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虹 《现代出版》2008,(2):78-80
《现代北京话研究》一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一民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北京话的代表性成果,包括构词、语音、词汇、语法、北京话与现代汉语、综述等方面的三十项专题论述。其中既有对北京话概括的宏观考察,也有细致的微观描写;有论证严密的长文,也有深入浅出的短论,内容涉及北京话研究的诸多领域和热点问题。这本书充分展示了北京话的语言结构特点和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一本极具京味文化特色,学术价值很高而可读性又非常强的语言学研究专著,被中外网络媒体推为藏书精品。  相似文献   

2.
中尉 《视听纵横》2004,(6):100-101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已经经历过几次大的变化。八十年代,“粤港普通话”横行全中国。一时间,广播电视里出现了大批的模仿“广东普通话”的所谓主持人和播音员。他们不但是粤港式的语音和语调,甚至还模仿人家的肢体语言。这一现象引起了业内相当一些人士的关注。粤港风还没过去,以北京为地域背景的一大批电影电视剧和学作品,裹挟着让人耳目一新的“北京话”,充斥着人们的耳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人说过,曹雪芹、文康、老舍,是三位用北京话写北京的圣手。人们当然很熟悉侠女十三妹或者《四世同堂》的故事,但是论成就,这三位当中,还得推尊那位一生穷愁潦倒,却给世人献出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作《红楼梦》的写家——曹雪芹,当然,还得加上一位很不错的续作者,高鹗。尽管曹雪芹在当时严密的文网下面,故弄玄虚地说,书里写的是“西京”的事,左近还有个什么“长安县”,可是没人怀疑,那就是北京。读者窥透这层内里,不单是靠文学史家的考证,特别是老北京读者,早就自然而然地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闻”到了一股生…  相似文献   

4.
张效梅 《大观周刊》2012,(8):146-146
儿化音是北京话音系统里的一种很特别现象,同时也是“北语的特征,过于标准音中的重要分子”,儿化在北方话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均占很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从语法、语用、语义等方面分析北京话里的“儿化”现象,从中总结出北京话中使用“儿化”时,在语用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11,(7):24-24
熟悉叶广芩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格格”作家,其代表作品《采桑子》、《全家福》等取材于家族背景、京味风情,勾勒了老北京的近现代史。她也是一位“黄土地”作家,其作品《青木川》、《老县城》等以秦岭深处的小城镇为描摹对象,  相似文献   

6.
北京晚报的忠实读者都知道,每周日有一个“京味报道”专版,专门报道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老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历史掌故,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哲理性兼备,风格独特。广大读者喜爱“京味报道”专版的主持人兼撰稿人刘一达。多年来,刘一达创作出20多部、9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人虫》已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胡同根儿》、《北京爷》、《百年德行》、《故都子民》等正在改编过程中。加上新闻报道,刘一达的作品已超过1000万字。1995年,他被评为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张光斗、杨对《“知识就是力量”吗?》的批评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朱光烈先生的谈话录《“知识就是力量”吗?》,之后,北京《中华读书报》和上海《新民晚报》等报纸报道了谈话录的、王要观点。再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杨先后致函《中华读书报》和...  相似文献   

8.
知识·power·文化·生命力武汉大学副教授单波本刊去年第一期发表了朱光烈先生的《“知识就是力量”吗?》一文,北京《中华读书报》和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了朱文要点。之后,张光斗、杨相二位先生分别在这两家报纸上写信,写文章批评朱文观点,本刊去年第四期转载...  相似文献   

9.
赵晨阳 《新闻窗》2007,(4):95-96
我国地域博大,各地方言丰富多彩,这是中华文化繁荣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贯大力提倡和推广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通用的普通话。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街巷胡同,与北京城的规划建设和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北京城在规划建设上,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依据,两翼对称来安排和布置的。街巷依托城市,造成人与皇家建筑乃至整体北京城的“对话”,从而带来了老北京人生活方式独有的“京味”特色。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 《出版史料》2007,(2):126-127
“文化大革命”前,北京中华函授学校举办过一个“语文学习讲座”,编印过一种讲义性质的刊物,名称就叫《语文学习讲座丛书》,一共出版了三十八期。现在这套《语文学习讲座丛书》就是从那三十八期刊物中选辑出来的。我重新翻阅这些文章,不禁深切怀念已故的张知辛先生和周文耕先生。  相似文献   

12.
“本报”是读者和新闻界对新问世的一些8开“报型刊”的新称呼。它以8开新闻纸外加彩色铜版纸封面装订成册,嫁接了报纸与杂志的双重优势而开拓市场。目前以《北京电视》周刊、《北京青年》、《卫视周刊》为代表的此类报型刊在北京市场上迅速崛起,吸引了读者的充分“注意”,并形成了自己的“目标读者群”。此外类似的还有《广东电视》周刊和《上海电视》周刊及辽宁的《电视朋友》。以北京为例,目前至少有200家以上的报纸在抢占北京的报业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本报”为何还能占有一席之地?最主要的就是它找准了市场定位,以特色战…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翻阅鲁迅的《华盖集》,看到一篇《北京通信》,开头写道:“昨天收到两份《豫报》,使我非常快活,尤其是见了那《副刊》。因为它那蓬勃的朝气,实在是在我先前的豫想以上。你想:从有着很古的历史的中州,传来了青年的声音,仿佛在豫告这古国将要复活,这是一件如何可喜的事呢?”这是一封多么热切的信。字里行间洋溢着鲁迅先生对河南人“蓬勃的朝气”的热切支持,并看到河南青年办的报纸,感到非常快活,这是一件“可喜的事”。鲁迅先生的评价,实事求是,没有半点客套。他一向对人对己都很严格,杜绝虚假。鲁迅先生是在收到报纸…  相似文献   

14.
我看“文化就是力量”说的依据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读了朱光烈先生所写《“知识就是力量”吗?》一文以后感到很高兴,精神上为之一振。朱先生在文中提出并论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涉甚广的、而且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可以从该文发表后该文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02,(Z1)
听众朋友你们好!我是丛容,欢迎您收由我主持的音乐专题《姚明和他的一组京味歌曲》。【出节目题头。听众朋友,姚明是一位近年来在北京乃至全国颇受人们注目的京歌作曲家。只要人们一提起《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菜》等歌曲,马上就会想到这位堂堂的关东大汉。一条关东大汉到北京才几年,那京腔京味咋就玩得那么地道呢?这啊,还得从姚明小时候说起……【出垫乐……  相似文献   

16.
一兰 《中国广播》2007,(11):74-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同志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也明确提出:广播电视是推广普通话的先进典型,广播电视不光要推广普通话,而且要做推广普通话的典范、示范。中国人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向广播电视学习。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语音的,这当然要排除北京话中不合规范的土语土音。但北京语的语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它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语音现象,有的可能被普通话所承认,作为新的规范,有的则可能被视为土语土音,弃而不取。这时普通话的标准性和汉语规范化有不可忽视的关系。电台  相似文献   

18.
背景资料:中国文联出版社新推出了一套“品位北京丛书”,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甚至某些学者评价道:在京味图书出版的历史上,它具有开创的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该书的策划人、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奚耀华。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密歇根州奥克兰大学历史系主任伯纳德·托马斯先生(Bernard Thomas)向1988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纪念《西行漫记》发表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提交了题为《谈谈斯诺成功的若干因素》的论文。本文就是根据刘力群先生的中文译稿节选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杰博士所著的《北京话的满语底层和“轻音”“儿化”探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不但发现了语言接触的事实,而且阐释了语言融合的原因,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本书结构完整,考证翔实,理论精到,尤为难得的是它一反某些语言学著作晦涩呆板、不易读懂的常态,把深奥的理论与有趣的实践巧妙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阐述北京话的“轻音”和“儿化”现象的来源。全书通过对旗人特殊词汇和发音特征的分析,发现了“轻音”和“儿化”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构拟语言接触史方法的可能性。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