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梅芳 《学周刊C版》2014,(10):127-127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如何让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脱颖而出,是我们教育的任务之一。在实施计划生育的今天,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容易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因材施教,进行"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无疑是克服学生身上弱点的三大良方。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如何让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脱颖而出,是我们教育的任务之一。在实施计划生育的今天,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容易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因材施教,进行"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无疑是克服学生身上弱点的三大良方。  相似文献   

3.
“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理念上讲值得肯定,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矛盾。文章认为,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制度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是大学本科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同时为培养多样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还应围绕专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 ,学校领导者要在加强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 ,多注意研究具体的管理中的隐性管理手段 ,以期拓展教育空间 ,提升教育品质。本文强调 ,学校管理中要广泛重视“真”“情”“实”“感” ,用好权力和非权力影响 ,以指导教育科研、课程改革、环境建设 ,真正做到管理人性化、决策科学化 ,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改革必须以“理念”更新为前提。然而教育理念的更新一则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二则因着传统文化的束缚,显得沉重而艰难。诸多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常常令我们置身其中浑然不觉而又难以摆脱,或许与我们对“教”与“育”这两个字的内涵认识偏颇不无关系。在中国,最早把“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者,三乐也。”词典上说,“教”的含义是“传授”,“上所施下所效也”;“育”的含义是“培植”,“养于使作善也”。可见“教”与“育”这两个字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大概是受韩愈《师说》对教师职业的定位(“师者,传道授…  相似文献   

6.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现在就自己多年班主任的经验,浅析一下自己对严、爱、恒的理解。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持之以恒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7.
孩子们学科学就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干预下。以教材为蓝本,在40分钟内跨越科学的进程,在经历中接受前人科学成果的同时,学到探索科学的本领。而经历式的“搞科学”教学活动全凭我们组织孩子们有效的“想”与“做”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木子 《家教指南》2004,(1):14-15
背景:中国传统家教“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根深蒂固,今天当赏识教育、终身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总有不少家长抱怨: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近来,在城市热门话题“丁丁案”中,丁丁妈妈与“继父”在使丁丁身心严重受创之后,居然还直言不讳:“我们打她是因为爱她”!于是又引起了人们对家长管教时该不该打孩子的关注。现实:全国半数以上孩子在家挨打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发展研究所在北京、上海、山东、湖北等十省市所进行的“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随机抽样调查表明,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采取打或骂方式的大有人在。在被调…  相似文献   

9.
"教育有法"是指教育本身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可以利用,"教育无定法"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可以套用。一种方法好不好,重点看你用的是不是地方,再好的教育方法,如果用的不是地方,也不一定灵验。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不同教育方法,能把教育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如果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总会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方法。"大事化小""小题大做",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运用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行教育在“度”的方面有一个“过渡”、“失度”的问题,在“量”的方面有一个“过量”、“超量”的问题,在“衡”的方面有一个“均衡”、“失衡”、“权衡”的问题。凡此种种,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1.
徐曼曼 《教育》2012,(17):22-23
开放大学要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致力于开放教育,在过去"有教无类"的基础上实行"因材施教",实现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并重,在学习型社会中培养许许多多作为"人"的人,真正实现由"教育选择人"过渡到"人选择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奥数教育等各类正规课堂教学之外的“附加教育”之所以大行其道,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分配不公平所致。在这一困局没有解决之前,家长应该澄清并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领悟教育的本质,慎重选择各类“附加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教育平等、教育均衡有着某种关联和意义的相近表达,但人们在混用中模糊了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正体现的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规范等在价值取向上的正义性及个体发展的公正性,教育平等反映的是教育活动中主体间关系的客观事实和实然状态,教育均衡是在平等原则支配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教育公平则包含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成分,是一个反映相对性、主观性、规范性的范畴,反映人们在教育领域中的现实状态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香港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在教育研究的诸多方面,它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兼容华人世界的共性.透过对中国香港过往30年间数学教育研究成果的系统阐述,从学习、教学法、课程、评估、教师教育等研究领域做出回顾与分析.从分析可见,中国香港数学教育研究已初具规模,在国际学术界亦受到一定的认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学术氛围的改变等.这些不仅是中国香港教育研究经验的总结,也能对当前中国内地数学教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闻提示: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信息显示,网络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此,公安部、文化部,一直在对网络进行整治。虽然“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提示牌悬挂在显眼位置,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网吧仍然给未成年人上网大开方便之门。当前,网络有如“罂粟”,正向青少年散发羞致命的迷香。严酷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误”与“悟”:从“奥数教育”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奥数教育等各类正规课堂教学之外的附加教育之所以大行其道,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分配不公平所致。在这一困局没有解决之前,家长应该澄清并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领悟教育的本质,慎重选择各类附加教育。  相似文献   

17.
王德明 《中国教师》2014,(13):62-64
<正>"仁"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不可偏离"仁",坚持以人为本还需以"仁"为本。学生轻生是当代教育的一个最令人心痛的话题。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一组组骇人听闻的数据都在警示我们:"人本"教育杜绝用生命来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还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幸福的情感。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仁本"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轻松、享受到快乐、品尝到成功、体会到关爱。孟子云:  相似文献   

18.
陈霞 《教书育人》2010,(7):67-67
在百度里输入了“投资”与“见效”两个词语,原本是想从网络里,找到一些类似的言论以证实我的想法,无奈“知音”甚少,但并不是一无所获。浏览些许网页,与“见效”有关的内容几乎与“投资”并存。看来无论做什么,即使是教育,想要见效就必须“投资”。  相似文献   

19.
近日,拜读了《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刊发的冯王月、汪文的一篇文章《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文中指出,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从普遍意义上讲,教育是一个在多视角的理论指导下,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与方式而实现育人目标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要完成“育人大厦”的构建,需要有多种科学的施工手段,其中“赏识”和“惩罚”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赏识教育与惩…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师》2011,(9):12-14
<正>驻鄂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建议仿照‘经济特区’的做法,在全国选择若干个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区域,由中央确定为国家教育特区,赋予一系列权力和优惠政策,允许这些区域在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中先行先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