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魏时期飞天艺术审美风格的嬗变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审美范式形成的典型代表和关键阶段。以北魏时期飞天艺术形象的形成和发展为切入点,探讨飞天形象的传播进程和特点,从造型、服饰、色彩、构图形式等方面全面阐述北魏时期飞天艺术风格的审美意涵,有利于更深入地探究飞天艺术风格在北魏早期和中晚期审美范式的变迁过程。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多源文化的互渗与交融,时代精神的塑造与追求合力推动了北魏飞天艺术风格的审美中心转移和时空上的双重性演变。  相似文献   

2.
佛教造像从石窟造像到壁画再到卷轴画的发展,是佛教艺术从不可移动造像向可移动造像的转变过程,佛教造像中心也从西北往东、往南移动。佛教绘画到宋代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为重大的一项就是水陆画的出现。水陆画出现的先决条件,是佛教汉化的完成和对外传播的需要。在宋代,佛教造像完成了其历时数百年的汉化进程,并积极向外传播。水陆法会的兴盛促进了水陆画的产生,而且需求量大增。水陆画首先是出现在宫廷大型法会上,后来逐渐向民间扩散,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仪轨。南宋时期,随着举办水陆法会的增多,水陆画的生产渐趋商业化,并形成了自己的手工作坊,而且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其中以十王、罗汉的形象最为流行,使宋代佛像的形象和风格直到今天仍在这些地方发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普慧 《中国文化研究》2006,14(4):138-147
弥勒与弥陀信仰是整个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派别,二者均产生于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弥勒及其兜率天净土思想起源得更早一些,可能在原始大乘时期。从语源和语义考察,二者都吸收了上古波斯和印度对太阳、光明之神崇拜的文化原型。佛陀造像兴起之时,弥勒造像亦随之产生,并流行于西北印度、东北波斯、中亚及西域地区;而弥陀造像4世纪前无见于上述地区,4世纪以后却在中土兴盛起来。汉译佛典中专门宣讲弥陀及其西方净土的经典似比专门宣讲弥勒兜率净土的经典成熟得要早,两晋以后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承前启后。而梳妆奁,如同固体的文化,每一个细节都深刻展现了它对秦汉文明,甚至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艺术的吸收继承和发展,并对随后的隋唐时期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梳妆奁不但继承了秦汉以来古朴简洁大方的风格,同时为隋唐时代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从侧面展现了魏晋梳妆奁在历史上的混杂风格和联系古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隋唐歌舞大曲是隋唐时期在汉代相和大曲及魏晋时期清商大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不仅继承了"大曲"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样式,发展了"大曲"这一歌舞体裁复杂、庞大的结构形式,更融入了大量隋唐时期的文化元素和时代特色。将隋唐歌舞大曲中折射出的种种中国传统文化信息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揭示隋唐歌舞大曲在中国音乐舞蹈史中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意义,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石窟始建于公元453年的北魏时期,佛教高僧昙曜来到北魏都城平城(即今大同),刚巧遇到成帝的车队,他的袈裟被马咬住。成帝认为这是“马识善人”,便对昙曜以师待之。昙曜建议在武周山开凿造像,弘扬佛教,此议正合帝之意,于是帝下旨令昙曜开凿石窟。  相似文献   

7.
蓝山 《对外大传播》2002,10(10):56-58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石窟始建于公元453年的北魏时期,佛教高僧昙曜来到北魏都城平城(即今大同),刚巧遇到成帝的车队,他的袈裟被马咬住。成帝认为这是“马识善人”,便对昙曜以师待之。昙曜建议在武周山开凿造像,弘扬佛教,此议正合帝之意,于是帝下旨令昙曜开凿石窟。  相似文献   

8.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石窟始建于公元453年的北魏时期,佛教高僧昙曜来到北魏都城平城(即今大同),刚巧遇到成帝的车队,他的袈裟被马咬住。成帝认为这是“马识善人”,便对昙曜以师待之。昙曜建议在武周山开凿造像,弘扬佛教,此议正合帝之意,于是帝下旨令昙曜开凿石窟。  相似文献   

9.
唐代盛行西方净土信仰,西方净土变亦是敦煌石窟流行的造像题材之一。笔者从文本与图像的结合、图像组合与佛教义理的结合这两个角度入手,解析敦煌唐代西方净土变的功能,认为其具有追福孝亲、观像礼忏、表达佛教"十方三世"时空观三个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论佛教咒愿文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咒愿文是佛教徒为施主诵祷祝祈时宣念的文辞。在传世佛教律典和敦煌文献中,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咒愿文。佛教咒愿文有其产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早期的佛教咒愿文具有浓厚的宗教教化功能,唐末五代的敦煌咒愿文和斋会咒愿,则显示出极其鲜明的世俗功利色彩。佛教咒愿文的演变是佛教传播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它揭示出隋唐以后中国佛教世俗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1.
鸠摩罗什在内地译出《成实论》后,引起了高僧们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在南北朝成为流行的主要学说之一。可是进入隋唐以后很快走向衰落。这种现象引起历代学者的关注,但很少有人深入研究。本文尝试从成实论自身因素、南北朝时期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中国佛教自我发展的需求等四个方面探讨分析成实学派兴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外来佛教向中国佛学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佛教向中国佛学发展刍议傅京生目前有学者认为,佛教融化于魏晋玄学之后,才有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然而,这种说法颇值得商榷。因为隋唐以后,佛教以及中国佛学的宗教义旨并没有改变: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虽然走上了华化之路,但,它一直在寻找独立生存的土壤。此外,...  相似文献   

13.
宋翠红 《职业圈》2008,(21):168-168
记者风格不等同于性格,记者风格要通过一系列作品表现出来,它的形成标志着记者的成熟。它既包括记者的采访风格,也包括记者的写作、报道风格,记者风格要通过诸多因素表现出来。风格是连续的、稳定的外在形象,是内涵的综合性外化,是一个综合素质、修养、品位、兴趣以至于性格的自然状态的流露。  相似文献   

14.
肖卫东 《职业圈》2007,(19):57-58
贯休的罗汉画名“应梦罗汉“,引起形象怪异,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因其特殊的造像也为后期罗汉造像奠定了一个永恒的模式.文章着重从“应梦罗汉“在宗教意识所影响的佛教美术中的重归人性、与古代其他画家笔下的罗汉形象区别下的世俗性,以及“应梦罗汉“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应梦罗汉“所体现出来的对宗教、艺术的超越性,同时论述其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记者风格不等同于性格,记者风格要通过一系列作品表现出来,它的形成标志着记者的成熟.它既包括记者的采访风格,也包括记者的写作、报道风格,记者风格要通过诸多因素表现出来.风格是连续的、稳定的外在形象,是内涵的综合性外化,是一个综合素质、修养、品位、兴趣以至于性格的自然状态的流露.  相似文献   

16.
婺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文化体系,经历了魏晋至隋唐的初兴期、宋元时期的兴盛期、明清至近现代的发展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转型期四个阶段.其中地方特色比较突出的主要有博大雄厚的学术文化、别具一格的手工技艺文化、与时俱进的婺商文化、形式多样的戏曲文化、风格独特的古建筑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晶 《中国文化研究》2006,2(4):125-137
佛性论是佛教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起着尤为突出的作用。从印度佛教时期到进入中土之后,佛性问题不仅在佛教内部,而且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对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的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文学创作及审美情趣,都有深刻的渗。本文对佛性的内涵及其演变作了大概的描述,而着眼点则在于魏晋南北朝几位与佛教关系密切的著名文学家或艺术家,考察其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学观念、命题与佛性论的关系,主要涉及的问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神“的美学思想和佛性的关系、“顿悟”和“神理”的佛性论根基以及“神思”论与佛性思想的因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笛子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古老乐器,有着八千年之久的发展历程,历经了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时代,现在进入了空前发展的辉煌时期。建国初期,笛子已经超越与戏曲、民间音乐相互依存的框框,发展成为一个极富生命力的独立乐种,进入六十七年代,民乐界笛子演奏人才辈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各种风格流派应运而生,真可谓异彩纷呈,繁花似锦。“关于笛子流派的界定与确立”之论题试作粗浅论述,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9.
正本次展览以当代琉璃佛教造像为切入口,共展出佛教造像等琉璃作品91件,分为"宝相庄严""莲华妙手""圣教契经""礼供如仪"四个系列,希望观者能以此为契机,邂逅琉璃工艺之美,感知佛法光明净妙。时间:2021·08·28—2021·10·30地点:杭州净慈寺美术馆The exhibition takes contemporary glazed Buddhist statues as the entry point. Divided into four series, a total of 91 glazed works are on display. It is hoped that visitors can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ncounter the beauty of glazed art and feel the brightness and beauty of Buddhism.  相似文献   

20.
梁刚 《文化学刊》2009,(4):79-82
19世纪浪漫主义繁盛时期,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人共同开辟了不同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练习曲创作的新道路。从作品的整体风格、技术特点、音乐性、调式调性以及演奏角度等方面来比较肖邦、拉赫玛尼诺夫钢琴练习曲,对提高演奏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