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活动性作业的设计1.课堂活动性作业的设计《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不仅可通过美术静态作业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结果,而且更需要注重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在设计美术课堂活动性作业时必须依据上述理念。通过实践,我看到在实验教材中很多课题本身就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活动性作业,如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册实验教材《滚动乐园》这一课,从课题《滚动乐园》我们能看出: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玩一玩会滚动物体的活…  相似文献   

2.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此教材编入了一些游戏活动,旨在通过“玩”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并不能简单以为学生想玩,活动中就一定能玩得出效果来。事实上,想玩只是个前提,游戏活动中还要让学生能玩,直至会玩,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游戏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数学游戏的有效性,让孩子能更好地“玩”呢?,下面试结合“玩跳棋”的游戏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活动目标】1.感受物体的滚动现象,尝试通过改变物体特征让不易滚动的物体滚起来。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轮胎、牛奶罐、薯片筒、小皮球、滚竹圈、报纸、香皂盒、积木、书、方形纸盒、橡皮泥、卡纸、剪刀、VCD光盘等。【活动过程】1.观察物体的滚动现象。(1)动手操作,观察物品的滚动现象。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你们动手玩一玩,看看有哪些物品可以滚动?  相似文献   

4.
本课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羽毛球的多元玩法》的游戏活动氛围中,进行自主和结伴合作探究,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强调赏识教育,给学生个体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自我表现,体现个体价值。通过引导观察,自主练习,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参与的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的过程,使教学目标(积极参与体育游戏活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如何将游戏活动运用于低年级美术课堂中,让他们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进行愉快而高效的学习,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一、“竞赛游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竞赛游戏”创设出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游戏活动与课堂内容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小学美术教材苏教版第一册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猜猜我是谁”是综合游戏、制作、表演的学习活动,主要学习任务为面具制作。教材以“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情境,自然引入学习面部装扮的方法,进而展开撕、贴、拼等面具制作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这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游戏、观察、谈话、演示、制作、装扮、表演等活动,学生萌生了兴趣,激发了灵感,充分发挥了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冰 《四川教育》2001,(6):23-23
教师让学生观看教材第70~71页的“数学乐园”图,同时指出:书中的小朋友在“数学乐园”里玩得真高兴。今天,老师也带领小朋友去“数学乐园”游玩,看哪些小朋友玩得最好,玩得最开心。  相似文献   

8.
2012年1月,我们乘航幼儿园申请并立项了苏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两年来我园主要研究了游戏化的水粉画教学,尝试将游戏与美术活动进行优化组合,从游戏化的绘画工具的巧利用、活动内容的巧选择、教学方法的巧运用、作品评价的巧开展四个方面进行了扎实的研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化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使幼儿成为爱"玩"、乐"玩"、会"玩"的"玩"美儿童.这样让枯燥乏味、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技能型美术活动成为过去,让美术活动的灵感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插上翅膀,真正地"飞"起来,使美术课堂回归孩子游戏的本真.  相似文献   

9.
2012年1月,我们乘航幼儿园申请并立项了苏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两年来我园主要研究了游戏化的水粉画教学,尝试将游戏与美术活动进行优化组合,从游戏化的绘画工具的巧利用、活动内容的巧选择、教学方法的巧运用、作品评价的巧开展四个方面进行了扎实的研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化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使幼儿成为爱"玩"、乐"玩"、会"玩"的"玩"美儿童.这样让枯燥乏味、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技能型美术活动成为过去,让美术活动的灵感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插上翅膀,真正地"飞"起来,使美术课堂回归孩子游戏的本真.  相似文献   

10.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它呼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有利于学习语文的时机,创设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快快乐乐学语文。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一、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如果教师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游戏的王国,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孩子。如在学习生字时,我和他们玩…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猜猜我是谁”是综合游戏、制作、表演的学习活动,主要学习任务为面具制作。教材以“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情境,自然引入学习面部装扮的方法,进而展开撕、贴、拼等面具制作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这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游戏、观察、谈话、演示、制作、装扮、表演等活动,学生萌生了兴趣,激发了灵感,充分发挥了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班内学生是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小朋友,大多活泼、大胆,对美术课特别喜欢。在绘画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表现能力,能运用线条勾画物体,用简单的色彩涂绘,掌握简单的撕贴方法。但他们好动…  相似文献   

12.
作业是理解、巩固和应用学习内容,获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长、社会认识和理解教育的“名片”。“双减”背景下教师应以“作业好玩、玩好作业”为核心目标,基于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从“游戏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就地取材式创编、多元联结式创编、逐级递进式创编”设计和开发游戏化数学作业,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作业学玩相融、激趣增效。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游戏公平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北师大版)的内容,是在学习上册《可能性》的基础上,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出的一节课。通过参与游戏,学生玩中激趣,玩中增智,寓学于乐,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试验过程中学生收集、记录数据,享受游戏乐趣,并感悟其中的道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猜测、试验、分析结果、检验”等活动过程,体验游戏…  相似文献   

14.
谭孔超 《广东教育》2002,(11):42-42
我设计了一堂《数学乐园》实践活动课。选择了没有桌椅的活动室作为教学的场所,并且把活动室布置得像一个游乐园,把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投球等游戏安排在合理的位置。把“10以内数的顺序”知识运用于“走迷宫”游戏中,把“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运用于“送信”游戏中,把“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知识运用到“投球”游戏中去。除了教材的游戏,我还增添了一个“拍手”游戏,渗透了“多些、少些、同样多”的知识。学生通过“走迷宫”,复习了“10以内数的顺序”。我要求学生在“数学迷宫图”里尽可能多的画出不同的路线,…  相似文献   

15.
"玩色游戏"就是让孩子把颜料喷涂或拓印在各种物体或工具上进行游戏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玩色游戏借形想象,就是幼儿把在玩色游戏中产生的各种图案,进行想象添画变成新的图案。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美术形式主动探索,并鼓励幼儿进行想象表现,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让幼儿把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因此,新课程教学以“玩”贯穿始终,让学生参与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中,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趣味性的活动。这样,学生就在“玩”、“乐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增长了智慧。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依据。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如何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从而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8.
管道快慢活动一(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2.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分一分,发现球能在管道中滚动。(二)活动材料1.一次性纸杯去底做成的“扭扭乐园”(如图)。2.乒乓球、小纸球、跳跳球、玻璃球、小铁球;各种形状的小积木、木珠若干、小篮子两个。(三)活动过程1.导入主题,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指导语:“今天,可爱的球宝宝和好朋友来到了我们扭扭乐园旅行,小朋友带着他们去玩一玩吧!”2.探索活动(1)幼儿自由选择球和积木在管道中玩。(2)操作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在管道中滚动,谁不能在管道中滚动呢?”(3)分类游戏把能在管道…  相似文献   

19.
林志河 《成才之路》2014,(12):54-55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拿着书,观念永远到不了孩子们的心灵中。”我国教育家陈鹤琴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则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必要性,更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教师要积极营造素质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趣味中学,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作业的改造”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一年来我们进行了学生“个性化数学作业”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