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史前岩画、傩戏与中国前戏剧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认为中国史前岩画是中国戏剧的源头之一,是中国艺术文化的先导。“戏剧起源于很远古时期人类最初的村社的宗教仪式”。被称为戏剧发生学的“活化石”的“傩戏”正是脱胎于这种宗教仪式,孕育于这种宗教文化,进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神格的面具化是傩戏艺术的显著特征。如果说戏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傩戏,那么傩戏的源头则不难追溯到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中去。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傩戏已有40余年的研究历程。“傩戏”的界定及溯源在众多研究中应当是一个基础且普遍的主题,但至今界限模糊,尤其是傩戏的泛概念、狭义、广义间的分界不够明晰。傩戏的时空源流同样存在说法不一的情况,从巫傩、戏曲与傩戏的起源时间之间的关系梳理中去做一种新颖视角下的傩戏溯源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傩戏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傩戏源于古傩祭,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产生。傩戏遍布全国各地,而桂林傩戏在宋代发展繁盛。但因社会的发展,傩戏逐渐走向衰弱,甚至一度消亡,拯救和发展傩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遵义湄潭有着丰富的傩文化现象,傩夹戏广泛地存在于祈福禳灾活动之中,即正坛法事中插入的分角色表演的一些有一定故事情节、同时又与傩祭密切相关的仪式表演,是介乎于傩仪与傩戏之间的一种表现形态,是从单一的驱鬼敬神向娱神又娱人的民俗民艺活动的转变,对之进行考察,可看出傩向戏过度的演变形态.  相似文献   

5.
自古代宫廷傩逐渐消逝后,流传到长江流域的傩舞表演形式历经变化,已经发生巨大改变。而这些变迁影响着"荆楚傩舞"的传承与发展。流传在湖北省荆州地区的仙桃市以及洪湖市的传统傩俗"急脚子"是民间传统"荆楚傩舞"的又一典型代表。其存在城隍庙会祭祀礼仪结构,以民间丐傩形式向傩和道以及商业的结合方向发展,将祭祀向迎神等世俗娱乐转化。傩礼会形式体现荆楚民俗体育和文化特色,其中"急脚子"面具独具荆楚民俗文化特色,以"傩盔"独特的形态出现。目前其发展面临自身发展的障碍,急需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旅游宣传等手段将这一传统民俗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6.
傩、道两者之间互融互补。由于地域与民俗文化的独特性,道教之于傩的影响必然受其制约与再塑造,形成拥有其自身特色的本民族、本地域宗教文化,形成傩文化与道文化传承发展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侗族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咚咚推"为对象,对其源流及沿革、传承的原因、基本特征、开发与利用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引导读者领会出自大山丛中自然村寨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咚咚推"的神韵。  相似文献   

8.
傩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化现象,是早期人类狩猎运动的产物。从文化的产生与人类功利的辩证关系来看,傩从产生之初发展到傩文化体系的众多形态,它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里。探寻傩的起源乃至傩的整个历史发展轨迹,对于我们揭示傩的本质、研究傩的文化价值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池州傩戏面具造型丰富多彩,它的造型、线条和色彩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同时也赋予了浓厚的象征性和装饰性。傩戏道具具有极强的宗教色彩和儒家思想,主要体现了写实性和象征性的艺术特色。池州傩戏面具和道具美术学思想在池州傩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池州傩与徽州傩、江西傩、湖北傩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礼仪中有许多关于虎的习俗,从这些习俗来看,虎象征女性生殖崇拜。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崇拜孕育新生命的母体。在华夏民族的许多创世神话中,都讲到人出自葫芦,葫芦就是孕育人类的子宫。虎从风从地从阴,形体与葫芦相似,类似人的怀孕母体;西王母是传说中的母虎女神,主管生与杀,居住在昆仑山,而昆仑一词也具有“圆”或者葫芦的含义;在彝语中,虎与葫芦的发音相同,都称作“罗”。因而,虎自然被视为女性的象征,具有强盛的生殖力,受到先民的崇拜。考古发现的6500年前的蚌虎,商代青铜器中的“双身虎”造型,以及民间祭祖中的大虎馍,婚礼中的新娘被看作娇虎的习俗,都反映了这种意向。  相似文献   

11.
汪超 《重庆师专学报》2011,(4):49-53,120
拓扑是继类型学、几何形态学之后新兴的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方式。拓朴学对于形态艺术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诸多建筑师将其引入到建筑之中。文章以上海世博建筑为切入点,运用拓扑分析方式研究建筑表皮形态的演化过程.旨在尝试拓扑框架体系探讨与理解现代建筑形态,以促进形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明代江浙南曲用韵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南曲是一种很少受到人们关注的汉语语音史重要的研究文献.本文通过对南曲的渊源、南曲体制的分析,说明明代的南曲语音价值所在.通过对目前学术界对江浙地区南曲研究的现状分析指出,应该在广度、深度上加强对江浙地区南曲用韵的研究,从而为近代吴语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13.
明代产生的一折短剧,不同于万历年间开始刻印的<乐府菁华>、<摘锦奇音>等选编的折子戏.一折短剧,是独立的戏曲样式.一折短剧的出现,与必要的社会文化氛围密不可分,同时它又是戏曲艺术传统纵向发展与时代风尚、社会思潮等横断面相交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德江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本文主要从艺术文化学视角探讨德江傩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追忆德江傩戏傩文化的心理生理根源,并且从艺术文化学视角反观德江傩戏传承与保护,以期为德江傩戏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搭建可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15.
明清易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场朝代更替 ,此际思想演变十分错综复杂。本文认为 :从传统社会中萌生出来的理学、心学在当时事实上都已陷于绝境 ,唯一有希望的社会思想就是刚刚兴起不久的经世致用思想。正是此种思想在易代后得到皇帝与士人的共同肯定 ,为清初社会走向稳定并趋于繁荣提供了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6.
在对明代山东各阶层妇女与社会教化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妇女群体一方面积极实践社会教化,另一方面仍然存在脱离社会教化的非主流现象。  相似文献   

17.
闵永军 《天中学刊》2011,26(6):55-57
明代前期的戏曲理论,在批评倾向上主张戏曲应具有道德教化色彩,伦理教化功能;在戏曲政策上规定了“义夫节妇”的演剧方向。藩王重臣论曲时提出了“有裨世教”的主张,一些丈人论曲也表现出道德教化的倾向。戏曲理论教化色彩的浓厚与思想界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时代氛围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明代是戏曲藏书繁盛和全面发展的朝代,总体上呈现出宫廷与个人互动消长流变之势,包括宫廷收藏、戏曲家收藏、藏书家收藏、刻书家收藏四大块。上自贵族藩王、朝廷高官,下至文人处士、书坊业主多所参与,呈现出宫廷戏曲藏书向社会流动趋势。地域上则南北分合,基本符合传统文化重心流动的进程。这样的情形,既大体展示了一代戏曲藏书及书目著录状况,也代表了古代藏书领域的整体经纬。  相似文献   

19.
张邦启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4):32-34,50
《和番记》是安徽省池州市独有的傩戏剧目,与“宋元旧篇”南戏《刘文龙菱花镜》及广东潮州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等剧情内容一脉相承,演唱声腔与“徽池雅调”青阳腔、目连戏声腔构成皖南高腔体系,其兼容儒、佛、道等宗教合理内核,具有较强的文化功能。本文就傩戏《和番记》基本情况、与南戏之关联、声腔之特色、文化之功能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用古代的韵文材料研究古代语音,是汉语语音史研究一种重要手段,我国古代丰富的韵文资料为这一研究提供了可能。戏曲作为一种口头传唱文学保存的语音信息更加丰富、可靠,本文选取了明代邳县的一位南曲作家作品,通过对其作品用韵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对比《中原音韵》、现代方音,说明该地点在明代的实际语音情况,为近代汉语史研究提供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