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德兰 《江苏教育》2005,(5B):34-34
2005年第3期《江苏教育》B版登载了杨兆远、沙志强老师的章——《好课,怎一个“试上”了得》,笔认真拜读了这篇章,有两点疑问提出来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
读了《江苏教育》2004年9B杨照远和沙志强老师的《好课拒绝"彩排"》(以下简称《好课》)一文,笔者感触颇多。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也想借贵刊一角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节公开课的"彩排"历程是教师的一次成长过程。 课一遍又一遍地彩排,教案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师在思考的空间里不断地行走着:思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如何;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学习活动,思考教案可以怎样修改;思考导入的艺术、板书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小结的艺术……教师从一个简单的教案执行者转变为一个真正的实践反思者。  相似文献   

3.
"向45分钟要质量"一直是教师的目标,所以创设高效课堂也就成为所有老师的愿望.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怎样才能创设富有生气的数学高效课堂呢?一、高效课堂的界定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课堂,是学生不仅学会老师所教知识又学会怎样学的课堂,是切实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共同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二、创设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首先,老师要充分合理地备课.虽然现在的课本很适合学生自学,但是老师四两拨千斤的点拨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课本,而且要尽量寻求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枯燥且容易混淆的内容,教师备课时更要增加趣味性来帮助学生记忆.如对"实数"的教学,因为概念教学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且很容易造成概念混淆,从而导致后面的做题错误.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区分哪些数是有理数、哪些数是无理数,我这样设计教学流程:首先向学生介绍数系的扩充过程:在很久以前,人们只认识非负的整数,又因为两个整数的相除而出现了分数,因为早先的人们能解释出这样的整数和分数,所以把它们取名叫有理数;又因为整数和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有理数也就是由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  相似文献   

5.
读了《江苏教育》近期关于公开课"彩排"的一组争鸣文章,深受感触,有意犹未尽之感,也想狗尾续貂说几句。几篇文章所列情形,在本人有限的教学生涯中,也曾亲见亲历。确实,公开课的"彩排"历程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的洗礼中,我们逐步走向了成熟。我们的课越上越好,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的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不可否认,"彩排"在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的课"因为有你而精彩"。但是,曾几何时,我们感受到了公开课带来的  相似文献   

6.
<正>苏州推行教学"七认真"管理已经多年,其中"认真备课"列为"七认真"之首。认真备课的第一步就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解读得透彻与否,是老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说也奇怪,常被语文老师挂在嘴边的"文本解读"一词,《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录。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收录:"通过分析来理解。"那我们语文老师如何理解"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就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理解的价值在  相似文献   

7.
读完《江苏教育》(2004.9B)"争鸣"栏目中的《好课拒绝"彩排"》一文后,颇有感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彩排"的耗时耗力深恶痛绝。如今,我想说的是"好课需要'彩排'"。  相似文献   

8.
朱洋 《学子》2013,(5):116
一、备课认真得法,制定可行教案在上课之前,深入了解、接触学生,记住学生的姓名,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上课被喊到名字,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重视,拉近师生距离,消除隔阂,方便交流,便于跟踪发展动向。认真备课,领会大纲精神,深入钻研教材和教法,认真贯彻三维目标的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制定适用的导学案也是至关重要的:预习要知道哪些内容,要准备那些器材,完成什么任务,课堂上还要老师引导知道哪些,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如何把枯燥的知识兴趣化,如何把物理知识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左老师备课,很有讲究,很有方法,很有经验。通常,语文学科的备课,他至少有三套备课本:一个教案本,一个练习本,一个写作本。教案本,就是每篇课文的课堂备课。左老师的语文工具书可谓齐全,光字典、词典就有《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康熙字典》《辞海》等。备一堂课,他面前摆的参考书就有两三本,新版的、老版的,都有。以前备课讲究教学重点难点,现在备课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平等""对话"作为一种新思想、一种新形态,必将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值得认真地思考和探索。一、师本对话: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于永正老师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一课三备"的加法备课法"一课三备"是当代语文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的,具体是指于漪老师每执教一堂课,都要经历以下三次的备课:第一次备课,于漪老师称之为"融进自我"的备课。即于漪老师每备一堂课,首先是自己反反复复研读文本,不看任何的教学参考书或其它文献资料,全凭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独立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一个反复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把自己真正融进文本中去,融进课堂当中去。  相似文献   

12.
近读贵刊1993年第5期发表的唐继康、查文安两位老师写的《公开课三忌》一文。其中写到“有些公开课事先集中一班人苦心备课,由一人登台表演。执教者无论是在本班或借班上课,事先总要‘彩排’几遍,为的正式开课一鸣惊人。”不知两位老师所写的“彩排”是指什么?大概是指试  相似文献   

13.
教学需要真实,也需要艺术,但教学艺术不是纯表演的艺术.如果执教者只是把"彩排"时预设的教案作为一种程式,像放幻灯片一样机械播放,缺乏应有的课堂应变和生成,这样的"彩排"应该坚决予以摒弃.如果把"彩排"当做研究,作为校本培训的载体、提升教师素养的平台、学校教学常规的管理手段,那么,通过"彩排",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 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 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 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一次课堂教 学评比活动,同时聆听两位老师执教 《雨点》一课,他们在课结尾时的不同 处理,让我感触颇深。 A老师上完课后问学生:"你们 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老师  相似文献   

15.
说有准备的话 常听有的校长说"我也没准备什么,随便说两句吧……"老师讲课要备课,校长讲话也应该"备课",一定"准备好"了再说.庄子说"水之积不厚,则负大舟无力".校长认真备课的过程.是个积累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水位",对自己管理思想进行梳理与升华的过程.严格来说,校长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上讲话,都应该像老师备课一样严肃对待.校长要充分用好自己的行政话语权,要知道,站在校长位置所讲的每一句话,表面看来是个人行为,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校长是代表国家管理学校、引领师生成长的,所以要备讲稿.  相似文献   

16.
一、生物实验课堂"乱"的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1)重视不够,准备不足.教师本身不重视实验课,课前没有认真备课或备课太简单,没有做好实验预试,实验成功率不高,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没有充分考虑到,准备工作马虎(仪器、用具或药品量不足,或有破损、遗漏),课堂语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信口开河,随意性大,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相似文献   

17.
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是认真备课.认真备课的前提,还表现在老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往往是学生的"奇思妙想")尽可能地有预设,并能轻松应对.文章通过教学实例说明了老师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的每一次"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往会出现设计不恰当、不充分的现象,会发生意料不到的情况.这时,教师应怎么办?教学之后,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要不要反思、修改教案,以利再战呢?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因此,我们应从教学全程来研究备课.我们认为,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应分三次完成,即"教学设计"三步曲:课前的预想设计--课中的现场设计--课后的反思设计.  相似文献   

19.
<正>"用什么吸引学生,拿什么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这是我踏上工作岗位后经常思索的问题。于是,我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虽怀有对教学的热情,却总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明白了听课是我成长的阶梯。那是县里组织的一次公开课活动,名为"同课异构,打造有效课堂"。我有幸听了其中的《广玉兰》和《最大的麦穗》两节课。当时,我就被别具一格的教学流程深深吸引了,不禁感慨,同样一个课题竟然可以这样精彩纷呈。课堂  相似文献   

20.
正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情景再现:课堂教学比赛,某老师上的是《第一次真好》,师生互动异常热烈,使听课老师颇受感动。然而,笔者留心发现,老师总是在众多举手的同学中,提问那些表现好的、座位在前边的学生,而那些处于班级"边远"角落的学生则难有机会。如:老师提问:"你都有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呢?"有一个坐在后排一直"默默无语"的女同学胆怯地把手举起,用充满期待的眼神追随着老师,然而老师第一个提问的不是她。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