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大型体育赛事时,记者的竞争总是被称为竞技比赛之外的第二战场,在战场上审时度势,抢占有得地形,当然是最重要的。这既需要经验的积累,也需要临场的随机应变。 要命的场地证 凡是采访体育的摄影记者都知道,一张比赛现场的场地采访证可以说是摄影记者采访竞技体育的命根子。  相似文献   

2.
朱丹 《今传媒》2006,(1):21-22
时下,观众通过手机短信与电视节目互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有泛滥之势。从娱乐综艺、益智竞技到体育赛事、电视剧、专题片,甚至是新闻资讯,手机短信几乎无孔不入,各类节目都充斥着观众通过手机短信与节目互动的内容。“××用户编辑××发送到××”已成为节目主持人口中常用  相似文献   

3.
明星、竞技、淘汰等重大体育赛事的兴奋点对于媒体而言可谓是绝佳的市场机会,而体育赛事也需要通过媒体吸引更多人们参与。那么,媒体通常报道重大体育赛事的聚焦点在何处呢?如何才能够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呢?本文选择奥运会报道作为案例,分析提炼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4.
重庆某报记对暗藏在民房内的色情表演团伙进行暗访,拍照时发出的闪光惊动台上表演的女子,色情表演和观众想一起冲出去。“堵住门口的摄影记急中生智,自称是警察,要求他们继续呆在原处。”(2月12日《重庆晨报》)  相似文献   

5.
英国学者Annette Hill在《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一书中曾指出:表演与真实性是一对孪生问题,因为在通俗事实电视里,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经常构成真实性视觉证据问题讨论的框架。①那么观众到底怎样看待真人秀节目的表演?他们评判节目参与者表演真实与否的标准又有哪些?笔者对目前喜欢看我国电视荧屏上较为知名也具有一定争议性的三大类(音乐选秀、冲关竞技类、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的观众进行了深访。从深访结果来看,节目类型的不同导致了  相似文献   

6.
彭晖  张敏  方超 《新闻前哨》2006,(10):64-65
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如今十分频繁。那么,能否将体育赛事转播作为一个本,然后用戏剧中的元素对它进行符号解读呢?可以这么说,体育比赛实际就是一场正在上演的戏剧,运动场是舞台,而运动员、教练员、观众及记等都是演员,电视导播就是导演。虽然这名导演执导的是一部没有脚本的戏剧,无法预告结果,但他可以用戏剧化的手段去引导观众欣赏这出充满悬念的竞赛戏剧。  相似文献   

7.
吴洪波  李丹 《青年记者》2016,(23):82-8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体育赛事电视转播作为体育赛事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当前,体育产业发展迅猛,体育赛事正广泛开展,而新媒体信息传递的优势也正在逐渐显现,传统的体育赛事电视转播陷入了观众分流、观众趣味改变、转播资源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交织的尴尬处境之中.  相似文献   

8.
王彩平 《传媒》2005,(8):54-56
娱乐节目:从狂热到理性 近几年我国电视屏幕在娱乐节目领域的实践赋予了娱乐节目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使该节目类型成为目前电视屏幕上最常见的一种节目形态.那么,究竟什么是电视娱乐节目呢?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在这一大的节目形态概念界定下,电视娱乐节目可以体现为以观众观赏为主的综艺晚会型;在与观众相互交流中形成娱乐氛围的益智型;有特定规则的,以竞技竞赛项目为核心的游戏型;有一定情境设计的、以纪实手段完成的真人秀型;以满足观众的表演欲望并为其提供舞台的表演秀型等多种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9.
张德胜 《新闻界》2006,(6):63-64
我国报纸体育报道的重点在于赛事报道,而赛事报道的重心又在于竞技体育赛事报道,至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军事体育赛事报道,三者总和都不及竞技体育赛事报道的十分之一。赛事报道虽不是体育报道的惟一内容,但却是综合性报纸体育版的重头戏,更是专业体育报纸的立足之本。从历时  相似文献   

10.
张旭 《新闻世界》2013,(2):122-123
本文以"原型"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NBA(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赛事直播内容为样本,试通过节目对英雄主义渲染所采取的方式为研究角度,探讨NBA及此类竞技体育赛事在叙事中对英雄主义原型的塑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虐星”现象透视 1.明星跳水竞技类真人秀《星跳水立方》.《星跳水立方》策划人员为了提高节目知名度,吸引受众眼球,将毫无跳水经验的明星们拉进体育行业.专业的竞技比赛使得明星们用生命来表演跳水,轻的被呛水、被水花拍伤,重的甚至被水拍晕,还有的耳朵进水短暂失聪.明星们频频受伤,“虐星”表演却在继续.一时间,跳水“虐星”在电视上频频上演,观众看到的不是明星们的励志表现,反而是其出丑或者身体走光等尴尬的场面.节目中对于明星身体的消费,以及观众对于明星身体的窥视,使得节目失去了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落入了泛娱乐化的潮流中,演变成了滑稽的表演.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新闻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拥有一般新闻快速准确的普遍规律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一)叙事性强。体育新闻通常要描述一场球赛、一次田径运动会和一个单项比赛等体育比赛的过程、结果和意义,这就要求记者首先要熟悉各项体育赛事,并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用体现自己风格的语言客观公正地将赛场上发生的新闻告诉观众。(二)时效性与资料性并重。体育新闻除了要有记者个人生动传神的叙述外,还需要背景资料的润饰,让观众不仅从中了解到比赛结果,也了解到赛场内外的趣闻、运动员的情况等等。这就要求记者平时要持之以恒地搜集…  相似文献   

13.
梅珊珊 《今传媒》2016,(10):31-33
伴随着全民狂欢时代的到来,竞技体育传播过度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体育报道的着眼点已不仅仅是体育赛事本身,而是转变为与体育赛事相关的人、事。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体育赛事报道更是将这一传播现象推向新一波高潮。因此本文拟结合里约奥运会的相关报道,分析竞技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现状,探究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以期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电视媒体而言,仅仅是几年前电视台还不必为购买赛事电视转播权而伤神。那时,电视台完全可以凭借媒体的优势,向运动队、俱乐部以等价交换的方式转播体育赛事,甚至收取部分转播费用。自己出钱去购买电视转播权也只有在转播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型比赛时才有可能。而在今天,购买电视转播权已成为电视台一项必不可少的开支。有投入就要有产出.这样才能保证赛事直播节目的生存与发展。电视台作为体育赛事供需市场中的一员,必须遵循这个市场的原则。具有高商业价值的体育赛事,是电视台、广告赞助商共同追求的。电视台直播这些体育赛事,获得大量的收视观众,并通过向广告商销售赛事电视广告时段而获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视体育赛事报道的拓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鸿 《现代传播》2003,(5):118-120
最近几年 ,是国内体育赛事报道空前活跃的时期 ,无论是参与报道的媒体数量、报道数量 ,还是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 ,体育赛事报道的地位都不可小觑。而其中的电视体育赛事报道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目前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上都日渐成熟 ,并呈现出日趋理性化的发展趋势。一、电视体育赛事报道内容的拓展电视体育赛事报道的日趋成熟 ,首先表现在报道内容的拓展上。现在的电视体育赛事报道 ,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竞技赛场之内 ,其它如赛事的前瞻、赛后的分析总结、体育项目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等 ,都成了相关的外围报道题材。这不仅大大丰富了体育赛事报…  相似文献   

16.
目前 ,中国已是电视大国 ,全国居民拥有电视机3亿多台 ,电视观众9亿多人。尤其是在城镇中 ,有线电视普及到千家万户 ,观众普及率更是高得惊人。电视台为了指导观众准时收看节目 ,在全天节目正式播出前(或在每段节目播出前) ,都要预报出每个栏目(节目)的准确播出时间 ,有的甚至对播出的重要栏目作简单的内容介绍。这实际上是向观众承诺 ,请观众选择喜爱的栏目准时收看。对此 ,观众是信以为真的。但是实际情况却往往令人失望。某些大电视台 ,甚至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某些频道 ,遇有重要体育赛事或重大文艺演出时 ,节目提前却没有预告 ;片头…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体育资讯节目指以国内外各种体育赛事、体育团队及运动员最新动态、社会体育活动等和体育相关的信息为报道对象的电视资讯节目。节目在一定专业性的基础之上提供给观众最新体育信息及解读,同时运用体育信息具备的娱乐性、悬念性、现场感等带给观众刺激和消遣。  相似文献   

18.
三、表演技能节目主持人在实施传播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表演?需不需表演?这不是理论上争论的问题,而是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主持人表演不仅不能躲开,而且是基本技能之一。问题在于明确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表演,如何掌握这种表演的分寸和技巧。(一)主持人为什么要表演主持人在演播阶段需要表演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在假定条件下工作往往需要借助表演;第二是主持筛选自我必然包含表演。主持人通常是在假定条件下工作的。这种假定大体表现在这几方面;1、事先录制的节目(特别是文艺类节目),往往是将主持人的串连词与其所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王明军 《视听界》2007,(1):102-103
影视剧人物配音是多度创作的艺术,具有强烈的规定制约性。作为配音演员,只能在原片所提供的语境中,说人物“正在”说的话,哪怕他并不完全认同原片演员的表演(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但是他不得不迅速调整,“上天入地、紧随不舍、拐弯抹角、亦步亦趋”(陈叙一语),他要努力贴合原片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向人物靠拢,努力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剧中表演者的表演风格,让自己的声音完全融化在角色之中,让创作者与角色成为一体,让观众“忘掉”配音演员而感到就是剧中的“这个人”在说话。  相似文献   

20.
浙江卫视推出的演技竞演类真人秀节目《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不但赢得了耀眼的收视率,而且收获了非常好的口碑。该节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抓住了广大观众的收视心理,以明星效应满足了观众追星的需求和窥视欲,以表演秀满足了观众对表演艺术的好奇心,以竞技真人秀满足了观众寻求刺激的心理和娱乐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