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范晶 《采.写.编》2016,(1):335-336
博物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有什么样水平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就有什么样水平的博物馆.博物馆的现代化是这个博物馆的观念现代化、思想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综合体现,现代博物馆是从传统博物馆中生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形象即由博物馆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化于社会和博物馆观众所反映出的总体形象,并可藉此判断博物馆的哲学导向、学术品位、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管理水平的优劣,在博物馆与观众沟通,发挥其社会作用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外在形象,即指博物馆所处外部空间环境的博物馆建筑、藏品、陈列展览设施及进行研究、保护的科研设备和从事社会教育活动的场所等以物为核心的硬件基础设施。所谓博物馆内在形象是相对于博物馆的外部形象而言,并与之相联系的博物馆服务意识、科学研究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服务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3.
自然史博物馆是公共博物馆初创时的主要形态,其后发展演变出多种形态。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科技类博物馆发展历程及其背景,指出科技类博物馆的实质是构建和传播理性科学知识,其存在意义是奠定人作为世界主体的现代社会的知识基础;科技类博物馆呈现显著的发展阶段性,其收藏价值、组织目标、社会作用相应调整和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当代科技类博物馆需要坚持构建和传播理性知识的信念,拓展成年观众群体,鼓励观众参与科学研究过程,服务所在地地域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是一个文化教育场所,教育性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娱乐性也是博物馆教育的一个表现形式。博物馆的教育性和娱乐性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化,把博物馆教育的内涵更好地外化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是值得我们博物馆人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博物馆的教育性和娱乐性的概念、关系及其方法论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对细节问题的控制和把握深刻地反映着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博物馆工作实际上也是由各种细节构成的,本文以对细节的认知为基础,分析了与博物馆形象、博物馆服务、博物馆工作效益、博物馆管理密切相关的细节问题,阐述了实现博物馆细节管理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会出现关于“开放型”博物馆的讨论  社会是否需要“开放型”博物馆在回答为什么国际上会出现关于“开放型”博物馆这个问题之前 ,必须提出另一个问题 :“社会是否需要‘开放型’博物馆 ?”如果环顾一下周围世界的博物馆 ,我们会发现 :80、90年代世界博物馆一个强有力的走势是博物馆进入繁荣时期 ,具体体现在 :博物馆的数字稳定攀升 ,藏品数量始终在增长 ,工作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和成熟 ,公众和政府的支持逐步稳固。然而 ,博物馆也逐渐显露出它的种种不足 ,在融入当今社会过程中 ,它的作用受到了众多的挑战 ,人们对它的精英化偏好提…  相似文献   

7.
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物馆是公益性社会教育的理想场所,它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要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如何拓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途径。展示宣传和服务社会是博物馆的核心业务能力。但是博物馆和社会、和公众的关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包括展览在内,博物馆应该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提供这些服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并获得更好的发展?本论文讨论了博物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通过改进和完善,真正发挥出博物馆应有的、能跟上时代不断前进的脚步,不断满足公众的多种要求。充分发挥博物馆更加完善、完美的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与其它社会机构一样 ,博物馆更多地参与使其得以产生的社会 ,博物馆也在参与过程中改变着自我。不管我们喜欢与否 ,博物馆发现它们在诸如全球化、持续发展和旅游等诸多社会文化和经济现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影响下 ,博物馆突然意识到许多曾被认为是毫不相关 ,甚至是断然排斥的活动 ,近年来是如此之多和如此之快地在毫无察觉中成为博物馆的日常业务。许多博物馆学学者仍然信守博物馆的传统概念 ,并认为前述变化是对博物馆日常工作和博物馆职业规范的强烈冲击 ;与此同时 ,另一些博物馆学学者则认为 ,作为社会机构 ,…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职业道德是对公共博物馆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明确阐述,并以此为指导确定博物馆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专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介绍了国际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及其核心价值观,回溯我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历程与现存问题,提出以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博物馆学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日趋显现。博物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自身的陈列藏品和相关资料及相关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本文在简要介绍博物馆的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代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特点,以及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与其他科普活动的区别,找准自然博物馆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征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集是博物馆获得藏品的手段和途径。一所博物馆 ,不但在它建立的时候需要积累一定数量的藏品 ,而且在它成立以后 ,也需要不断地补充和丰富藏品。藏品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 ,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工作的基础 ,也是博物馆存在与发展的命脉。离开了藏品 ,博物馆就将不复存在。不仅如此 ,博物馆藏品的数量、质量及其研究利用程度 ,还是衡量一所博物馆发展规模、科学价值、总体水平及社会意义的主要标志。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及各方面的原因 ,博物馆的藏品征集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加强 ,征集工作大多处于“守株待兔”的状态 ,社会征…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在很多国家大家认为的观念是:博物馆的中心任务是承担与社会相关的责任,即博物馆开放,收藏,营造新建筑吸引新观众,可持续发展,参与共享或交换不同形式的投资。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博物馆采取了更灵活的形式融入社会,让观众参与博物馆动手和实践活动,使自己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了展现博物馆的作用,“传统”博物馆已经开始向外延伸活动,以促进发挥他们对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地方博物馆公众形象构建与传媒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物馆形象是指博物馆在开展实物收藏、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形成的个性特征作用于社会公众,在公众中形成的对博物馆和博物馆工作的总体反映、认知和评价。①良好的形象是博物馆的无形资产,它可以取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吸引更多的观众,吸引社会与个人的公益赞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如何经营好、管理好、发展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运用新型传媒手段,彰显区域博物馆的特色、承担社会赋予博物馆的责任和义务,是博物馆人需要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是博物馆的基本特质之一,尽管博物馆对外也存在排斥行为,其包容性仍在博物馆的发展中不断展现和加强。发挥博物馆的包容性特质,应做到在坚持本馆藏品政策的前提下,做到在藏品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扩大观众服务的受众范围,确定展览主题时更积极地介入社会重要议题,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中发挥其自身功能,以推动社会包容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四十年前的1971年,"生态博物馆"(Ecomuseum)一词诞生于法国,数年后法国人开始了生态博物馆实践。四十年来,生态博物馆这种特殊类型的博物馆遍布五大洲多个国家并在上世纪90年代间被引进到中国。国际"生态博物馆现象"(或"生态博物馆运动")肇始于欧洲,离不开其特定的社会土壤和业界环境,可以说是欧洲传统博物馆反思其社会职能的产物和推动传统博物馆变革的一种创新性努力。它的核心理念为不少人接受缘于其"以社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整体遗产概念的意识和认知、对社区公共记忆的动态维护、对原地原貌文化的信息链接以及世俗化方法论下的民主参与机制等非传统博物馆要素的引入。需要强调的是,哪怕所遵循的基本理念乃至方法具有共性,不同国家、不同条件下的生态博物馆实践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性和复杂性。生态博物馆力图在博物馆哲学和方法论上为传统博物馆带来改变,的确对博物馆专业领域具有挑战性。诸如,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 Henri Riviere)式生态博物馆的现实挑战、生态博物馆名称运用中的国际差异性、运行中的专业性与平民性的关系、社区角色的理想性和有限性等等,都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然而,如果人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和认识国际生态博物馆,更多聚焦于它的基本理念而非时髦的头衔、其实践的过程而非构想的结果的话,就会对国际生态博物馆现象持以更加包容而又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高校博物馆作为一个特殊的博物馆门类,日益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高校博物馆面向公众,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进而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凸显其公益属性和社会价值,将是提升自身专业品质和社会影响力的根本所在。本文在梳理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服务潜力的基础上,对如何提升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陈列是博物馆工作有目的行为的产物,博物馆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势必影响到陈列的价值取向和目的。作指出,我国博物馆工作在组织陈列时表现出三种价值取向,即“突出物价值”、“突出知识价值”和“关注观众需求”。不同价值取向对陈列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有明显影响,并影响到观众参观行为、参观体验、陈列效益和博物馆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博物馆的改革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中谈论最多的是博物馆的社会化问题。什么是博物馆社会化 ,文物、博物馆界正在探索之中。我认为博物馆社会化涵盖的内容较广 ,从国内外尤其是国内一些博物馆关于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来看 ,主要的观念是“由单纯的国家办馆转向国家和社会共同办馆”。例如企业与个人向博物馆捐赠 ,组成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董事会或理事会 ,博物馆安全保卫由保安公司负责 ,清洁卫生可选择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陈列艺术设计 (即陈列形式设计 )、制作由社会上有关的展览公司或文化艺术公司承担等等…  相似文献   

20.
近现代公共博物馆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受社会条件和社会生产分工影响,形成了具有集约化、规范性、精英性、权威性、线性、以产品为导向的特点。当代博物馆要反思工业化时代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机制,在互联网构建的社会行为环境中,重新定义博物馆用户价值,构建新型的博物馆与观众关系。博物馆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等新型传播社交手段,激励观众自主创造价值,鼓励用户参与博物馆产出的制作过程,丰富优化博物馆产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