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需要检测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标准是驱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它的实施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检测:检测教学与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检测课程标准中关键革新点的实施程度;检测教师接受课程标准的程度。这些多角度的数据将为分析并促进我国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兴起的背景与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运动,这次运动以提高课程标准来追求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从而把上世纪80年代的高质量教育运动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意识是数学教师和课程标准之间综合关系的体现。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积极运用、主动探究、能对课堂教学活动自觉调适是数学课程标准意识生成的基础和表现。可以通过对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运用数学课程标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完善和数学教材的修订提出意见等方面对数学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是课改实践的参照与导向,其自身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成效.本文在探讨课程标准的性质、受众、制订者与功能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良好的课程标准所具有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层级性等特征,最后对我国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意识是教师课程与教学素养的基础,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力的集合,是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自觉行动和积极参与的前提。教师课程标准意识建立在对课程标准认识的基础之上,是教师使用课程标准的意愿并表现为一定的教学行为。生成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途径主要在于增强教师的主体性、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等方面。对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评价主要衡量教师使用课程标准过程中解决所遇到问题的技能和策略如何,能否对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规定的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材(本文指教科书)则是具体化了的课程标准,是师生实现新课程  相似文献   

7.
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入手,探讨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和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本小学理科课程标准在构成模式、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新修订。新标准在构成模式上相对独立,在课程目标的构成与表征上突出理科特征且表述通俗简明,在课程结构上由三领域整合为两领域,在课程内容上按学年配置且表述模式统一。这些特征对于我国相关领域有一定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9.
翁海灯 《湖南教育》2004,(19):34-3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需要。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学生却往往对习作缺乏兴趣,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被赋予规范课程与教学的功能,课程标准解读关涉这种功能的实现,探讨课程标准解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文献研究显示,课程标准解读有解压取向路径、拆解取向路径、诠释取向路径、整合取向路径。这四种路径为课程标准解读提供了简洁的方法,整合取向路径更是值得借鉴,但它们并没有突出课程标准解读的大背景,不能体现当今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想。为此,单元取向路径在基于这些路径的基础上从单元设计视角提出,吸收了四种路径的优点,把课程标准解读置于单元背景进行。单元取向路径包括六个环节,即行动准备、寻找关键词、解读关键词、撰写知能目标、确定大观念及其学习要求、反思并形成最终解读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本轮课程改革后,围绕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教材并行,且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有鲜明的特色。多种版本的教材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多种实践的可能,也为教师比较不同教学思路和过程创造了机会。对多种教材的横向比较研究,既有利于教师把握不同教材的共性特征,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各种版本教材的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讨了在实施体育新课程过程中,应把握其基本理念的精神实质,全面、协调处理体育教育中的各种关系,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如何按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命制试题来检测课程目标,是一个全新的重要的课题。我对此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现在谈谈做法和体会。1 命题要首先明确素质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充分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果能命制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课标》要求的优质检测题,就能检测学生生物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就能对当前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因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表现在:构建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新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了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提升了历史教师的课程与史学素养;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同时实验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正视,比如历史发展脉络的清晰度问题、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历史教学内容的总量与难度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通过修订、完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需要从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推进高考命题改革、提高历史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加强对高中教学的专业支持、提高历史教科书编写质量等方面入手。关于修订工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注重宏观定位;增强可操作性;调整内容编排;降低学习难度;减少学习总量;规范概念解释。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并非课堂教学的直接、具体目标。将课程标准分解为学习目标,并转化为评价方式、教学内容和活动,是实施基于标准的课程与教学不容忽略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讨论"分解课程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分析课程标准分解的含义、历程、要素、本质和特性,阐释分解课程标准的意义,并讨论实践中分解课程标准的观点以及宜采用的取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进行了历史考察,着重澄清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内涵和意义,更进一步探讨了隐含在这些问题之后的前提假设,即课程标准能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以此分析当前课程标准不能对教学产生作用的原因和解决之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核心素养被视为是21世纪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质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与发展趋势,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普适性、系统性、明确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其建设需要从六个方面着手:科学确定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素,统筹规划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文本结构,确切运用课程标准的条款语言,科学划定课程标准的教育时段,妥善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制订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90年代英国连续推出了三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我国在新世纪也制订、颁布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对中、美、英三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所设计、规划的历史课程内容体系作比较研究,尤其关注分科与综合、直线式或螺旋式与专题式、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三对重要范畴,它们决定了历史课程内容整个构架体系,探寻其共性和差异性,是可以获得一些规律性认识,求得一些启迪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