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预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和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毕业生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非国有制企业、基层、生产一线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但学生的流失率较大,"预就业"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减少企业培训经费.达到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2.
7月,大学生离校的日子,就业工作也进入了全年的总结.纵观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路的发展,从"计划"到"市场",从"买方"到"卖方",从"有形就业市场"到"立体网络服务",就业工作也随着改革开放而不断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把握金融海啸中的就业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海啸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危机背景下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成为热点中的焦点,其中又以大学生就业问题最为突出.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10万,庞大的就业大军加上金融海啸的危机背景,双重巨浪使牛年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寒流".然而,笔者认为,危机从来不只是带来"恶果"和"恐惧",更意味着"转机"与"契机".当下,全社会大力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各项"暖冬"政策陆续出台,能否成功就业,就要看大学生自己能否主动把握就业机遇.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初次就业中的市场排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就业模式经历了从计划性就业到双轨制就业再到市场性就业的转变后,市场失灵使初次就业的大学生遭受雇主的经验排斥,而政府并未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反而使大学生被排斥出失业保障制度.本文对大学生初次就业中的市场排斥概念、表现及成因进行界定、归纳及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邬杰 《文教资料》2008,(33):192-194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面对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重庆交通大学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形成了"校党政一把手主管、职能部门主抓、各学院为主体"的良好就业工作局面.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有效措施,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实效.  相似文献   

6.
经济转型使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优势不再,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均衡,大学生本应服务于国民经济却出现了"知识失业"的现象.本文将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探索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动,使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强、就业压力增大、使高校就业工作陷入困境.审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提高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对策,建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理性就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陈吉胜 《成人教育》2012,32(2):88-89
我国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市场供大于求、学科技术与市场衔接不够完善、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不足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利用行业就业中的有利因素,把握和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进行高效、有序的改进和指导,从而使高职学生发挥潜能是高职院校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2000年是并轨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年,国家实行不包分配、通过就业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就业制度,这是我国全面运作就业新制度的第一年,高校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办学观念,做好基础工作,制定"营销"战略,积极主动地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已被用人单位、学生、学校各方所认可.市场上供需双方数量的变化改变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使他们由"天子骄子"变成了"布衣平民".特别是地方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头顶既没有诱人的光环所笼罩,脚底也没有大城市的户口作依托,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更难.  相似文献   

11.
师韵茗  陶宏 《文教资料》2009,(20):195-197
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质上是市场问题,就业难也本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就业市场在竞争机制下由于供需失衡,导致价格调整,出现"滞销"现象.大学生的就业与诸多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已经演化为社会问题.然而,大学生的"质量"问题已摆在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针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现状,学生工作者对就业工作指导应当从对整体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引导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理性即选择,人的有限理性使行为人的决策过程无法获得"绝对最优化"的结果,这一理论为我们分析大学生就业行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在此理论观照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个人利益取向与社会利益取向的错位、物质价值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的失衡、"关系渠道"依赖与"市场渠道"怀疑等现象。为消除这些误区,政府宜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破除就业市场的信息非对称局面;高校宜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能力;个体需要建立独立性信息筛选机制,增强个体决策纠偏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重要的是要培育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建立和保持与就业目标市场之间的良好互利交换关系,去适应和创造就业市场需求,从而赢得就业市场,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海大学秉承九十四年办学传统,以水利为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善待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追求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的工作目标,构建以"素质拓展、市场开发、信息快递、优质就业、联合牵手"为核心的五大就业工程,努力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持续低速的影响,以及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寻求一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科学发展的综合模式,使高校毕业生工作形成一种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状态,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用人市场、政府三者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科学发展进程所处的地位以及能效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以此提出"高校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支撑"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大学生就业问题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近年尤为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因其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被称为就业之基,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不少促进大学生自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中国就业形势、战略定位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仍十分突出,就业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必须把就业战略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本文在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战略应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即要体现国家治理战略,要支撑经济成长模式,还要满足劳动市场需求.立足三个基本原则,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应该优先考虑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在实际就业过程中暴露出高教规模扩张与劳动力市场吸纳就业能力、劳动力市场所处的经济环境与吸纳就业、构建成熟市场体系与各角色责任缺失的突出矛盾.其解决思路应在于高教规模和质量问的作出以"质量为核心"的价值选择,在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及对经济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完善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在构建成熟就业市场体系中各自的角色责任.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人才培养结构失调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非协调性博弈,往往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困难重重.文章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所形成的"柠檬市场"理论与"逆向选择"理论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并就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高职生就业成了社会的新问题.该文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就业市场的考察调研,对比分析当地的就业环境、用工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对学院就业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