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契约—诚信"教育与"平等—民主"教育、"尊重个人—社会合作"教育一起,共同构成新时期新道德教育的基础。实施"诚信"教育应遵循下列原则: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和手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注重成人行为的示范性:让孩子直面真实性的道德冲突。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国社会需要诚信,在中国的传统化中,诚信也是道德的最理想要求。在新时期必须树立诚信理念,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从制度上保障诚信行为;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从制度和法律上约束和惩罚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充盈着“诚”与“信”的闪光思想,这些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在于:诚信立人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内诚而外信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当然路径选择;诚信践行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信”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我们今天的道德体系仍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诚信”教育,弘扬孔子“信”的伦理思想的精髓,使其从小在孩子的心田和行为中扎根.  相似文献   

5.
大学德育与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高校德育工作,应重视对大学生诚信品德养成的关注和研究,并在其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对大学诚信品德的培养应坚持正面教育,大力倡导“诚信为本”;应构建大学生信用机制,从制度上落实讲“诚信”;同时,应创建优良的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6.
诚信体系的构建是打造诚信社会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金华教育系统构建的校园诚信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创“诚信行为规范”.实践“诚信校园的建设是校长、教师及学生的共同任务”的科学观点;采取“行为习惯化”策略,实现了“过程的诚信”;注意了对主体的尊重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等。在进一步深化建设时更注意加强主体认同、营造“诚信荣,失信耻”氛围、澄清认识、加强实践与研究、关注明日的社会诚信体系等问题。“诚信教育”正在悄悄地重构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之间的关系,而在“诚信”这一概念背后支撑着金华教育一步步走向深入的.是金华市教育局为提高每一所擘校的办学盾量所作的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明礼诚信”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结晶和提升,是现代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要使明礼诚信为人们自觉的道德实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公民道德、特别是明礼诚信的教育;必须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另外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8.
贾宪章 《中国德育》2006,1(8):93-93
时下,“许诺”在教育中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课堂上老师常常会说“这个问题我们在课下解决……”;家长也经常告诉孩子“只要你这次考好了,我会答应你……”;活动前老师经常宣布“如果这次活动中谁不遵守纪律,下次我们就不再……”。学校教育是以天真无邪的孩子为对象的,教育者的诚信对于学生的素质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明明都知道许诺必须践诺,但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许诺却越来越显得轻描淡写、随心所欲,使“许诺”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虚诺”。如此的“许诺之轻”,让教育又如何承受?  相似文献   

9.
诚信纳税是征纳双方共同的主题,然而人们普遍误认为“诚信纳税”就是“老老实实缴税”,对“诚信纳税”的误解有:诚信纳税是纳税人出于道德意识而对国家所作的贡献:“诚信纳税,利国利民”而可能不利于自己;诚信纳税只与纳税人有关而与征税人无关。其实,诚信纳税是:征纳双方的义务;诚信纳税是需要征纳双方共同努力;诚信纳税,利已利国:诚信纳税是纳税人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工作,深深地感到,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误,就是我们的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偏偏用主观意志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事倍功半,致使孩子对家庭教育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行为上往往与家长的教育反其道而行之。究其根源,是家长们没有真正弄清家庭教育的任务究竟是“成长”的教育,还是“成才”的教育。笔者有机会在全国各地做家庭教育报告,并接触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几十万人。通过面对面交流、对话、谈心、聊天以及书信交往、电话沟通等形式,对“成长”与“成才”教育进行了充分调研。  相似文献   

11.
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脉搏;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与时代发展特点的德育目标体系;调整不适应的部分德育内容,及时增加富有时代特征、与新形势下的任务、国民关注的焦点相吻合的新内容;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科德育的新渠道,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促成学生主体观念的生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德育的本质是精神性。当前俄罗斯德育正面临人文危机。在多元社会意识条件下,德育应该成为国家发展的总的社会进程中的以及俄罗斯人民生活中的一个环节;德育应该通过生活建构的途径,使儿童在文化历史空间中体验生活;德育应该成为人文实践和释义学体验活动。《德育的反危机纲领》的制定和实施将促进俄罗斯现代德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关于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受教育学会做人。德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以行为为主,行为与认识统一;二是以身教为主,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要使德育落到实处,教育者要自觉地倡导主体论,反对客体论;倡导内化论,反对灌输论;倡导独立论,反对顺从论。同时,教育者要学会运用练习、锻炼、自省、慎独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教师,教师师德的影响是深远悠长的,因此,加强在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迫切的、重要的。进行师德教育的手段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多渠道灌输、管理教育、示范教育、自我教育、环境熏陶等。我们就应当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贯穿新的教育内容,培养在校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增强他们的师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和师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家庭教育的缺席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现实途径在于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冲突,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中出现了诚信危机,为此青少年德育工作应该特别重视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focuses on coherence and consistency as elements of moral integrity, arguing that several kinds of—mostly second‐order—virtues contribute to establishing coherence and consistency in a person's judgements and behaviour. The virtues relevant for integrity always accompany other, substantive virtues, and their associated values, principles and rules. In moral education we teach children all kinds of substantive virtues with integrity as our goal. Nevertheless, many adults do not attain moral integrity, although they are clearly not immoral. What precisely are they lacking? Education for moral integrity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motivational self‐sufficiency, furthering critical and imaginative thinking and promoting moral unity.  相似文献   

18.
19.
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设立体化的德育网络环境,促使家庭、社区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良好发展.具体来说,幼儿园应重视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与丰富、互动的物质环境,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德育环境的创设,注重将各领域活动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同时加强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关注本土文化的熏陶,善于通过特殊节日与重大活动渗透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