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东北亚地区是关系中国核心安全利益的最重要地区之一,东北亚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的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战略选择,对实现中国的全面发展和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东北亚的安全战略选择应以和平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建立区域安全合作机制,确保地区安全与稳定为基本目标。这一战略要求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稳定周边安全环境;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稳定朝鲜半岛局势;提倡新安全观,探索建立新的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是历史和现实矛盾相纠结的重要地区之一。无论是中国崛起,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日美同盟、韩美同盟的存在,朝核问题的反复,还是当今的一些突发性事件等都给东北亚安全合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为此,中国必须进行身份建构,在东北亚安全合作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并通过积极的互动实践促进朝核问题的顺利解决,增强东北亚各国对中国的认同,为东北亚安全合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从两个方面(角色身份、集体身份)对中国在东北亚安全合作中的身份进行建构,以促进中国在东北亚安全合作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安全结构最复杂,国家关系最多变的地区,是众多国家战略利益交汇处,由于政治及文化等差异性,加之各国间复杂的领土纠纷及大国干涉,区域合作陷入僵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区形势,中国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亲善、真诚、互惠、包容的心态处理国际关系,尤其是以此做依托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以期改善东北亚互相猜忌与防范的地区现状。中国希望以此新理念为框架使世界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并形成共同认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因素对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朝核危机的当事国以及六方会谈的与会国,美国的参与将使东北亚地区安全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对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有很多制约,也有很多积极作用。在东北亚安全机制建构的路径选择中,既要尊重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历史存在与合理利益,也要坚决维护本地区与中国自身的安全利益,使地区利益、中国利益与美国利益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亚美日不断加强其军事同盟关系,使该地区的紧张关系有增无减,美日军事同盟的存在与发展是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遏制中国。这必将对该地区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美日俄等国所持有的东北亚国际秩序观及所致的安全困境严重地制约了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任何国家都很难单独发挥对区域产生巨大影响的政治动员力。制约区域经济合作的安全困境不能通过军事手段本身来解决。这为中国进一步对朝鲜施加影响力,并将中国的经济实力转化为经济动员力,通过突出以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载体的大规模经济活动,使区域安全问题自然退居次位,藉此整合东北亚国际政治结构,提供了可为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走向大国的中国需要重视作为重点发展的东北亚地区的崛起,这种崛起不仅仅在于东北亚的中、俄、日、韩、朝及蒙等六国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实现持续发展中达致和平与稳定,因而教育的转型和崛起十分重要。在此,借鉴国际及珠三角教育合作经验,探讨全球化时代东北亚教育崛起的战略思路,建立区域教育合作发展机制,构建中国教育高地,推进地区繁荣与稳定,形成中国走向大国需要的重要区域环境和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8.
日本与朝鲜间关系的发展不仅是两国出于各自利益的主观意愿,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朝鲜半岛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在历史上成为各大国互相争夺的焦点,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工具。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更加重视朝鲜半岛在美国东北亚地区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美国以朝核问题为切入点,制造地区紧张气氛以维持和加强日韩对美国的军事、安全需要,同时将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纳入自己的地区战略和掌控之中,以维持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遏制中国。可以说,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也因而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宣善文 《华章》2008,(19):44-45
冷战期间,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势均力敌,东北亚地区保持了相对稳定.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凸显.东北亚国家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关系相互交错,能否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新多边安全机制,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宣善文 《华章》2008,(20):44-45
冷战期间,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势均力敌,东北亚地区保持了相对稳定.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凸显.东北亚国家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关系相互交错,能否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新多边安全机制,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1.
肖晞 《教学与研究》2007,27(9):64-69
本文就有关东北亚安全合作前途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第一是考察了作为东北亚安全合作背景的亚洲的未来秩序,也就是冷战后的亚洲是冲突还是合作的问题;第二分析了我们是否有必要在东北亚构建安全合作机制,集中在是要东亚合作还是东北亚合作的问题;第三就未来东北亚合作的可能的路径选择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了未来路径选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朝核危机是当前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实质是朝鲜半岛冷战对抗的延续,类似于政治现实主义所说的"安全困境"。要解决朝核危机,就必须坚持六方会谈的机制,并以此为平台,使相关各方彻底摈弃冷战思维,树立合作安全的新观念,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地区各国意识形态不同、制度模式各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其中的安全问题更是影响着国际社会的稳定。本文从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对当前东北亚安全问题进行梳理,从国际关系理论即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的角度对造成目前区域安全问题的原因予以剖析,最终以建构主义“身份——利益”观对于中国国家身份与国家利益建构提出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构建有效的地区安全机制、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是各相关国家的共同诉求。在合作安全理念下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具有需求性、可能性,是能够实现各国安全利益共赢的选择,但这也会面临不少阻力和障碍。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日益呈现出一超三强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复杂的政治、安全结构制约下,美、日、中、俄以地缘政治为视角,纷纷采取均势战略,以寻求在东北亚地区的权力优势。它们的均势战略博弈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产生,也影响了安全困境的解决。但软实力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使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成为理解国际关系变化和外交政策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如果区域内各个国家都能重视软实力战略,那么各国就能逐渐由"零和博弈"向"竞和博弈"转变。因此,软实力理论成为了缓解甚至化解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经历了数次危机与缓和,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机制。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实质是美国东北亚联盟(美韩和美日两个双边联盟)导致的"联盟引导型安全困境"。在这种安全困境中,美国和其盟国既不能冒着破坏联盟的危险和朝鲜进行双边谈判以缓和关系或签订和平协议,又不能过度激怒朝鲜,使自己陷入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因此,保持中间路线——非战非和的现状是美国东北亚联盟的唯一的选择。只有打破目前美国东北亚联盟关系或者改变东北亚的安全格局才能实现东北亚安全。  相似文献   

17.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关系的核心问题。其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它与大国,尤其是中国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中国在实施南亚战略过程中给予该问题以密切关注。以历史分析法阐释历史时期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政策演化,阐述了中国在实施南亚战略过程中如何对该问题进行考量,并对中国的克什米尔政策给予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8.
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对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与世界其它地区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相对缓慢。本文从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视角,分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认为资源开发合作、工业及加工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科技合作将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