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章以苏俄时期(1917-1924年)的中亚为背景,论述了英国的中亚推行干涉政策的经过,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粉碎了它们的干涉和叛乱,英国企图控制中亚,绞杀苏俄革命的计划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
对于十月革命后,苏维俄国与新疆的相互关系问题,在我国史学界既是一个薄弱环节,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与苏联中亚地区毗邻。自近代起,俄国与新疆就有着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但由于当时沙俄政府实行侵略扩张、掠夺、奴役弱小民族的对外政策,这种关系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在相互尊重主权、承认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和平外交政策,使苏中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为苏俄与新疆建立和发展平等的关系铺平了道路。在此需要提出的是,作为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什么在政权建立后不久,急于要同新疆建立联系?而作为当时代表新疆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杨增新又为何愿同社会主义的俄国保持一定的关系?双方的关系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阐明这一时期的历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晚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晶。列宁从当时苏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把苏俄的经济建设转上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轨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贵探索,新经济政策对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联俄政策的形成,不单纯是苏俄帮助孙中山和孙中山单方面转变的结果,而是双方互动、共同努力的结果。苏俄对内、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孙中山确立联俄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苏俄对内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对华方面采取灵活务实的方针,转变对吴佩孚、张作霖的态度等政策调整,对孙中山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孙中山对外政策的转变和联俄政策确立。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疆向西开放的内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新形势下,新疆应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构筑向西开放新格局,充分认识新疆是中国深化与中亚经贸合作的战略地区,积极推进和参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新疆与中亚经贸合作,利用中央扩大内需政策以及对新疆的大力支持,以产业结构调整来提升新疆与中亚经贸合作水平,重点加快新疆对中亚国家实体经济的投资尤其是能源和资源合作开发.  相似文献   

6.
沙俄从18世纪初开始,自北向南侵略中亚,先后完成了对哈萨克草原、中亚三大汗国、土库曼地区的占领,其"南下政策"的推进,对清代新疆政治格局的分布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之后,清代新疆政治中心逐渐从伊犁转移到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7.
国发[2007]32号文件中提出以新疆为基点,面向中亚国家的扩大对外开放战略,这就要求新疆高校的中亚研究机构要以科研合作和教育交流为两翼,与中亚国家、俄罗斯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社会合作活动,这对培养新疆和西北地区的中亚研究力量、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社会联系起着重大作用。新疆高校中亚研究机构站在我国向西开放的最前沿,必须大胆走出新疆、走进中亚国家、走进俄罗斯,积极开展面向中亚国家的各种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中亚各国国情国力和市场潜力的调查研究,注意观察,掌握新动向、新变化,不断提高新疆高校中亚研究机构的社会作用,丰富中亚研究内容,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更为实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苏俄面临战争、战时共产主义和经济破坏带来的危险,还面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资本主义因素增长而形成的危险。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面临脱离群众、腐败、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能力不足的危险,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9.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疆,曾是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我国同中亚和欧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商业贸易一直在其经济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盛世才主政时期,在六大政策的指导下,改善了与苏联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商业贸易的措施,使新疆的商业贸易获得了发展。商业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与苏联贸易的发展,对新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俄、共产国际和孙中山的新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实行扶助农工的政策,为推进中国大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成为他一生光辉的顶点。他晚年能采行这些新抉择,除本人不断追求进步等主观因素外,苏俄、共产国际的国际主义援助起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从全局出发,利用科学理念、共生理论和包容思想制定好原中央苏区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并且把这项系统工程切实落到实处和覆盖整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制定财税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国家振兴原中央苏区的战略定位出发,从绿色生态、民生质量和产业转型升级三大方面充分考虑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彻底改变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滞后的面貌,实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时期,为了推动苏维埃运动的发展和巩固革命政权,中国共产党从赣南、闽西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土匪和会道门分别采取了教育、争取、打击和消灭的政策,成功地解决了这两大社会问题,为赣南、闽西乃至整个中国苏维埃运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战时环境下,出于服务战时需要、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发展苏区经济、为人民谋福利的目的,作为领导者的苏维埃政府对私营商业采取"鼓励—限制"并用的政策,作为追随者的私营商业者做出了"服从—抗拒"的应对方式。双方通过博弈各自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目标:苏维埃政府为战争准备了充足资金,促进了中央苏区生产力的发展;私营商业者在既有约束条件下,获得一些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我国相对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地区,今年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其振兴发展。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的关键。现阶段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面临着人才待遇低,事业发展平台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人才特别是与苏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优秀企业家、高端产业技术研发人才与高级技工及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等人才非常缺乏。政府应该在充分把握已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战略特别是产业发展战略,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人才的作用,加强原中央苏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赣南等原中央中央苏区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央苏区时期,黄陂作为中共宁都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地,在前三次反“围剿”战争中,分别成为反“围剿”战争的大本营、指挥部、主战场。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在此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发布大量的命令、通令,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黄陂是前三次反“围剿”战争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后,面对中共临时中央推行"左"的"进攻路线",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在领导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实践中所作出的军事决策,都力求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从而能够指导苏区军民夺取对敌斗争的胜利,也呈现出周恩来军事决策的基本特点。这些基本的特点主要包括:坚持军事决策的实践标准;贯彻军事决策的全程指导原则;确保军事决策机制的有效性;作战决策着眼于贯彻既定的作战方针;紧急时刻果断独立地作出战场决策;等等。深刻认识和把握周恩来军事决策的基本特点,对于全面研究周恩来的军事理论与实践、深入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美琴 《成人教育》2009,29(12):13-14
中央苏区时期,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扫盲教育成绩显著,并创造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是中央苏区扫盲教育成功的前提;正确的教育方针,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央苏区扫盲教育成功的保障;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是中央苏区扫盲教育成功的关键;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是中央苏区扫盲教育成功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态中,中央苏区精神与苏区精神是种属关系。中央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的核心内容,它在层次上与其他苏区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平等的。在苏区精神的研究中,尤其要深入开展中央苏区精神的研究,以尽快改变中央苏区精神研究与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不相称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合作解决社会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重要目标。中央苏区在发展合作运动的过程中,建立了消费、粮食、生产、信用、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在诸多类型的合作社中,苏区政府优先选择了消费合作社,并作为合作运动的主体。尽管消费合作社是苏区民众最需要的,在发展消费合作社时,民众起初并不积极;随着苏区政府强力推进和消费合作社给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民众的态度逐渐变得积极,形成了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发展的高潮。中央苏区的合作运动不是民众的自发运动,而是苏区政府主导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中央苏区时期从临时中央政府到省苏维埃政府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工农教师,改造利用旧知识分子与重视师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体现。该时期的师资队伍建设既是苏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其获得发展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