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高校是普及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基地。创新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其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调控我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路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制度批判入手,把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反生态的性质,主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马克思主义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其中不乏深刻之处。然而,它在把资本逻辑作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时,未能深入检审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即现代形而上学;此外,在分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时,又没有充分发掘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及生态危机所彰显的文化问题。这就启发我们在重构自己的生态文明理论时,要注意从哲学上把握文化的真实内涵并对资本的思想前提进行深刻地批判。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力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境界、新的话语体系。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聚焦问题导向,加强综合治理与监管,不断丰富并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生态领域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视域下,自然生态环境逐渐呈现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发展态势,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体系的建设。而基于生态文明的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实践的哲学思维,能够有利于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协同建设的目的。本文结合基于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探析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探析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但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强化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不和谐。然而,追求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这一追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生态思想,为我们今天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3—4日,第四届"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和美国近1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路径和策略,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中国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本专题选取在此次会议上作主题发言的、有代表性的3位美国学者的文章,经作者授权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关于人的研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对于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认识和实践角度。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不能忽视的,其能动性和意识性的发挥对于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高度指导性和实践性。因而,我们应从人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已召开4届"国际马克思大会";马克思主义在欧美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目前主要集中在思想和学术领域;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纷纷反思以往的历史经验,重新认识市场、所有制、阶级、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问题;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认为,在社会主义如何创新等问题上,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以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论证了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的统一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理解人和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和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必须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域下考察先秦儒家与马克思思想体系,比较分析两者的特点,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先秦儒家与马克思均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前者基于我国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侧重于人对自然的顺应,道德色彩浓厚;后者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侧重于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先秦儒家“天人合一”“中和”“尚俭节用”等思想与马克思视“人与自然之关系”为“人与人之关系”的思想,均被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所继承。此外,这两种生态思想还蕴含丰富的美学、伦理学内容,这或可为我们进一步沟通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于当下的生态环境危机,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构想,并把它作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布局。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为当代中国如何改变当前的生态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寻求环境保护新道路,重新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实现永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是:树立和强化崭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用制度建设成果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维护海洋自然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和内在矛盾,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的论断,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进行.在此基础上,他们把实现"环境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把"以人为本"和建立动物多样性伦理作为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也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这些理念和构想为实现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提供环境保障,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要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理论指导的关键环节上,认为在于能否真正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处理好人对自然、社会和科学实验的三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前缀绝不是一种无意义的、可有可无的修饰,而恰恰体现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意识形态指向,是我们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的重要表现。从比较的视角进行分析,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意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环境状况比较中,认识资本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矛盾修辞;在生态文明不同建设理路的比较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比较中,既要坚持自然资源公有制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又要保持国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20.
生态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的理论旨趣不在于批判技术本身,而在于批判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运用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因为技术服从于利润目的,而对利润的疯狂追求必然加剧对自然的剥削,造成人与自然的分裂,最终导致当今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