几代、十几代人才能科学地预测."他们言下之意是很明显的,即大地震是不大可能预测、预报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14日上午8点43分,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发生里氏7.2级地震,岩手、宫城等县共有10人死亡,受伤人数超过260人。日本官方称,他们的地震预警系统提前10秒做了预报。但是,也有人认为,日本的地震预报不是预报。  相似文献   

9.
地球活动释放能量,与大气活动结合演化了区域的自然气候周期;亦由于地震暴露了它是人们认识地球活动的窗口。该地区的气象元素可用来预报区域大地震。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对于"地震能预报吗"这一问题,国内外地震学界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社会公认也存在着广泛质疑。地震预报难,这是全世界学者公认的,但地震预报本质上不可能,却不是业界的共识。目前,地震预报正处在慢慢探索期。面对全球、全国乃至云南的地震形势,地震预报不仅不能、不应放弃,反而应该强化其基础研究的地位,同时多措并举,做好建筑物抗震、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的宏观异常,往往具有强震短临前兆的性质,对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徐州市地震局根据徐州地区震情需要,结合当地的养殖业,建设了徐州市地震宏观观测远程视频采集系统。地震宏观观测远程视频采集系统,作为健全徐州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徐州市地震监测综合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一些负责人和专家在媒体上坦陈:“由于大地震的预测、预报是十分复杂的,国外发达国家也做不到……可能要几代、十几代人才能科学地预测”。  相似文献   

13.
张田勘 《今日科苑》2013,(12):68-70
新闻背景四川雅安芦山7级地震发生后,关于地震预报问题又引起很多人的议论。中国海城地震预报是得到国际上承认的唯一一次成功的短临预报。但是,地震的成因、发生机理和触发条件等非常复杂多变。事实上,不消说是否能准确预报地震,即便在地震能不能预报的问题上,科学界内部也是有着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电磁波辐射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年 《内江科技》2009,30(11):24-25
虽然地震预报目前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但从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角度及不同观测方面对地震前兆现象的研究却一直被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关注。在地震前兆诸现象中,电磁波异常现象近年来在国内外普遍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文章介绍了一种地震电磁辐射机理建模,并通过样本分析说明,震前电磁渡异常是一种较客观的地震短临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发生相对频繁的国家,在应对地震灾害时应从预测和预报的角度入手,以此来减轻地震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从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分析出发,论述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主要误区,并详细的分析了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震概况、政府及有关部门震后反应、地震系统震后早期应急工作、震前地震预测预报、震后地震科学考察与研究、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影响等几方面,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进行了系统、扼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学家露西尔·琼斯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地震短期临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目前还无法做到。  相似文献   

18.
定量降水预报(也可称为QPF)是天气预报系统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自二十世纪以来,定量降水预报技术得到了稳步发展,该技术的提升不得不归功于数值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预报员对于相关模式下各类产品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相对于传统的预报技术而言,基于数值模式的定量降水预报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天气信息。本文将对定量降水预报技术进行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四光牵动的思绪: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信地震能够预报的李四光,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其学术思想又在学术界引起波澜,话题又回到了从前: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  相似文献   

20.
为开展城市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新近发展了一新的城市尺度气象和空气质量耦合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用该系统对重庆、天津、广州和济南市的 2 4小时空气质量作了大量实际预报试验。预报与野外实测的浓度 气象场之间比较表明:预报与实测浓度(SO2 、NO2 和PM1 0 )和风速比值总体平均为 1 0 2± 0 3 6和 1 0 8± 0 3 8;预报与实测的风向差在 6 7 5°以内的概率可超过 80 %;预报与实测温度差在 1 0℃以内的概率可超过 75 %;2 4小时降水量的预报准确率大于 80 %;日均API的预报准确率可达 80 %以上;预报与实测浓度 气象场之间有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