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滨简介     
2006年对于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来说是辉煌的一年,他率领弟子们为世界呈现了一幕幕近乎完美的绝世佳作:申雪/赵宏博以高于200分的成绩获得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庞清/佟健在加拿大获得世锦赛金牌;张丹/张昊获得第20届冬奥会银牌。姚滨再次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荣获2006年CCTV中国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员”大奖。1970年,13岁的姚滨进入哈尔滨市花样滑冰队,开始了他花样滑冰运动的专业之旅。作为运动员的姚滨,少年时,3次获全国少年男子甲组冠军;青年时,蝉连5届全国双人滑冠军,参加过世锦赛和冬奥会,并为我国赢得首枚国…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五星红旗升起──记花样滑冰高级教练姚滨纪峻峰说起咱们国家花样滑冰双人滑,不能不首先想到姚滨。这是因为双人滑的5良多“中国之最”都是他创造的。他是中国最早参加国际比赛的双人滑运动员,那是在1980年,他参加了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他在中...  相似文献   

3.
《冰雪运动》2006,(6):F0003-F0003
2006年对于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来说是辉煌的一年,他率领弟子们为世界呈现了一幕幕近乎完美的绝世佳作:申雪/赵宏博以高于200分的成绩获得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庞清/佟健在加拿大获得世锦赛金牌:张丹/张吴获得第20届冬奥会银牌。姚滨再次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最早带我进入象棋王国的是我的父亲宋宝石,他在市锅炉厂工作,虽然只是个业余棋手,但对象棋的迷恋却是如痴如醉。他常常抱着襁褓中的我与人酣战,以致于我的尿顺着他的腿流到棋盘上,才慌忙起身。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五六岁时就能与大人平下了。1980年市业余体校棋队招生,当时我只有九岁,便毫不费力地击败了所有报名的伙伴,被崔庆祥教练相中。白天,崔教练与我对弈,晚上,父亲带着我背棋谱,研究棋局,做笔记。在本溪体校学棋的这段时间里,李君和陈绍明老师也给予我莫大的帮助。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1984年,我终于走向了…  相似文献   

5.
我有一个梦     
张冬梅 《新体育》2006,(1):14-17
2005年7月31日, 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率领弟子们飞赴云南, 为6个月后的第20届都灵奥运会做最后一次高原训练。然而,仅仅六天之后,惨剧发生了, 在做一个跳跃动作时, 冲金最有希望的大弟子赵宏博左脚跟腱断裂……赵宏博不听话,偷偷上冰了在受伤三个月后的一天夜里,赵宏博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在洁白的冰场上, 合着《蝴蝶夫人》那优美的旋律,自由地旋转着、飞舞着,小雪向他飘来,他有力地把小雪托举过头顶,抛向半空,旋转,旋转,旋转,小雪妙曼的身姿像一只翩跹的蝴蝶,轻轻地落在冰面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时的赵宏博想上冰,都要想疯了。冷冰冰的现实却是:自从2005年8月 5日左脚跟腱断裂后,这三个月来他再也没有上过冰,可怜的申雪则像一只孤雁, 一个人跟着单人组,一遍遍模拟两人合练  相似文献   

6.
我的运动生涯中,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蔡振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塑造了我。还有一个人是我的主管教练尹霄,他从1988年进青年队一直到1999年,他对我和刘国梁就像父亲一样。再一个就是我的父亲孔祥智,他和母亲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我的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打球时进过省队,但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不得不停止了运动生涯。我小时候看他陪队员打球,推挡还行,正手差一点儿。很多运动员的父亲都打过球.像邓亚萍、刘国梁,或者像王楠的爸爸那样特别喜欢乒乓球。我想,父辈们在年轻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封面人物     
《冰雪运动》2011,33(2):99-F0002
庞清/佟健,我国优秀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组合,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亚军。庞清、佟健于1993年开始搭档从事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与申雪/赵宏博、张丹/张吴一起师从我国花样滑冰功勋教练姚滨,有“老二”之爱称。1997年,在姚滨的争取下,  相似文献   

8.
父亲和体育     
转眼间,慈爱的父亲魂归青山已经五周年了。五年来,我几次想动笔写点关于父亲的文字,却总也集中不了思绪,父亲一生淡泊名利,自认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他在九泉之下会赞同我写吗?因此,我迟迟未落笔。不久前,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博士对我说:“为了充实中国近代体育史的资料,你应该写一篇关于你父亲与体育锻炼的文章。”这话提醒了我,我确实答应过要写这样一篇文章的。大约是1997年的春天,杭州的一些体育爱好者到南山公墓祭扫父亲墓后,曾打电话给我,问:“为什么柴焕锦先生墓碑碑文上没有写上他的体育成就?”我回答说:家…  相似文献   

9.
他是魔兽历史上最知名的王子他曾是白银之手骑士团一名出色的圣骑士,但最终在命运的安排下走向堕落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老师和任何阻止他的人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邪恶的存在他拥有灭世的力量和被诅咒的神剑霜之哀伤但是,再强大的力量也没能阻止圣光的复苏在世人的觉醒和复仇的怒火中他最终被这样如同汪洋大海的圣光所吞噬已经成为灵魂的父亲握着他的手看着战败后的王子闭上眼睛就像小时候那样疼爱的看着他我的孩子,一切都结束了  相似文献   

10.
我儿时印象最深的是第39届世乒赛.因为那是我父亲亲身经历的一次世界大赛,新德里的美丽风光和紧张精彩的比赛从父亲的口中讲出来是那么的令人心往神迷。十几年过去了.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种种选择.从专业队退役.进入大学读书.留校工作.然后结婚出国.但我始终没有离开乒乓球。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父亲马镇岱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武术家。他于2001年7月11日与世长辞了。我悲痛万分。他的去世使我失去了一位慈父,武术界失去了一位值得敬重的前辈。他老人家虽然没能看到我国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但却感受到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武术事业将踏进奥运的脚步声。就在他去世的第三天,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您的希望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我和父亲     
父亲从年轻开始长期患病,身上共7处刀口,在死亡线上挣扎了三四回。10年前,我为他购置了最简单的钓具。此后的8年当中,他走遍县城各钓区,不断总结经验,改进钓法,寻找钓点,把我这个带他入门的师傅也甩到后头去了。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季节,他的钓绩与同伴相比,总是数一数二。1987年的农历正月初五,一家人欢欢喜喜过新年,却找不着父亲。一看钓具不见了,是钓鱼去了。果然,下午时分,父亲骑车回来,带来2千克多的小,不顾母亲的唠叨,直叫过瘾,说:“幸福港里鱼真多!”于是,我们父子相约次日同往。那是个大晴天,最高温度8℃。…  相似文献   

13.
<正>诠释父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父亲不善表达,他喜欢用行动来表达父亲角色的存在。我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他酷爱体育运动,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把我领上体育运动之路,以至于后来我进入学校田径队、参加各级运动比赛、考入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做体育教师都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东北地区的冬季很冷,天亮得也特别晚,外面世界一片漆黑,没有半点黎明的气息。才上一年级的我赖床不肯早起,父亲晨练回来常常把冰凉的手伸进我的  相似文献   

14.
父亲张志坚,1926年11月7日出生在陕西凤翔县.他自幼聪慧好学,由于品学兼优,1951年被祖国送往前苏联基辅大学学习机械专业,周总理亲自到机场送别这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留学生.5年的留学生涯,为父亲积淀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热血献祖国的豪迈激情.回国后父亲放弃留在北京,在西安847厂从事国防事业.1963年,按照中央的指示,父亲作为精兵强将,调入到我国从事"两弹一星"的事业的行列中.那时的我出生不久,对父亲的工作业绩了解不多,但知道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获得了许多人的赞赏和仰慕.  相似文献   

15.
因为父亲在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工作的缘故,我从小就兴趣爱好广泛,与其他小伙伴比起来,参加了更多的课外兴趣班。三年级时,我在父亲的推荐下进入了少年宫的航空模型兴趣班,首次触电航模。可是一进课堂,我便发现同学几乎都是男生。大人们的话里,总透露出一种航空模型是男孩子的专利,像我这样外表文静的女孩子,应该学习唱歌和舞蹈的意思。起初我接受了这种观点,对上航模课兴趣不大。可没想到,反转来得非常快。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好是坏,今年对于维伦纽夫来说都是值得庆祝的一年。自从他的父亲吉列斯·维伦纽夫于 1982年 5月 8日在伊莫拉赛道上撞车身亡之后,转眼已过去了20年,而今年正是他父亲逝世20周年的纪念日;与此同时,今年的6月也是维伦纽夫在日本首次夺得F3冠军10周年的胜利日。更为重要的是自从经历了1997年那场惊心动魄、匠心独具的比赛之后,杰雷兹已成为让他难以忘怀的赛道。这里是维伦纽夫夺得世界冠军的起点,也是终点,而这距那次的辉煌也已过去了5年。  相似文献   

17.
李芳  Sean  王江 《新体育》2003,(3):2-4
关于邵佳一名字的由来有个广为传颂的版本——" 妇产科的护士弄错了他的生日,多加了一天;父母的独生子女计划落空,三口之家多添了一口。父亲觉得不叫“加一”简直不顺应天意,于是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邵佳一一直以“加一”自豪,他坚信世界上因为多了一个他,会多出好多精彩。" 2002年是世界杯年,邵佳一遭受了没有预料到的尴尬。当他最终留在出战世界杯的名单中时,被很多人看成意外的“加一”。" “当时感觉挺委屈。‘边缘国脚’的定论我能接受,可是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落选。而且看那些报纸上预测的落选概率,不管怎么估计都有…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他没有身着一身黑色的运动服,如果上面没印着“CHINA”,只是聆听他的言谈。你很难会将他与体育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到他就是盐湖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铜牌得主申雪/赵宏博的教练姚滨。在我们采访他的过程之中。他谈得最多的既不是体育,也不是滑冰。而是哲学、文化、艺术、音乐和摄影。交谈之中,随时流露出来的都是艺术细胞。  相似文献   

19.
他曾经扫清了道路上无数艰难险阻 ,他的名字与中国体育和世界排球历史上无数的“第一”相联系———这就是中国的马启伟先生———任何一个懂得排球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他。在新千年前夕 ,马启伟先生迎来了他的80寿诞。作为一名教育家和体育活动家 ,他的人生经历就象一本充满传奇色彩而令人久久回味的小说。也许人们并不了解他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1984年 ,马启伟先生出任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主席。十五年来 ,他实际上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则 ,包括每球得分制———排球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变革。马启伟出生于商业世家 ,他的父亲马约翰…  相似文献   

20.
胡桃 《中华武术》2001,(5):52-53
信是这样写的:……由于受到我的牵连,父亲不得不陪着我这个不孝子回到老家。有一段时间局势稳定了许多,政策上也稍有缓和,我们又回到了烟台,可刚回来没几天,时局又紧张起来。我们又被遣返回莱阳。父亲毕竟年事已高,怎么禁得起这样的折腾呢?再加上他的肠胃一直就不太好,医生诊断为肠梗阻,说得开刀。可没想到,在莱阳医院开刀一看,是肠癌,这里的医生没敢动,又原样给缝上了。我曾经多次想给你写信,可父亲一直不让,他说你在外边也不容易.不想让你担心。这回我也是偷偷地给你写信,父亲不知道。我想,他老人家快不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