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影响和感染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角色有了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那么,教师应进行哪些必要的角色转变才能适应改革的大潮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与以往相比,起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应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核心。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角色转变与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新的课程改革向广大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些我们过去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要求重新审视,决定取舍;有些我们过去不熟悉的东西,现在要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但他却不再象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他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各方面应该为教师角色历史性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必须改变角色,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而教育改革必定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客观的规律。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师角色必须逐步转变为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教学工作的反思者为一身的新型角色,这将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教学实践的调控和应变能力,促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