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子的君臣观是建立在对历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的,以民本,以仁为核心。君必须以道行政,臣则应以道事君。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的为前提,臣对于君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孔子的君臣观表现了春秋末期人的意识的觉醒。以董仲舒为首的汉儒提出“三纲”说,对孔子的君臣观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所谓“纲常名教”。“三纲”说的君臣观与孔子的君臣观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然而两千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将这两种不同的君臣观混同起来,将“三纲”说的君臣观,当成孔子的君臣观,并奉为主泉。不但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受其束缚,而且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也未能摆脱这种束缚。这说明孔子的君臣观具有超前性,确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与殷商时期"天"的彻底主宰性不同,在宏观层面上,孔子眼中的"天"虽然仍具有至上神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一种规范性的制约力量和个体层面的信仰;同时,孔子主张发挥人的主动性而不是靠"天"的威力来改善社会政治秩序。在微观层面上其主要特征包括"天"是秩序之源、道德之源,还体现了一种超越性的"天命"。后世精英士人眼中的"天"的宗教意味有所淡化,但"天"仍然是绝大多数人信仰层面的最高主宰。  相似文献   

3.
与殷商时期“天”的彻底主宰性不同,在宏观层面上,孔子眼中的“天”虽然仍具有至上神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一种规范性的制约力量和个体层面的信仰;同时,孔子主张发挥人的主动性而不是靠“天”的威力来改善社会政治秩序。在微观层面上其主要特征包括“天”是秩序之源、道德之源,还体现了一种超越性的“天命”。后世精英士人眼中的“天”的宗教意味有所淡化,但“天”仍然是绝大多数人信仰层面的最高主宰。  相似文献   

4.
“道隐”思想是孔子根据形势灵活应变的积极处世原则的体现,它所强调的是“儒道”在天下无道之际以“隐”为“行道”、“达道”的手段,具有方法论意义。立足于《论语》文本,探讨孔子对“隐”的态度及“隐”的诠释,才可正确解读孔子“道隐”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可爱的孔子     
赵莹 《考试周刊》2013,(36):28-29
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可爱的人,他真实坦率、爱憎分明、风趣幽默,他的这种品格合乎人性、合乎人情,充满了高雅的艺术情操,极具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7.
艾青诗歌之"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诚实之"善"、奉献之"善"和正直之"善"。"善"是艾青孜孜以求的诗歌的理想境界。艾青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激情和斗志,也留给了世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经典的艺术作品之所以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就在于它"一颗善心为人民"的永恒意义。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的富足让人不至于丧失希望;在物质丰富的年代,精神的力量让人永远满怀信心地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孔子仁爱伦理思想的基石,夏、商、周三代的信仰逐渐功利化。孔子在反思周人信仰的基础上,秉承上古三代的信仰精神,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的天道信仰,认为只有信仰"天",才能把天赋予人的仁德转化为人道,人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行出仁爱,从而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人道主义,其特点是人道与仁道的合二而一,以“仁者爱人”和“仁者人也”的口号一以贯之;提倡忠恕之道,主张推己及人以达到人与人的和解,推人及物以达到人与天(自然)的和解。因此,孔子的人道主义具有永恒的魅力,是世界人道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基于此,我们称孔子为人道主义先驱。  相似文献   

10.
"士"或士人是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泛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和发展者孟子就是新兴士阶层的典型代表。该文以《论语》和《孟子》中有关"士"的论述为依据,阐述了孔孟儒学中的士人品格。孔孟认为"士"是道的承担者,修身以出仕弘道是新兴士阶层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促成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建立所谓“三立”功业的诸多因素中,其心理素质及个性品格起了不小的作用,故梁启超在论及曾氏成功之由时,有其独凭“毅力”取胜之说,曾氏个性品格从智力、意志、品性等方面都有值得探究之处,且具有崇尚“倔强”,战胜自我:追求“坚忍”,战胜对手,厉行“拙诚”,埋头若干等诸多特质,颇有批判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和提升与时俱进的境界提供了哲学基础;注重学习,做学习型政党,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升与时俱进精神品格的境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三大理论创新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3.
试论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也是道德行为的原因.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原因,也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一体两面."品质"与"品行"是相通的,前者侧重内在方面、后者侧重外在方面,行为总是依据一定的原则而行动,所以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的关系就是道德原则与道德品质的关系.道德原则与道德品质是对应的.有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就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4.
圣人(王)、君子人格是孔子的道德人格理想目标,它是建立在“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基础上,为了培养和塑造圣人(王)、君子人格,孔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人格准则以及“克己”的道德修养方法,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人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古往今来卓越教师的杰出代表,"万世师表"绝非虚美,其表现聚焦于师表品格,要之有三:一是教育过程中的"有教无类""爱忠劳诲""无私无隐";二是教学过程中遵循榜样示范、内容精选、尊重主体的原则;三是教育教学实践效果上的教学相长和彼此成就。孔子师表品格的逻辑前提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则以仁、礼、学、思为第一层面支柱,以理性、坚守、浪漫为第二层面支柱,以反省、改过、自信为第三层面支柱,彼此撑持、交织前行。孔子师表品格及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对高校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方针、成就卓越启迪良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儒、道、释传统文化都富含和谐思想,在儒家传统中,更有着大量的论述,《论语》尤其论述深刻而详尽,它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研究孔子的"和"、"中和"、"中庸"、"仁和"等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亚道德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具有独创性、反叛性、超前性、易变性的特点。加强青少年亚道德的正确引导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知"行"统一中深入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并努力为青少年亚道德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8.
道德人格主要范畴是指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的主要内容。孔子道德人格主要范畴可概括为知、信、忠、孝与弟(悌)。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一部女性的悲剧 ,很多女性在封建统治、封建文化的双重压迫下死去 ,鸳鸯、司棋、尤三姐的死尤其悲壮。她们看透了封建统治、封建文化的天罗地网 ,与其任人宰割 ,不如主动消灭自己的形骸———以一死保障了自己的意志的自由 ,让统治者目瞪口呆 ,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从政治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观念来寻找周王朝“礼崩乐坏”即政治合法性危机的根源,因而他提出通过“正名”,用德治、礼治和人治三位一体的治国方略来恢复周初井然有序的伦理政治秩序,实现国家统一。他主张按照古代圣明君王的治国之道来管理社会,用养民以惠的原则来协调民众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表达了以民为本的国家主义的政治观念。所以,王权至上的国家主义和民本思想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哲学的两个主要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