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贵立志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和第二个工人的回答分别是“砌砖”和“赚钱”。第三个工人却回答:“我在建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数年以后,第三个工人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师。  相似文献   

2.
有人曾问三个建筑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回答:“砌砖。”第二个回答:“挣钱。”第三个回答:“建造世界上最好的房子。”多年后,前两个业绩平平,第三个工人却成为了有名的建筑师。可见,播种怎样的思想,就会收获怎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品质     
在一条马路上,一位智者遇到了三位埋头苦干的修路工人。这位智者问了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在做什么?”第一位回答说:“在修路”,第二位回答说:“在挣钱,养家糊口“,第三位回答说:“在为国家做贡献”。你喜欢哪种回答?如果是你,又会做出哪种回答?第一个工人就事论事,低头干活不看路,他看不到工作有什么意义,属于当一天和尚撞一  相似文献   

4.
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记者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个建筑工人一个相同的问题。他问第一个工人正在做什么活,那个工人头也不抬地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他问第二个工人同样的问题,第二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盖房子。"记者又问第三个工人,这次他的得到的回答是:"我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同样的工作,迥然不同的回答,反映了当事人截然不同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一天,一位工程师路过工地,看见三个工人坐在沙堆旁休息,他走上前去,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干活。第一个工人说:“昨天我刚得到一笔奖金.正想着怎么花这笔钱呢。”第二个工人说:“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干吧。”这时第三个工人站起身来:“我今天会努力的,因为我只有今天,而他们却没有。”  相似文献   

6.
从小学到大学,有关眼镜的点名方式如下:小学教师:“戴眼镜的那位同学,请回答。”初中教师:“第三排戴眼镜的那位同学,请回答。”高中教师:“第三排戴眼镜的那位女同学,请回答。”大学教师:“第三排戴眼镜的那位穿T恤的女同学,请回答。”研究生导师:“不戴眼镜的那位同学,请回答。”提问一位女士向交警解释,她是一个教师,因为急着去上课才不得不闯红灯的。那位交警听了,很高兴地说:“夫人,我今天终于能实现一个多年的愿望了,我一直等待有一位教师来我这里。现在,请你坐到桌前,把‘我闯了红灯’这句话写500遍。”惩罚物…  相似文献   

7.
心灵之狱     
程应峰 《教育现代化》2005,(10):127-128
曾经有三位前美军士兵站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其中一个问道:你已经宽恕那些抓你做俘虏的人了吗?第二个士兵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第三个士兵评论说:这样,你仍然是一个囚徒!显然,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的士兵心中有狱,所困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事实也是这样,不宽恕别人就是不放过自己。  相似文献   

8.
施红雷 《陕西教育》2010,(11):50-50
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劳春燕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时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成为一个科学家需要什么?”丁回答:“兴趣。”第二个问题:“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什么?”丁回答:“兴趣。”第三个问题:“成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需要什么?”丁回答:“还是兴趣。”可见,  相似文献   

9.
“异想天开”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形容想法非常奇怪”。长时间以来,它在人们头脑中是“幻想”和“脱离实际”的代名词。但听了下面这个小故事,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解着有关蔷薇的知识,之后教师问学生们:“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个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第三个学生答非所问:“我想,我们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这则故事中的第三个学生想必每个教育者都遇到过,但我们往往视他们的想法为“异想天开”而轻易地加以否定或干脆置之不理。事实…  相似文献   

10.
三个旅行者     
苦恼人言:年级的一次数学竞赛,一向数学成绩都拔尖的我竟然连前三名都没取上。比赛时我并没有紧张,我不知道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   捕手出招:时刻警惕着 !不仅是对付敌人的妙招,更是善待自我的“良药” !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于是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事呢 ?”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建筑工人造房子。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我在造房子:第二个人回答:我在挣钱;第三个人回答:我在建造最美丽的建筑。  相似文献   

12.
正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悻悻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第三个工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态度决定一切;用美好的心情感触生活!你手头的小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14.
此情此景     
《小学生》2006,(9):25-25
砌墙工人的命运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记者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砖。”第二个说:“我在赚钱。”第三个回答:“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房子。”若干年后,那记者发现,前两个仍然当建筑工人,第三个则成了小有名气的建筑师。很多时候,我们心中有什么,决定了我们能够做出什么。如果我们心中有美丽的天使,我们便很可能创造出美。那么,如何雕琢出美的天使呢?要爱美。艺术家爱美,我们不是艺术家,也照爱不误。假如我们是科学家,我们可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坚持追求真与美的统一。爱因斯坦就爱美,他对一个科学理论最严厉的批评就是:“噢,他看上去…  相似文献   

16.
<正>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材料作文: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同样一份工作,三种截然不同的回答,结果自然也不同。后来前两个人一直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生活状况也一直未曾有大的改变,他们的收入也只能维持养家糊口,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为一名杰出的建筑大师。  相似文献   

17.
我要提出一个普通而易懂的比喻,我们的生活是一支箭,每个人便是自己生命之箭的射手,我们的箭将射向何方你自己可想过吗? 从前,有三个砌砖的工人,有人问那三个工人他们都在干什么。第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18.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砌砖,第二个人回答挣钱,第三个人回答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而他最后成为一流的建筑大师。乍一看,第三位志向远大,而其余两位就相形见绌了,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前两位看上去似乎不能与第三位相比,其实未必。  相似文献   

19.
我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上《石头》(鄂教版自然第三册)一课让学生讨论石头的作用时,我引导学生看图回答,像挤牙膏一样,好半天学生才回答出“石头能做房子”、“石头能修路”。这时,有一个叫刘拓的男生喊起来了:“老师,石头能吃”。顿时,教室里一阵哄笑,我也望着他不吱声。刘拓同学一见这情景,急了,  相似文献   

20.
岸昭 《华章》2011,13(1):59-59
历史老师辞职原因 那群学生真的没办法教了,上课的时候我提问题:“你们知道武则天是什么人吗?”第一个同学回答我说他和她不熟,第二个同学回答我说是他的一个网友,第三个同学说他有她的QQ号码,等下课了上QQ问一下……还有一个同学竟然掏出手机说要马上问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