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结束.一年后,英、法、美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签订《凡尔赛和约》,和约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便是对战争的发起者——德国提出战争赔偿要求. 为此,会议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负责德国的赔偿事务,并确定了德国向各协约国赔款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参战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梁启超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 ,力排众议 ,积极主张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 ,终致将参战案付诸实施。以后的历史证明 ,参战对中国是有利的 ,确实因参战使中国收回了若干利权 ,并以战胜国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因此应承认 ,使宣战成为事实是梁启超的一功 ,而非一过。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19页:“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的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笔者认为课本对“巴黎和会的召开”解释不妥。因为“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的只有战胜国即协约国集团(不包括沙俄,因沙皇俄国已灭亡,被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取代),而战败国没有参加。其依据如下:其一,按《世界近代现代史》旧课本下册第25页的说法:“19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了缔结和约的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有27个,苏维埃俄国和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没有参加。”这说明苏俄和所有战败国都没有参加巴…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14)
1918年11月11日,延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国的失败而告终。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  相似文献   

5.
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等战胜国就战后处理德国裁军问题达成了共识,拟定了一系列裁军条款。一战后,由英、法两国把持的"协约国军控委员会"为落实《凡尔赛和约》的裁军条款,对德国的裁军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现场监督、检查。裁军监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销毁战争物资、裁撤军工厂、裁减军事人员等政策和措施。英、法之间,协约国与德国之间围绕德国裁军问题展开了既对抗又合作的外交争斗,德国裁军问题因此更加复杂、多变。一战后协约国处理德国裁军问题的成败得失为国际裁军运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其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为了削弱协约国力量,出钱资助敌国的反战运动。相关文件资料基本已被销毁。从残存资料可以确定,布尔什维克党秘密接受了德国的钱财,借助敌人的敌人的资源扩展革命活动。具体详情有待进一步发掘资料和研究分析。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为了削弱协约国的作战力量,采取各种手段包括采用金钱资助  相似文献   

7.
斯特莱斯曼在1923年到1929年期间担任德国魏玛共和国的外交部长,他充分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协约国与苏(俄)联的矛盾,积极推动德国摆脱战败国的屈辱地位,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使德国在1929年重新崛起。斯特莱斯曼的外交策略为德国魏玛共和国恢复大国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19年1月18日,举世瞩目的巴黎和会在法国凡尔赛宫隆重开幕。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会议。作为战胜国的一员,中国政府认为有望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遂  相似文献   

9.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缔结对德“和约”与处理战后问题,这就是“巴黎和会”。1917年8月,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集团,因而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资格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共有五名,他们是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祖。陆征祥,曾任北洋军阀政府国务总理,出席“和会”时任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总长,为首席代表。顾维钧,出席“和会”时任驻美公使。王正廷,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出席“和会”时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施肇基,出…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协约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代表参加。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二十一条,归还山东主权等要求,遭到拒绝。英、美等国欲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而卖国的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舆论大哗。中国人民多年来的积愤象火山一样爆发了。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首先发难,三千多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爱国运动终于爆发了。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     
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实际赔款有多少?答:协约国在1918年11月4日发出同意以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建议为基础签订“对德和约”的照会中宣布,德国必须赔偿由于其侵略而对协约国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所造成的一切损失。法国曾提出6000——8000亿金马克的要价。后根据美国的建议,决定把赔偿问题交由一个专门委员会讨论,并订于1921年5月1日前确定德国应交付的赔偿总额。但是《凡尔赛和约》35条中又规定,在赔偿总额确定之前,为协约国恢复工业和经济起见,德国应按  相似文献   

12.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加者背景目的和任务内容影响巴黎和会1919年法国巴黎一战的27个战胜国,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实力、地位变化,胜利的协约国集团通过缔结和约安排世界。战胜国掠夺战败国,瓜分世界,进行分赃。同战败国媾和;中心是处置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匈、土的一系列和约;美国提出成立国际联盟。建立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的关系,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但并没有带来和平,反而隐藏着更多矛盾。华盛顿会议1921年到1922年美国华盛顿美、比、英、中、法、意、日、荷…  相似文献   

13.
化学武器     
化学毒品作为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大量应用,1915年1月德军向波兰境内的俄军施放氯气,虽收效甚微,但却开创了化学毒品作为武器用于战争的先例。4月22日又向佛兰德地区之法、英军施放了180吨氯气,当即造成5000人死亡,10000余人中毒的悲惨的局面。协约国先采用临时性防治手段,随后研制出防毒面具,同时也生产了氯气。德国则使用了一种致命力更强的窒息性气体,协约国立即效仿。二年后,德国则施放了由碳、氢、硫、氯化合而成的——芥子气,翌年,交战双方均大量使用此毒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用了54种毒剂合12.5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毒气武器  相似文献   

14.
1.“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1916年初,根据协约国确定的战略方针,英法联军在索姆河及其支流昂克尔河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彻底击溃了占领法国北部的德军。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此战德国大伤元气,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与德国两军对峙于索姆河畔,激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为了防止军队驻防情报被窃,双方军队在抢修阵地工事的同时,还加强子警戒勤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我国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  相似文献   

17.
很少有人想到,煮熟的鸡蛋竟然成了传递绝密军情的奇妙工具。事情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时协约国与德国两军对峙于索姆河畔,激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为了防止军队驻防情报被窃,双方军  相似文献   

18.
一道威斯計划是协約国美英法帝国主义在德国赔款問题上矛盾发展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結束后,德国的赔款問题就成了战胜国之間、战胜国与德国之間主要矛盾之一。美英帝国主义想要保留一个强大的德国,作为反苏突击力量和鎮压德国的革命运动。此外,美国还企图利用德国在欧洲对抗英法,并企图通过对德国的扶植在欧洲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势力;英国則企图利用德国对抗美国、削弱法国,以维持其傳統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法国则想把波兰作为反苏力量,打算尽量削弱德国,甚至使德国几十年都不能恢复原气。因此,法国对德国提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受到赔款、裁军、割地及审讯战犯等项惩罚。其中赔款一项不但影响德国国计民生,且与战胜国列强关系至切,因而最为复杂棘手。围绕这个问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斗争,其实质是争夺欧州霸权。斗争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巴黎和会、赔款委员会、鲁尔的占领、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1929年经济危机到1932年洛桑会议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在高二的期末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一开始协约国就稳操胜券B.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领土要求C.认为继续与德国结盟对自己不利D.受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影响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为D。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因为意大利早在1915年5月就对奥匈帝国宣战,而美国直到1917年才对德宣战的。当笔者更正此题答案应为B时,不料却遭到学生们几乎众口一词的质疑,他们认为此题答案应为C,其理由是依据教材。那么,教材对这一变化是如何解释的呢?2003年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