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方言歇后语是根据民俗现象创造出来的,因此,含有某种民俗成分是方言歇后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方言歇后语与地方民俗的密切关系:1.民俗和歇后语都具有地方性;2.民俗是方言歇后语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基础;3.由民俗引出来的后一部分是歇后语的语义所在;4.理解方言歇后语必须先了解其承载的民俗现象;5.旧的民俗消失以后承载民俗成分的方言歇后语还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2.
歇后语大家知道吗?你能背出几个歇后语呢?本次的作文游乐场,何老师就带大家认识歇后语,并借用歇后语编故事,开个故事会。感兴趣吗?赶快参与吧!其实,歇后语本身就是一种文字游戏。【游戏准备】准备几个有趣的歇后语【游戏过程】1.认识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  相似文献   

3.
小语十册基础训练7第二题要求学生认识歇后语。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1.激发学习歇后语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题内容后,让学生回忆、列举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见过的歇后语,激起学生学习歇后语的兴趣。2.认识歇后语的特点。歇后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语,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是前面比喻的揭晓,指出前部分比喻的本意。题中所选六个歇后语,都是用实在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试谈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张铭歇后语是一种文学性较强的群众语言,是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俗语。歇后语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因其使用时常常省去后半部分,故名歇后语。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假托语,是比喻,也是构成其形象生动、活泼风...  相似文献   

5.
汉语歇后语的图形——背景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句式。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语法学、修辞学、文化学、语义学的角度进行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出发,对歇后语作进一步的分析。文章指出汉语歇后语是一种典型的句末焦点句;句子焦点的位置是由说话者的发话意图决定的;同时还进一步揭示了歇后语的内部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6.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语。”组成歇后语的两部分,前一部分象“谜面”,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后一部分象“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人们习惯于把歇后语与成语结合使用,把成语作为一些歇后语的谜底。  相似文献   

7.
汉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提炼的语言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在交流中使用歇后语能使交流幽默生动、委婉明了。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解读三类汉语歇后语—谐音歇后语、双关歇后语、省略歇后语,直译、意译和套用习语以及意译加注是比较实用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成语和歇后语都是熟语,都是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含义深刻的定型语素结合体。从形式上看,成语大多是“四字格”,而歇后语则是一种固定的语句,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面;而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像谜底。两个部分中间有个停顿间歇。歇后语可分为两类:喻义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喻义的歇后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有时用传说故事或历史故事),后一部分是说明。两部分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意义联系,或是形象类推,或是逻辑推理。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谐音的歇后语,后一部分用同音或近音成分换用…  相似文献   

9.
歇后语及其教学黑龙江双城市特级教师白金声歇后语是人民大众口头语言的一种形式,又名缩脚韵,也叫俏皮话。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假托语,用来描摹、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主题语,用来解释、说明,像谜底。许多歇后语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  相似文献   

10.
歇后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法.歇后语因其独特的句法结构和极具民族文化特色在翻译实践中备受争议.本文将从语言结构和民族文化两方面对歇后语进行分析,提出歇后语的翻译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相似文献   

11.
歇后语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语汇,其形式和意义都颇具特色。文章对揭示相同或相近意义的歇后语进行分析,概括了构成歇后语的同义手段的两种情况:同义歇后语和同一歇后语的不同变体,通过对这两种同义手段的差异剖析,揭示了歇后语的同义手段形成的原因和实质。  相似文献   

12.
趣味语文吧     
语文小知识歇后语 歇后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口头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形象的比喻,后面是对前面的解释、说明,指出本意。运用歇后语,有的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省略不说,让人去猜测、体会。所以称  相似文献   

13.
"寻常生活里,有太多不经意的快乐和智慧,它们不应该被默默地隐匿于历史的长河。"歇后语就是其中之一。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充满智慧与趣味的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它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蕴含着中国人的大智慧。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14.
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直是众多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歇后语的分类不同,它的心理认知过程也不同。根据歇后语的后半部分是否采用谐音的方法表情迭意把歇后语分为两类:谐音式歇后语和非谐音式歇后语。后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对它们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可揭示出歇后语的幕后认知机理。  相似文献   

15.
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注释学的观察角度审视汉语语汇中的歇后语,揭示歇后语的语面义和引申义,分析引申义的实现手段,强调歇后语的释义不能忽视其语面义,肯定语面义在歇后语表义中的特殊作用,讨论歇后语释义的语言学表述,探究“指”“形容”“比喻”等释义术语混用的根由,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前记 什么叫歇后语!一般的歇后语都由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方,后一部分是本意,本意通过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得出;说话时,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歇去后一部分,让听者自己去领会它的本意。这种修辞力祛叫做歇后语,属于比喻的修辞范畴。现在流行的歇后语,一般都连后一部分全说出来。  相似文献   

17.
动物歇后语可由单个动物意象构成,也可由两个动物意象构成。当由两个动物意象构成时,这两个动物意象的表现形式、位置关系和意义关系都是不同的。根据认知语言学有关隐喻映射的理论,我们将动物歇后语中的隐喻映射分为动物特性映射和文化背景映射两大类,并且发现这些隐喻映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系统。基本层次范畴的动物词语在动物歇后语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印证了这个层次是最容易被人们感知和认识的。  相似文献   

18.
王聿发 《现代语文》2006,(10):39-42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把"歇后语"分为两种类型:"原来的歇后语"和"新兴的歇后语"①."原来的歇后语"就是"藏词",这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新兴的歇后语",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歇后语."新兴的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口语性语句,也有人叫"缩脚语"、"俏皮话"或"引注语".  相似文献   

19.
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大众口语中有不少俏皮话、歇后语、成语,这都是宝贝。歇后语这个“宝贝”的格式像谜语一样,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按照表现手法,歇后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题材广泛、形象诙谐、短小风趣,是亿万人们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歇后语为现代汉语提供了无比丰富、宝贵的语言材料,为汉语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歇后语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歇后语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于是在网络上形成了新的歇后语,我们把它称作"网络歇后语"。网络歇后语不仅有着口语性、幽默性等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了新时代歇后语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