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4月22—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主办,安徽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创新团队、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省级重点学科承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  相似文献   

2.
必须科学把握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三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与要求,科学总结新时期影响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科学总结、全面继承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经验,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根本举措;研究解决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存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代特点的整体性研究,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前提性的问题:一是如何准确理解推进“三化”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把握时代主题和历史本质;二是如何准确理解“三化”的基本内涵,把握推进“三化”的目的和实质;三是如何准确理解“三化”的相互关系,把握“三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搞清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的当代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呈现,又是对中西马三种哲学形态双向互动的理性总结;既是对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理论重建,又是对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哲学指引;既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合法性的当代确认,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同向建构.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今天已有了全新理论内容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个进程”、“两个结合”、“三次结合”引发“三次飞跃”的历史主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命题和话语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内在逻辑与多重动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定格过程,深刻反映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展开与聚焦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鲜明品格,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演绎的本质规律,淬炼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一个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从纵向看,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存在着不断的思想位移:革命时代,时代化引领中国化和大众化;建设初期,大众化引领中国化和时代化;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引领时代化和大众化.从横向看,当代中国面临的中西文化碰撞、古今思想交汇和新旧马克思主义并存决定了时代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三化”建设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8.
2012年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王怀超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主任韩庆祥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艾四林教授、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季正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辛向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树发教授、张云飞教授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的文本研究,既有利于准确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思想和理论,又有利于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三化"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还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必须从多个角度认识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实际创新对策措施,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1年开设,经过3轮课程教学实践并结合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基本形成"调研形成核心问题、专题教学研究问题、对话讨论解决问题"的研究性课程运行模式;这一模式以树立课程问题意识为基本点,以对博士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调查为起始点,以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集中讲授为关键点,以对话讨论提高博士生对重大问题的理论认识为立足点,通过"提高课程问题意识,调研形成重大课题,教学团队专题授课,共同研究开拓视野,师生对话讨论交流,理论提升实效增强"的教学环节,实现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使命和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既是关于当今世界时代特征的正确反映,也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思想升华,在价值取向、整体格局和实践模式等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导论对大纲的主要目标、时空定位、核心概念进行系统说明。对于什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当代"、如何从中国立场出发,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意识、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导论的讲授过程,也是理解大纲基本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基本思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12月20日成立,著名学者、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教授兼任该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将以复旦大学人  相似文献   

16.
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的编写,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正确分析当代世界重要问题以及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的过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纲》是作为教学指导和依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重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部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一讲分析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这两个根本性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前提下,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努力以及为世界和平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近年来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各个学科各种方法和视角都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行广泛探索,然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文革”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在中国的社会化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疑问和问题。就这些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和反思,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文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遵义会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里程碑。遵义会议七十五年以来,我们不但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而且经历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本论坛紧扣遵义会议七十五周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展开,并一致认为,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