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江源流考     
古人误认为湘漓同源,南北分流,两水相离,从而成就了美丽的名字:湘江、漓江。湘漓并非同源,而且湘江的正源不是原以为的南支,而是东支白石河。湖南素有“三湘”之称,而“三湘”通常是指:“潇湘”、“资湘”、“沅湘”。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蕴意歌曲《长水谣》是鸳鸯湖棹歌研究团队以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第53、59首为词,量身创作的一首棹歌少儿合唱作品。本课创作意图:借助合唱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多声部歌唱力量的叠加,为作品增添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诗词内涵。双声部通过合唱传输对棹歌唯美艺术的赞叹之情,赞叹江南人民生活的繁华景象以及面临自然灾害不惧危险、勇于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三湘”泛指湖南全省,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关于三湘的源由,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 陶澍不同意上述两者说法。他认为湘江下游有数十条支流,蒸水是细流,其他如  相似文献   

4.
1.洞庭湖吞吐长江、汇纳四水,是个“水袋子”。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广大冲积平原和湖泊水网地区,1.878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湖南占81%,洞庭湖北面有长江水从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入团湖,本省湘、资、沅、澧“四水”从西、南面注入,汇集129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来水(占长江流域面积的71.7%);年均入湖水量3018亿立方米(其中37%来自长江,54.6%来自“四水”,其余为区间产水)。  相似文献   

5.
赵燕问:《游褒禅山记》中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 《游褒禅山记》的三、四两节在前文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即写了作者的游山之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呢? 在第三节,作者先发感慨:“于是余有叹焉。”这一句由记转议,由悔变叹。接着作者层层深入地谈了三点游山之得:1.要求思。作者认为古人之观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观”后深广的求思,也就是作者悔恨自己没有古人那种深广的求思精神。作者告诉人们要观更要求思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由悔产生的一种游山之得。2.要有志。作者先写了游华山洞所见:“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后写作者的感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再根据作者的所见所感总结出游山之得:故非有志者  相似文献   

6.
<正> 由夏剑钦、孙雍长、易楚奇选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三湘纪胜》一书,选收了湖南山川游记86篇,其中有的是早已脍炙人口的名篇。正如该书《前言》中所说,这本书的出版,“它足以使吾湘的锦绣山河,更加显扬于世……重新发出耀眼的光辉”,“既能够充分揭示出大自然的奥秘,又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山河的盛情。”美中不足的是,编者在转载原文时,由于粗心大意,出现一些差错;在对游记的选编说明和注释中,因对原文作者和当地历史地理不够了解,有不少错误。本文仅就几篇怀化地区的山水游记中的若干错误,订正数则,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7.
《湘君》、《湘夫人》(以下简称“二《湘》”)是屈原《九歌》的第三篇和第四篇,它们实际上是同一首诗的上下两章。这是一首抒写“巫者”的失恋之歌.同时也是一曲“节妇吟”。以上是笔者对二《湘》长期思考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在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湖中,荡漾着一个“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青山”的小岛,它就是神奇的君山。说神奇,是因它有美丽的传说和迷人的风光,激发过历代很多诗人的诗情,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篇章。文章最怕随人后,在这里撷取三首,看他们是怎样超越前人的——感悟其创新之生花妙笔,以求得作文创新之道。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玉盘里一青螺。中唐诗人刘禹锡曾5次来洞庭,这次他受李白写洞庭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启发写下了这首“望洞庭”。题为“望洞庭…  相似文献   

9.
作为理学之集大成者的朱熹,对自然山水有着传统文人特有的喜好。以理学家的思维来观照客观世界,体现的是一个理学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朱熹武夷讲学期间创作出的武夷棹歌,以景喻理,浓缩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和审美元素。诗歌中对自然生命哲学的诗意表现和山水审美境界的生态启示包含了朱熹对自然世界的理性思考,是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境界的理学家独特的山水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不舍千钱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相似文献   

11.
对先唐诗中的棹歌渊源脉络作简单梳理并将棹歌分为民间创作和文人之作两类。棹歌在内容上主要是民间的水乡爱情,文人的寄情言志、宫廷唱和以及行旅风光。艺术表现及影响方面,对时空张力下的爱情魅力、津女救父的典故、棹歌的南方化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2.
鲁之裕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代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漫曰:“若问云何?”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乃千古名篇。据《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这首词,已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背诵篇章中。但教材对“去棹”一词的注释似有两处不妥:一是对“去棹”一词的理解有偏差;一是对“棹”这个词的派生性质有误解。教材注:“去棹,停船。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去棹”究竟是停船还是行船,是引申义还是借代义,试作如下浅析。《金陵怀古》的上片,作者侧  相似文献   

14.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岳阳留下了赞颂洞庭君山美景的千古绝唱《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由于此诗影响巨大,千百年来,古今诗集多所辑录。全诗28字,唯一字有异,即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的“色”字,在诸多版本中作“翠”字。此诗在古本《全唐诗》和今刊《唐诗鉴赏辞典》等典籍中,皆作“色”字,在《岳阳楼诗词选》、《岳阳  相似文献   

15.
哀溺     
永之(?)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泯(?),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尽力而 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臣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 其首,遂溺死。  相似文献   

16.
南岳衡山不仅风姿卓绝,同时又是历代人文荟萃之地。清末,继誉满全球的萧派山水创始人萧屋泉先生之后,南岳衡山又孕育出一代国画大师陈少梅先生。陈少梅,名云彰,号昇湖,字少梅。1909年出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门第,故他有“家在洞庭衡岳间”的一方印语。其父陈嘉言,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清末翰林  相似文献   

17.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语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使语文教材呈现“一标多本”的格局。由于不同的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课文内容选择产生差异。这种群芳竞艳的局面为课程资源开发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人教社2002年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唐代刘禹锡的诗作《望洞庭》,其中第三句是“遥望洞庭山水翠”。而苏教社2001年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中也选用了这首诗,其第三句则是“遥望洞庭山水色”。这可把教师们给难住了。同样是国家审定的教材,同一首诗怎么用字不相同呢?这首古诗是要学生背诵的,到底让学生记哪种说法呢?有人认为这是出版社之间缺…  相似文献   

19.
一、一个“乐”字串文文章中的一个“乐”字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围绕这一主线,首先破题道出意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接着补叙一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然后,作者又将“山水之乐”稍稍展开,描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入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而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文章  相似文献   

20.
朱熹的代表性山水诗(武夷棹歌〉传人韩国之后,影响整个朝鲜朝并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九曲文化。不同于一路高唱颂歌的李混等人,〈武夷棹歌〉在李溟心目中绝非。圣诗”,却是存在不相适宜的“戏褒”之词、且“典故”也引用不当的问题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