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针对理工科院校文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师资短缺、学生思想认识不足、论文课题选择方法有局限性等问题,从高校、教师、学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引进人才,细化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学生就业之路,实施课题双向选择等具体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综合化发展进程中,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已成为潮流。文章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工科院校在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正确分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其弱势;其次要克服困难,发挥理工科优势,使文科研究生在文理互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最后,应以理工科求真务实的精神,引导文科研究生戒骄戒躁,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4.
比较视角下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科研究生有着不同于理工科研究生的科研特点,而理工科院校在学术氛围、科研环境、教学组织等方面又与综合性或文科院校有所区别,导致其在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既有优势又有不足。应发挥理工科院校优势,探寻文理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异同,使文理科研究生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应改革文科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评价标准,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加强课程建设和社会实践,实现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自我突破。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强调文理交叉、相互融合的做法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共识。与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相比,文科院校发展理工科困难重重,鲜有经验。建立健全文理有别的科研考核机制,尊重理工科科研发展的规律,强化院系协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是文科院校发展理工科的必由之路。文章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探讨文科院校发展理工科的意识、思路和方法,并对一些科研管理问题提出了思考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因此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作为理工科高校文科学院的学生工作者,应着眼于学生的需求,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人文气息的营造,突出文科学生的特色,有效开展班集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理相融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国内理工科大学纷纷向综合性方向靠拢,大力发展科教育。然而,在此过程中,已有的思维定势对发展科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隐决策、管理层面、学术活动、学科交叉融合等四个方面。只有及时调整思维方式,按照科的特点和规律举办科教育,才能使理工科大学的科专业有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柳  庞衍松  施华顺  张玉刚 《文教资料》2012,(22):145-146,17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分析了造成当前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且从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对理工院校文科生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根据生态学系统的层次理论,对理工科大学的学科生态进行了内涵解析,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中的三类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0.
现代高等教育社会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以及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确定,要求我国重点理工科大学对其文科发展战略做出新的调整,并采取新的措施。本文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一些以工科为主要背景的大学文科的发展模式,并对我国理工科大学办文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郭雪军 《高教论坛》2012,(5):33-35,41
国内很多理工类高校错误地解读了创办文科的目标,导致这些文科专业不得不依附于原有的理工科。理工类高校的文科专业要发展,必须摆脱理工科的牵制,获得自主的地位。自主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高校管理者对新上的文科专业依然沿用理工科的教学与科研评价体系,要克服这样的障碍。必须改为同行对比。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自主发展的契机在于发展特色文科,管理者宜采用间接干预的手段,引进师资与培养师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理工科大学生中进行文科教育,是培养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高素质的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决定着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前途和命运。加强文科教育,适应了日益明显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交叉综合的趋势,有利于形成适应科学、工业和文化发展的思维方式和造就能够文理结合、综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文科是其构建一流学科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文科发展已成规模,在历轮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总体进步,且学科育人能力整体优于学科创新能力。然而,学科领军人才缺乏、标志性教学和科研成果产出不足是这类大学文科发展的普遍短板。按照学科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文科发展已度过“生成期”,目前处于“成长期”的前期。依据“量力而行、按需而为”的原则和欧内斯特·博耶的四类学术观,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未来可以采取发展教学型文科、整合应用型文科、发展创新型文科等三种不同策略建成精品文科。  相似文献   

14.
文科发展关系到一流大学的建设和高校竞争优势的形成。理工见长高校文科发展具有阶段性、长期性、渐进性,每一所大学发展历史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所处阶段不同。理工见长高校的文科发展,大体要经历起步、发展、提高三个阶段。理工见长高校文科建设要实施阶段性发展战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的学校要分析自身的发展状态,弄清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本阶段建设的思路、目标、行动方案、评价标准,并适时地推进发展阶段之间的战略转变。进入全面提高阶段后,理工见长高校文科建设要坚持把握文科发展的方向性,着力加强文科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良好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是发源于欧洲的一种高等教育思想。英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了以崇尚人文主义传统的教育理念、专业教育通识化的课程设置、师生交互式的个性化教学实践形式为一体的通识教育样式。聚焦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识教育已成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选择。英国高校通识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构建符合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通识教育理念;建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提升高校教师通识教育能力;实行智力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语境下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的回顾,试图说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怎样产生的,两者发生冲突和分裂的边界在哪里,人文教育是怎样、并在何种意义上成为科学教育的婢女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究竟如何等一些基本问题,期望对人们认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本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当前理工科大学艺术素质教育存在认识不到位、科学体系没有形成、师资严重缺乏、管理体制没有建立等许多问题。要重视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采取落实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艺术素质教育的科学研究、构建艺术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极利用社会艺术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人文社科与工程教育融合、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互联网+”与教育平台融合、虚拟仿真与“5G+”技术融合等四个方面,探讨新工科形态下文理特色院校新工科建设的自身优势与面临的挑战,提出创新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的建设理念,以期为不同类型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美国大学通过通识教育模式,使理工类学生兼具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通过探讨美国理工科大学MIT(麻省理工学院)和CIT(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可以给我国高校理工科的发展带来启示:应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相适应的文科;坚持一流标准,提高师资层次;重视基础文科建设同时培植特色文科;加强师资阵容,引进学术大师等。  相似文献   

20.

When a liberal arts college decides to include computer science as one of its academic disciplines, a number of questions arise. What is an appropriate curriculum? What sort of laboratory support does this new discipline need? How does a small liberal arts school attract, retain, and evaluate faculty in this area? Do computer science faculty become a separate department or remain joined with mathematics or some other discipline? In short, what must be done to put computer science on equal footing with mathematics and other scientific discipline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ques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