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对中华民族是一次考验的话,那么,对站在洪水中记录历史、记录中国抗洪战场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记者们,也同样是一次空前的大检阅。 作为一名记者,特别是作为解放军报的记者,置身于受人民群众尊敬的抗洪钢铁长城中间,参加了湖北、湖南两个方向的抗洪报道,我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回顾40多天的抗洪艰苦生活,其间受到的考验和磨炼,是我从军近20年来最危险、最严峻的一次,也是我作为军报记者生涯中值得永远珍藏的一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对于记者,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我有幸在九江参加了’98抗洪报道。抗洪是一个大战场,她让你时时处于一种紧张、焦急、兴奋、感动、忙碌的状态;抗洪又是一个大考场,她对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是一次最实际的检验。在抗洪前线,我亲眼目睹了洪水的暴虐与无情,也亲身感受到抗洪官兵的拼搏与献身。在酷热难耐的长江大堤上采访,我淌下过道道汗水;在孤灯一盏的军用帐篷里写稿,我也流下过行行热泪。我曾去过老山前线采访,两相比较,这次…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长江洪水是超历史的,今年的抗洪报道同样也是超历史的。作为历史记录者的新闻工作者,我目睹了本世纪长江最大一次洪水,也有幸记录下了我国军民与大自然搏斗最宏伟悲壮的一幕。我不仅为中央台各个节目提供了80余篇稿件,而且还为中国广播史留下了两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声音:在8月9日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者口述:“记者今天在岳阳城陵矾看到,历史最高水位一日三变:早上8时35.55米,上午10时35.56米,下午2时35.57米。”在8月20日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者报道:“洞庭湖水今天仍在上涨,水位…  相似文献   

4.
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揪动着世人的心,也掀起了江西有线电视台全体采编人员心中的波澜。从我省进入防汛紧急状态起,江西有线电视台就闻“汛”而动,派出一批记者,深入抗洪最危险、最紧张的一线,在报道抗洪大军壮举的同时,千里长堤上也留下了记者挥洒的汗水和艰难的足迹。从进入紧急防汛状态以来,江西有线电视台编发抗洪新闻300多条,其中既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更有饱含记者深情的新闻特写和相关言论。社会反映:江西有线电视台节目这一段时间有看头、有深度、有影响。我以我“心”荐轩辕这次的抗洪是对新闻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  相似文献   

5.
肆虐一时的特大洪水早已退去。在与罕见的洪涝灾害的生死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又一次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灾害使我们在物质上受到巨大损失,但在精神上却有巨大的收获,这就是那种闪耀着“团结、拼搏、奉献”之光的抗洪精神。人民群众由衷地希望:留住抗洪精神。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在一片“留住抗洪精神”的呼唤中,我想到了,我们也要留住“报道抗洪”的精神。风狂雨猛,洪水滔天,灾民云集,四方告  相似文献   

6.
1985年7月8日,辽宁省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全省上千万军民同凶虐的洪水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取得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我作为参与报道这次突发性重大事件的年轻记者,也得到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在两次采访中,我共写了(含与别人合写)六篇消息、四篇通讯、四篇言论,做了一点工作,被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参加这次抗洪报道,我体会到,记者要有一种“豁出去”的自我牺牲精神。接受这项  相似文献   

7.
1985年7月8日,辽宁省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全省上千万军民同凶虐的洪水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取得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我作为参与报道这次突发性重大事件的年轻记者,也得到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在两次采访中,我共写了(含与别人合写)六篇消息、四篇通讯、四篇言论,做了一点工作,被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参加这次抗洪报道,我体会到,记者要有一种“豁出去”的自我牺牲精神。接受这项任务同接受去前方报道打仗任务差不多,紧急出动,无条件地上。去年8月22日,在全省抗洪全面紧张的时候,省内三大河流之一的太子  相似文献   

8.
1998年,我国三江的洪水肆虐,批人心肺;1998年,全国人民的抗洪功业,可歌可泣。这次抗洪抢险,对我们的党和人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检验我军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提供了广阔的战场。同时,这次抗洪抢险,对我们新闻队伍,也是一次盛大的检阅。事实证明,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快速反映部队”,是一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8月底9月初,我有幸沿长江两岸的部分险段走了走,也通过电话与一些通讯员朋友聊了聊。所见所闻,令人感动,并时时陶冶着我的灵魂。我这支拙笔难以描绘战斗在抗洪前线的各路新闻大军,也难以写出本报记者在抗洪前…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次伦理道德和职业责任的考验。在洪水中,当群众有生命危险时,新闻记者是选择救人还是选择拍照?今年7月,记者亲身经受了这样一次考验———今年的抗洪救灾报道中,我抓拍了数百张珍贵的镜头。然而,前不久,面对汹涌的洪水中县委书记救人这一生动感人的镜头,在三家媒体记者同时采访时,我却主动放弃了拍摄。事后我无怨无悔。因为那一刻,一种超乎职业之上的精神力量让我别无选择———为了救人,也为了另外两家媒体的同行能拍好这个镜头。今年7月,澧水暴涨,超过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0.7米。由于外洪内渍,临澧县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7月10日上…  相似文献   

10.
载入历史的一九九八年之夏,是永修广播电视台全体工作人员终身难忘的季节。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连续侵袭赣北肆虐永修。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救灾战斗中,我台全体记者、编采人员,年轻的台站经受了一次特殊洗礼。特别是担任一线采访任务的记者,真实、客观地报道永修军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抗洪魔、保卫大京九、保卫家园、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据不完全统计,抗洪抢险救灾期间,永修广播电视台自采播发抗洪救灾稿件400余条,向中央、省、市级新闻单位发稿、协助发稿200余件。(一)永修位于鄱湖之滨,江西四大水系的修、潦…  相似文献   

11.
我是1995年从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毕业后调到解放军报当记者的,是记者队伍中一个新兵。今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后,我社共有50多位记者奔赴一线,我有幸成为首批上一线的记者之一。在长江大堤上,在抗洪军民与洪水的激烈搏斗中,我进一步感受到江...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岂能年年抗洪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的水灾几乎年年不断,抗洪救灾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每年夏天的“传统节目”。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洪水、尤其是1998年南北两大洪水的“考验”之后,细心的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究竟怎么了,怎么几乎年年都要发洪水,是不是过去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3.
去年入夏以后,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人民同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今天,这场伟大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总结这场斗争的时候,许多人开始注意到“新闻报道”在抗洪抢险救灾中显示出来的“特殊魅力”。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的那样:“新闻工作者及时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不畏艰险,深入一线积极宣传抗洪军民的英雄事迹,弘扬正气,鼓舞斗志。”也正像朱镕基总理1998年10月7日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的那样:“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宣传舆论鼓舞广大人民万众一心,战胜洪水,克服艰险,对全国上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赴抗洪一线采访的“大堤记者”,静下心来把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在眼前“过一番电影”,体会最深的就是抗洪精神鼓励着我们搞好抗洪新闻,抗洪新闻弘扬了抗洪精神,激励、鼓舞了前方将士,教育、感动了后方群众。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个话题——抗洪新闻与新闻抗洪。  相似文献   

14.
1998年的夏天,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永生难忘的季节。中国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洪水袭击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武汉、岳阳、九江、安庆等地。与此同时,在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等地也在经受着同样的考验。8月初,我奉命去湖北采访报道抗洪官兵英雄事迹。为了充分报道好这次百年不遇的洪灾,我做了充分准备,想了很多办法。在1997年10月的八运会上,我有幸乘飞艇在8万人体育馆上空拍摄大型团体操Z今年5月,我又乘直升机在内蒙古上空拍摄阿尔山森林灭火、所以这次我特别希望能乘直升机从空中拍摄灾区,…  相似文献   

15.
’98之夏,我省遭遇特大洪水,全省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演出了一场抵御洪魔的壮剧。我台记者和抗洪军民一起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这场感天动地的世纪大决战,讴歌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展现了惊心动魄的伟大壮举。在历时三个多月波澜壮阔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台抽调记者编辑120多人、1000多次,车辆20多台、500多次,深入到抗洪第一线采访,共采发抗洪抢险新闻1200多条,新闻专题80多个,组织文艺小分队赴灾区演出5场,举办大型赈灾文艺晚会一台。向中央电视台传送抗洪…  相似文献   

16.
历史将永远记住1998年的夏天,九江人民也将永远记住1998年夏天,百万军民面对滔滔的长江洪水,携手并肩,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辉煌乐章。作为目击者和记录者,回首三个月抗洪一线的采访经历,我不禁感慨万千。三军将士抗洪救灾中一个闪光的亮点是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以身堵险,吃在大堤,睡在大堤,带伤带病守大堤,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千里江湖上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8月10日,我在日后成为全国著名的抗洪点、98抗洪“经典之作”的九江市4-5号闸口城防墙决口封堵现场采访了一整天,…  相似文献   

17.
1998年8月,就在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特大洪水的同时,台前县遭受了3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雨涝灾害,全县一片汪洋,平地积水半米以上,且长时间不能排出,致使全县秋作物几乎全部绝收。与此同时,金堤河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水位超过历史最高记录0.35米。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与洪魔涝灾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作为县记者站站长,自始至终参加了抗洪除涝救灾的报道,有幸成为这场抗御特大自然灾害的见证人。这场雨涝和洪水,对全县经济是一场巨大打击。对刚遭受“96·8…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力抗洪抢险,顽强拼搏,保住了大江大河干堤、重要城市和铁路于线的安全,保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取得了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作为重要的宣传媒体,电视在今年的抗洪报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央电视台六月下旬就派出大批记者赶往抗洪一线。他们与当地省、地市电视台记者联合作战,用激情的文字、感人的镜头、振奋人心的声音,记录了广大军民一幕幕战天斗地的历史瞬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采用南北…  相似文献   

19.
咆哮的洪水,孤零的小树。一个小孩正死死抱住树干,洪水已淹到其腰部……前一时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一组电视新闻画面,仿佛一下子把后方人们的心拉到了抗洪前方,那么真切,伸手可触,人们注意到,画面摇晃不定,略显匆忙,也透着一丝紧张。但拍摄者最终在摇摆不稳的冲锋身上,冒险记录下武警官兵抢救小江珊的全过程。拍摄者是湖北电视台电视部记者向培风\蔡文祥,他俩舍身忘死向世人推出一部’98中国抗洪经典之作。今年入汛以来,当历史上罕见的长江全流域的洪涝灾害和嫩江、松花江流域超历史的特大水灾袭来之后,抗洪抢险成了社会各…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长江、嫩江。松花江三江流域演奏的’98抗天歌,气壮山河,举世瞩目。在这场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殊死较量中,30余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以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困难就战斗在哪里,勇战洪魔铸军魂,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历史将永远铭记这凝重的一页。如今,洪水已退,江堤安然。当我们回眸空前壮烈的’98抗洪时,会再次发现百万抗洪大军中活跃着的一支特殊的军事记者队伍,他们同地方广大新闻工作者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