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迎丽 《考试周刊》2010,(52):32-32
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翻译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阶段,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后掀起的第四次翻译高潮。经过无数前辈翻译家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系统。本文对中国翻译理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总结,展望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奈达的"功能对等"和中国传统的"神化说"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理论,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中国广为传播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和中国传统"神化说"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为中国翻译理论家们所接受。中国的翻译理论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学习西方翻译理论,才能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
翻译标准理论随着翻译实践活动的进行,一直在争论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翻译标准理论进行适度分析评价,从而勾勒出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史。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中西方哲学的角度对于中西翻译理论作了比较,认为中国哲学趋向于直觉致思,而西方哲学趋向于分析致思。正是由于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使中西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中国翻译理论具有较大模糊性,强调悟性及人文性;而西方翻译理论则有较大的明晰性,强调理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前西方翻译理论作为翻译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对后阶段理论发展影响深远。本文从翻译方法、翻译哲学、翻译形式三个方面分别综述初始阶段的西方的翻译理论,总结了影响翻译相关理论的多种影响因素,得出不同视角、不同关注点的分析方法是影响进而促进翻译理论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外电影和电视节目大量涌入中国。因此,翻译学者和译员开始关注字幕翻译这一领域。本文以目的论和文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看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幽默字幕翻译。然后通过对不同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检验两理论应用于字幕翻译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随着女权主义的进步而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多,传统的女性翻译理论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结合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方式来进行,使翻译作品更具有中国韵味,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女性翻译理论的发展能够拓展人们的视野,同时也丰富了当代翻译理论,为翻译者提供更多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渠道。通过与中国传统译论的结合,可以让作品更加中国化,促进我国女性主义的理论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女性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译论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翻译理论注入更为新鲜的血液,使我国女性翻译理论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时代成就了不同的翻译理论。全球化时代会造就什么样的翻译理论呢?本文介绍了不同时代的翻译本体,并主要阐发了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这一文化翻译理论不仅视角独特新颖,而且也可以为我国翻译实践所运用,并促进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论中国翻译理论的研究特色》一文中,胡德香教授曾将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特色概括为五点:1、中国的翻译理论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并一脉相承。2、许多古代翻译理论家不懂外语。3、理论家都有着强烈的使命感。4、重视对翻译人才的培养。5、翻译理论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指出,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除上述特色外,还体现了翻译活动的人文性、能动性、复杂性、动态性、立体性,试图对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做出更深入的探索,发掘出更能体现中国翻译理论特色的观点,望对中国翻译理论的研究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不断涌入我国,广泛地为我国译学界译介、移植和引用。广大国内翻译研究者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提出或创建自己的翻译主张,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翻译学建设的根本问题。其核心就是中国的传统译论如何与西学翻译理论在融合中不断创新以贡献于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1.
像西方那样,中国翻译理论源远流长,并且自成体系。为了支持中国翻译学之建立、发展,两种态度必须避免:不要妄自菲薄,以致于出现"言翻译理论,必称西方"局面;也不要厚今薄古,忽视对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探讨由来已久,但多拘泥于方法论而很少对其进行总体上的把握和分析。因而科学界定中国传统译论、分析其形态缺憾并探索其现代转换的路径对建立中国翻译理论的学科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方言文学的今译与翻译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海上花列传>今译与翻译研究》关注了方言古籍今译的问题和形态。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该研究丰富了方言翻译与古籍今译的实践,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理论的发展。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该研究为两种不同的翻译形态做出了新的解释,也为认知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框架。基于清代小说《海上花列传》的中文今译和英文外译两个层面,本书涉及古籍今译的语言问题、文化问题、认知问题和形态比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近现代的翻译理论谈起,回顾了我国有代表性的翻译家的翻译理论,阐述了对翻译的理解、翻译的标准和对译者的要求,并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误译做了深入浅出的评议。  相似文献   

15.
外国诗歌汉译与中国现代格律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外国诗歌的翻译对中国新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翻译中存在着不顾原作格律的问题,造成了外国诗都是自由诗的误解,产生了负面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诗歌翻译家在译诗中注意还原原作的格律,被卞之琳先生称为"译诗艺术的成年".外国诗歌格律原貌的展示与中国现代格律诗的理论研究、创作相结合,有助于中国现代格律诗的确立,从而推动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译入语内的诗学是翻译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操纵因素,汉语诗学是一个多元的、不断演变的、较为独立的文学观念总和,译者和读者仅仅是片面地掌握并操纵诗学中的极其有限的规范。朱生豪使用白话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时,以包容的态度接受了欧化标准,并试图与传统诗学调和,采取了操纵改写策略,主要是顺从了汉语白话的诗学规范。  相似文献   

17.
冰心的翻译与翻译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冰心不仅是中国现代卓越的作家和诗人,而且也是在翻译上有杰出成就的翻译家。本文主要从翻译宗旨、译者素质、 翻译原则、译诗观点等四方面对它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归纳和评介。  相似文献   

18.
翻译哲学探究的是翻译(通常是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翻译的哲学理论从哲学的角度透视翻译的问题,对翻译的过程和译者的角色进行思考。文章从斯坦纳的翻译哲学理论来看许渊冲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以阐述翻译哲学理论是如何体现在一位现代著名翻译家的实践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19.
论对外宣传翻译中“信”“达”“雅”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宣英译的目的在于使受者准确理解原文传达的意思,本文将中国古代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与现代翻译理论,如功能对等,词语蕴涵等相结合,论证了外宣翻译中的经济简明原则。本文分别从词汇、句法、逻辑等层次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方法。同时简要评析了《汽车贸易政策》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下)》中的一些不恰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