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中等收入阶层,但是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太小,我们必须有培育中等收入阶层的思想,并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完善各种政策以及吸收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等途径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使其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使社会结构呈橄榄型。只有如此,才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已经建立,如何实现社会和谐就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从社会结构上看,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中等收入阶层占绝大多数的社会。而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规模还很小、发育不成熟,与理论上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品性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本文从中国现阶段中等收入阶层在社会阶层中所占比重偏低、职业构成面较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等现状出发,探索了壮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各项对策。  相似文献   

3.
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和消费需求,从而发现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过小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回升的一个直接因素,并由此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橄榄型"是最为理想的社会阶层结构,即中产阶级占据社会各阶层比例最大,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转变的重要阶段,在分析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根据国际经验,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目前的经济特征与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十分相似。鉴于教育与经济的强相关性,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怎样的教育发展方式才能对中国快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农市场化:理论与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农")的市场化进程以及当代中国不同地区农户的市场化程度.研究认为,第一,当代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市场化的转型来推动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转型.必须以这一转型为宏观历史背景,才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小农".第二,当代中国的"小农"是"市场化或正在市场化的小农".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在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中国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农户("小农")可以被改造成为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微观经济主体.这也是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理论基石.第三,"改造小农"的关键是要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纳入到市场化网络之中.第四,当代中国"市场化和正在市场化小农"的分散应该是一种"网状型"的分散.当代中国农户的市场化进程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政策忽视了人口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中等收入阶层。造就中国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是稳定中国社会的关键,也是改革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分化为富裕阶层、贫困阶层和中等收入者阶层。这三个阶层的结构呈金字塔状,贫困阶层占的比重过大。而合理的社会结构应是橄榄型的,即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占的比重少,中等收入阶层占的比重大。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体。为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1760~1830年英国议会圈地运动对小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英国小农阶层走向衰落,许多人把这一现象归于圈地运动。实际上,小农衰落有着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圈地仅仅是众多因素中的一种。圈地的确在小农衰落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被夸大了。  相似文献   

14.
小农是指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在小块土地上,主要使用手工工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生产经营的农民,它是小农经济的主体。小农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土地为基础、完全或主要靠劳动者自身经营的一种小规模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文章主要是依据民国时期广西农村的调查资料,从小农的耕作能力、收支情况和生活状况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时期广西小农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其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来探讨民国时期广西小农的经济生活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和体制特征引入到Acemoglu et al.(2006)的俱乐部收敛模型,建立了一个生产要素扭曲下的技术创新与扩散的跨国收敛模型,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或跨越中等收入的"增长陷阱"。该模型表明:避免或跨越中等收入"增长陷阱"的关键是一国的技术进步方式由起初的吸收模仿模式转向自主创新模式,而"适宜制度"是实现这种转型的关键。文章发现中国的"超比较优势战略"是模仿与吸收技术进步方式的"适宜制度",进而是驱动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之列的制度基础,但不是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适宜制度,势将成为可能陷入中等收入"增长陷阱"的制度因素。中国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必须建立更适宜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邢台学院学报》2014,(2):16-18
对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展开研究,通过收入因素、商品价格因素、消费心理、消费结构等的分析,具体阐述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及其制约因素,从而引导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激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中等收入陷阱"一般是指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停滞状态。这个概念于2007年被提出以后,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是,我国经济学界对"中等收入陷阱"原因的分析存在泛化的情况。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有的发展中国家没有经历"中等收入陷阱",有的发展中国家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也有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失去竞争力造成的,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达不到一定的程度造成的。尽管产业结构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但它能否适时升级会对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我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必须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8.
一 2001年实行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未得到根本扭转,身为一线教师,笔者对这种现状深有体会:过去怎样布置家庭作业现在还是怎样布置.就是实行"减负"以来,作业量也并未有明显减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把学生当作了一个"瓶子",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我们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上来,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中心议题.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20.
… 师:请用文章中的一两个词来概括镰刀头羊在斑羚群集体飞渡前和飞渡后有怎样的不同. 生:飞渡前是"沉重""庄重""无能为力". 生:飞渡后是"坚定". 师:镰刀头羊的行为体现了其复杂的内心.我们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补充对镰刀头羊的心理描写,现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