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睦言 《家长》2013,(2):72-73
别看我的外孙子洋洋只有8岁,但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影迷,他还没上小学就在父母的怀里看《哈利波特》《喜羊羊与灰太狼》《指环王》系列电影。这个元旦假期,洋洋来我家住,非吵嚷着要我陪他看电影。我嫌影院的音响太吵,不想去,但又禁不住洋洋的苦苦哀求,只好上网搜索,想找到一部适合洋洋看的国产儿童电影。没想到功夫不负有心人,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爱看电视=贪玩、坏习惯?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中午接洋洋回来后,我便忙着做午饭,洋洋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见他弯着腰盯着电视屏幕,我在厨房大声说道:"洋洋,坐直了看电视。"见洋洋没有回音,我便加大了分贝,可是他依然没有答复我。我有点生气了,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到洋洋跟前:"洋洋,你听见我说话了吗?""洋洋,洋洋,……"洋洋终于转过头来,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好像身处另一个世界,对刚刚我  相似文献   

3.
朋友向我推荐了许多电影,他说:“女孩子应该看一些让自己高兴的电影,心情好,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于是,他让我看《天使爱美丽》,  相似文献   

4.
楠杨 《家长》2012,(11):44-45
"活到老,学到老",无论女儿还是我,都需要在生活中、挫折中不断地总结、反省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听父母的忠告,善待每个朋友。那天晚上,我禁不住女儿的恳求,陪她去电影院看了她期盼已久的3D动画电影《冰河世纪4:大陆漂移》。记得这个系列的前几部电影上映时,我都是买DVD碟给女儿让她自己看。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堂二年级的语文课。我正兴致勃勃地引领学生学习《丑小鸭》一课,忽然台下有几个学生骚动起来。"报告老师,洋洋上课偷吃蛋糕!"一名学生起身报告。"老师,我没吃,我只是看了看桌洞里的蛋糕。"名叫洋洋的男孩反驳道。"吃了就是吃了,我们都看见了!"学生们齐声作证。"没吃就是没吃!"洋洋从脸红到脖子,显得很委屈。  相似文献   

6.
洋洋特别爱看《孙悟空》的图书,天天从家里带到幼儿园里,看了一百遍也看不够。他常常边看书边对小朋友说:“哼,我长大比孙悟空还要有本领。”小朋友撇撇嘴巴不相信,因为洋洋太懒了,谁请他帮点忙,做点什么事,他都不愿意。孙悟空才不这样哩!  相似文献   

7.
吃午饭时,洋洋总是吃得特别慢,我通常会催促他:"洋洋快点吃呀,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吃好出去玩了。"洋洋听了通常会舀上一勺放入嘴里,然后慢悠悠地似嚼非嚼。几分钟后,我见他还没吃完,就会提高几个分贝:"洋洋怎么还没吃好呀?快点吃,快点吃,别的  相似文献   

8.
"活到老学到老"最早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是他晚年用以自勉的话,现在应该是"终身学习"的代名词了。这句话我早就知道,但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却是在最近两年。  相似文献   

9.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是我看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有关战争的电影。原因是这部电影的主角让我格外喜爱。不不不,他不是个大帅哥,他只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对!非常可爱!瞧,我多么肤浅。如果先看一下剧情简介,依我对自己的了解来看。我是不会再点击播放看完这部电影的。我想不到,这个电影名称和主角一样可爱的电影,会是一部战争片。哦,不应该这么说,其实还是有些不同的,这部电影是由儿童视角描写的。  相似文献   

10.
那天我仔细地想了想,我看的第一部日剧不是《东京爱情故事》,而是《热力十七岁》,虽然只看了一点点,那大概是在十年前。于是我认识了武田真治,他那时被日本媒体称为妖怪,因为男孩子不应该长成那个样子,太过中性和妩媚。后来他的连续剧成绩挺糟糕的,倒是演了两部让我钟爱异常的电影:1996年的《东京之眼》和1999年的《御法度》。  相似文献   

11.
夏衍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文艺评论家。同学们在小学语文中学的《种子的力量》,在中学语文中学的《包身工》,都是他的作品。电影《祝福》、《林家铺子》、《我的一家》等,也是他改编的。三十年代,为了推动左翼文化运动,党组织要他负责拍电影、编戏,他从没有做过这种工作,就摸索着学。办法是:看电影之前,先读影片说明。看完故事提要,他便设想:这个故事如果让自己来编写,应该怎样去写?如何介绍人物?如何显示故事的时代背景?如何利用形象、语言去刻画人物性格?他边读边构思,在心里打草稿后,他再去看电影。两相对比,学习人家是怎样表现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2.
<正>我抱着去看唯美的3D电影的心情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梦幻般美丽的3D场景固然美丽,但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导演李安为我们带来的人性最深处的思考。少年"派"在海上不幸遇上危难,与他一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位大二的学生写信给我,说他学了自己不喜欢的金融专业,想要退学重新高考,学摄影,将来当一个私家摄影师。但他的家人认为金融赚钱而摄影只会砸钱,不让他退学。他在信中问我:"那我的梦想怎么办?梦想不应该比成功和金钱都重要吗?"最近我看了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想来你也听说过。上演之前我听了许多恶评,说一个父亲强行把自己未竟的摔跤梦安在  相似文献   

14.
鲁迅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会变成这样的。"他的讲话在当时引起哄堂大笑。时代的车轮到了21世纪,电影已经走入了课堂,国内的研究有发起人雷祯孝,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提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看万部电影""不要让学生看所有的电影,让所有学生看最好的电影"等的号召,2006年1月7日CCTV新闻频道《小崔说事》采访他及他的电影课,指出未来的课程趋势,一定是"课行""课文"和"课影"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携手并进、互补双赢的局面,简称为"交响课程"。2012年《中国教育报》开展了《电影课大有可为》征文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校长和教师参加。  相似文献   

15.
四岁的时候,妈妈第一次带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我们看的是《小战象》。果然像妈妈担心的那样,电影开演还不到半小时,我就开始撒娇:"我渴了……我饿了……"见妈妈没有反应,我干脆大叫一声:"我有尿!"妈妈没办法,只好把我带出了放映厅。妈妈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好玩的动画电影也不能让我当个好观众。五岁的时候,我和妈妈去附近的大学礼堂看电影《功夫熊猫》。坚持  相似文献   

16.
霍寿喜 《作文》2023,(11):52-53
<正>我看过电影《白鹿原》,应该说拍得很不错。但电影的长度毕竟有限,小说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在电影里常常只能走个过场,甚至连走过场的机会都没有。例如,电影《白鹿原》里是没有“朱先生”这个人物的,陈忠实生前对此特别遗憾,以至于他后来和电视剧《白鹿原》的编剧交谈时,笑言自己的最大希望是“把朱先生给找回来”。也因此,我再次阅读《白鹿原》时,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 ,跟着大姐去看电影《迷途的羔羊》 ,因为年幼 ,对影片的主题内涵不能深刻理解 ,但故事中那一群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的苦孩子 ,和他们悲惨的遭遇 ,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影片中那支歌 ,我回到家里总是哼唱着它。我国著名电影编剧、导演蔡楚生(1906—1968)在看了苏联小说《表》之后 ,曾想把它改编为电影。后来他考虑还是写我们国家当时现实的少年儿童生活 ,便编写了《迷途的羔羊》这个剧本。剧本的内容是 :小三子从家乡流浪到上海 ,他露宿街头 ,遇到同乡的女孩小翠。后来小三子因偶然的机遇成了富翁 ,但他仍挂念流浪…  相似文献   

18.
我的挚友     
今天美术课是命题画《猫头鹰》,我让小朋友仔细观察范画,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一会儿就画好了。突然,洋洋说:“老师,丁丁画错了,他画的猫头鹰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不一会儿,教室里各种声音就出来了:“好丑呀。”“一点都不像猫头鹰。”……我急忙走过去,拿起丁丁的画看了一下,确实是那样的。丁丁低着头,一言不语。为了挽回丁丁的面子,保护他稚嫩的自信心,我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我正兴致勃勃地引领学生学习《丑小鸭》一课,忽然台下有几个学生骚动起来。“报告老师.洋洋上课偷吃蛋糕!”一名学生起身报告。“老师。我没吃,我只是看了看桌洞里的蛋糕。”名叫洋洋的男孩反驳道。“吃了就是吃了,我们都看见了!”学生们齐声作证。  相似文献   

20.
郑楠希 《小火炬》2012,(9):26-26
下午吃完饭,我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翻到了我喜欢看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我想看,但又怕妈妈像早上一样骂我,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看这个电影行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