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祺卓 《家长》2013,(2):70-71
那天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后兴奋地对我说,由李安执导的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了。我知道儿子一直很崇拜李安,他拍的那部《卧虎藏龙》,儿子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甚至还会背其中的台词。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虽然六年级的功课很紧,但我还是决定满足他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李安再次荣获奥斯卡奖时,他很快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即掀起“李安热”。各种关于他成功的故事层出不穷,目不暇接。我认为李安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这也成就了李安——一个与众不同的李安。李安曾说:“我的左脑是中国思想,我的右脑是美国思想。”从《饮食男女》《卧虎藏龙》《断背山》到如今的《少年派》,李安导演过很多题材及不同类型的电  相似文献   

3.
成为派     
《家教世界》2013,(3):14
直到不久之前苏拉沙玛还是个平凡的印度少年。在历时数个月、范围遍及全印度的大规模试镜后,苏拉成为了导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主人公——派。通过这部电影,少年派经历了神奇的旅程,他的扮演者也因此而改变了人生轨迹。苏拉是个高中学生,与家人住在印度德里,他原本没打算参加试镜,只是陪弟弟去的。然而,最终只有苏拉通过了四轮面试,"我非常紧张,尤其是最后一轮,我全身发抖。可当我和导演李安交流了一会儿,我就平静下来了。"  相似文献   

4.
成名要趁晚     
<正>当代最杰出的华人导演李安回台湾宣传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一次讲座中,他的老友陈文茜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觉得张爱玲的话要改写了,成名一定要趁晚……"这当然是从李安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李安到38岁才得到第一  相似文献   

5.
李安说,是对信仰的好奇促使他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也正是对"相信"这一行为的虔诚与纯真让派撑了下来,走到最后.派有三个宗教信仰,但当他一个人和恐惧、绝望、孤独抗争的时候,却没有一个神显灵.然而当他以为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神迹却悄然来到他身边,给他打开另一扇窗,给他下一个希望. 这难道就是神吗?仿佛从不存在,却又悄然降临,让人的心犹如海洋中的小船,浮浮沉沉,摇摇摆摆.  相似文献   

6.
成为派     
直到不久之前苏拉沙玛还是个平凡的印度少年.在历时数个月、范围遍及全印度的大规模试镜后,苏拉成为了导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主人公——派.通过这部电影,少年派经历了神奇的旅程,他的扮演者也因此而改变了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7.
<正>我抱着去看唯美的3D电影的心情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梦幻般美丽的3D场景固然美丽,但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导演李安为我们带来的人性最深处的思考。少年"派"在海上不幸遇上危难,与他一  相似文献   

8.
正李安埋下的伏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场前的30分钟里,李安让他的男主角依次读了4本书:印度神话《黑天》、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四本风格截然不同的书同时叠加在同一个人身上,就有些意味深长了。《黑天》讲的是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第八个化身的故事,它是派最早接触到的印度教知识,当"黑天一张口看进去就是整个宇宙"时,派的世界观就此形成,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此后在海上的日夜。凡尔纳的《神秘岛》培养了少年派的科幻素养,也暗示着他人生即将遭遇奇迹。为什么不相信呢?他后来真的踏上了神秘食人岛。对陀思妥耶  相似文献   

9.
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管在商业上还是艺术上都取得了成功,造成了一时的轰动效应。难得的是观众并不把他归为一部普通意义上的商业片,因为他深深的震撼了心灵。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李安讲了个好故事,以其独特的叙述模式,迎合并拓展了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和文本空白出发,浅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相似文献   

10.
李安凭借新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一次荣膺奥斯卡最佳导演,其作品的国际化的品质再一次得以认证。在当今多元的的文化语境中,李安的作品散发了一种独特的光芒。其原因在于李安在该部电影的主题中融入东方的美学风格和文化精神,将古典诗学折射在细节和意象之中,本文将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例进行鉴赏,对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招生考试通讯》2014,(9):43-43
2013年2月,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随后,更多的片约开始源源不断飞向李安。其中,美国福克斯有线电视网的新剧《暴君》,更是坚决要请李安当导演。最初,李安在看了这部连续剧的剧本之后,也曾为之心动。可是,就在大家无比期待之际,李安忽然发布了一则“辞职说明”:“《暴君》的剧集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构想,它的创意是我见过的电视剧中最棒的一部,对此我非常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小说《Life of Pi》(《派的生活》),本书的中文版与电影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叫派的少年由于所搭乘的轮船遇难,在救生艇上与一只孟加拉虎在太平洋  相似文献   

13.
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蕴含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从叙事学、宗教、文化符号学、精神分析学等不同视角进行解读。该部作品于2012年被美籍华裔导演李安搬上荧屏,并且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原创音乐奖4项奖项。因此,对比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异与同,对探究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何对其文学作品再阐释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3D技术风行,李安也来赶个时髦。奥斯卡金牌导演李安执导的3D视效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纽约影展被《时代》杂志盛赞为下一个《阿凡达》。影片在创造视觉奇观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其讲述的是一名16岁男孩的故事,他和一只老虎同住一艘救生艇,展开横渡太平洋的旅程。"通常我拍片时,不会考虑风格,而是思考角色需要什么。我会贴  相似文献   

15.
<正>少年时读过高尔基的一篇散文《时间》。高尔基在文中表现出了对时间的无比敬畏,不,不仅是敬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极其恐惧的心理。是的,是那样。因为高尔基确乎在他的散文中用了"恐惧"一词。他写道——夜不能眠,在一片寂静中听钟表之声嘀嗒,顿觉毛骨悚然,陷于恐惧……少年的我读这一篇散文时是何等的困惑不解啊!怎么,写过激情澎湃的《海燕》  相似文献   

16.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西格夫里·萨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编剧:扬·马特尔/大卫·麦基主演:苏拉·沙玛/拉菲·斯波/伊尔凡·可汗/杰拉尔·德帕迪约/塔布/阿迪勒·侯赛因/阿尤什·坦东/王柏杰/Jun Naito《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全球畅销小说家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叙述一位少年"派"遭遇船难,在海上与一只孟加拉虎一同漂流227天,如何面对困境获得重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补白     
《学习之友》2013,(4):8-8
李安导演的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经典台词: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而最遗憾的是,我们没来得及好好道剐。  相似文献   

18.
年终的片场,《一九四二》和《少年派漂流记》狭路相逢,犹若天意,绵延出无数的谈资。有人说,两个同样讲灾难的影片,前者在讲以恶制恶,后者则说的是以善制恶,两部电影与其说是影视艺术的较量,不如说是冯小刚与李安之间价值观的深度PK。 与此同时,关于到底是该以恶制恶还是以善制恶的争论也在。继续……  相似文献   

19.
邹璆  姚媛 《新高考》2013,(1):44-46
李安的最新3D巨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前不久在国内各大院线热映,这部奇幻巨作不仅叫好又叫座,海面冒险的"洋洋大观",以及动物主角的"虎虎生威"赢得惊呼连连.而"少年派"原著小说作者扬·马特尔日前接受专访时感叹:"我从未想过这部最不可能拍成电影的小说,竟然真的以镜头语言呈现在大银幕上."  相似文献   

20.
我儿子孙浩宇今年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中学,令我们全家高兴万分。这要特别感谢《小读者》的帮助。因为,我儿子说,是《小读者》改变了他。我儿子原先学习不错,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对学习不积极,不努力,成绩也开始下降了。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