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志愿者是现代体育赛事组织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不仅承担着为体育赛事服务的任务,还成为了传播本国精神文化、展示本民族风土人情的文化使者。体育赛事志愿者具有无偿性、自愿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基于此,体育赛事志愿者与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应是一种基于自愿协商达成的契约关系,按照约定内容承担法律责任。从体育赛事志愿者中的法律经验中得到以下启示:我国的体育赛事志愿活动应加强立法工作,明确立法的目的,明确体育赛事志愿者和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体育赛事志愿者和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2011年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高校大学生体育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志愿者的服务动机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得知影响志愿者服务动机的因素依次为自我提升、交际归属、权利动机、自我奉献、获得成就和获得认同这六大方面.管理者应当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参与尤其是自我提升动机的培养,同时用好权利动机激励方法,并通过加大宣传和引导,强化体育赛事志愿者形象,提倡全民参与志愿活动.为深圳市以及其他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运作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资料、经验总结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近年来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与梳理.结果表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有效促成了群众体育发展的社会化,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纽带与桥梁;多种形式与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带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到群众体育发展中,科学健身与全民健身深入人心;单一化的志愿服务人群、间断性的活动开展、匮乏的群众体育健身实施、注重城市与农村滞后等问题也同时出现.建议坚持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服务宗旨,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志愿服务群体,建立有效的常态志愿服务机制,依托高校体育专业与地方体育管理机构实施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化与深入化.  相似文献   

4.
体育赛事与提高城市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提出我国体育赛事举办城市促进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交通状况(包括便捷抵达旅游目的地、到达比赛现场和找到旅店)、住宿条件(包括住宿的环境、服务及性价比)、场馆设施(包括场馆的环境,服务质量性价比)、体育赛事(包括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等方面。其研究将为体育赛事举办城市决策者,制定我国体育赛事促进体育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为体育学术界研究我国体育赛事举办城市促进体育旅游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对指导我国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已成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体育专业志愿者及其服务水平是衡量赛事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作为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高等体育院校,首都体育学院在培养高水平体育赛事专业志愿者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独具的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总结首都体育学院近年来培养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高等体育院校以体育赛事为平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现已成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在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单纯以单个赛事或者单个城市为中心的孤立、隔绝的传统的管理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区域体育赛事的发展需要.论文拓展研究的视野,采取整体、系统的方法,对上海、江苏和浙江两省一市历年举办的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进行梳理,对其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长三角区域体育赛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摘要:国内体育赛事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怎样使赛事志愿者常态化保持从事志愿工作的意愿,赋予志愿者在处理与赛事主办方关系问题上相应的权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官网(http://www.zgzyz.org.cn/node_21742.htm)注册的515位从事过体育赛事服务志愿者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完全中介模型、部分中介模型以及直接效应模型比较。结果表明:赋予志愿者相应的权利在解决志愿者与赛事主办方的关系问题上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使志愿者继续从事志愿工作意愿的作用中效果显著(p<0.05)。认为:个人—任务搭配、个人—团体搭配以及集中管理型对志愿者被赋予的相应权利产生影响,同时对志愿者继续从事志愿工作意向产生积极影响。建议志愿者组织应该重点关注志愿者从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赋予志愿者相应权利的重要性。确立的体育赛事志愿者模型对于丰富与充实我国体育赛事中志愿者管理理论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志愿者是体育赛事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赛事文化的生动体现。研究以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者为调查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加入参与动机的前因变量,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阐释志愿服务持续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志愿个体的态度在行为意向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动机对态度形成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呈现内生驱动的特征。基于此提出:聚焦志愿个体主观价值感知,激发志愿服务内驱动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育赛事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以体育赛事基本特征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体育赛事发展带来的危机和机遇展开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从赛事经济损失、办赛主体经营、重大赛事筹办、全球赛事产业链、赛事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体育赛事发展带来危机;同时在拓展体育赛事市场、实现体育场馆多功能价值、凸显赛事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转变赛事商业运作模式上存在机遇;面对危机和机遇,应以提升体育赛事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科学部署重大赛事筹备工作、办赛主体全力开展自救等方面为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网球公开赛志愿者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1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志愿者管理为例,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第三部门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中国网球公开赛志愿者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设七大职能部门,志愿者部是志愿者的综合管理结构,统筹志愿者管理工作,对各部门志愿者的管理提供指导;随着赛事级别的提升和规模的逐渐扩大,中国网球公开赛招募的志愿者数量整体上趋于上升的趋势;中网志愿者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较高;从岗位设置看,中网志愿者管理人员的职务设置主要有部长、学校负责人与小组长;中网志愿者管理体系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紧密联系。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管理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对构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管理机制、完善我国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均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相关报道资料进行分析,对曾经参与过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服务的22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型运动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包括:志愿者的成就动机;归属需要;权力动机;自我检验、自我提高动机;娱乐、交往动机五个方面。大型运动会志愿者管理者注意了解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充分考虑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分配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服务项目。是充分利用志愿者资源,避免志愿者资源浪费的有效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型体育赛事影响民众在申办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在回顾以往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申办过程的基础上,使用问卷调查法结合数理统计,对申办过程中民众所扮演的角色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当地所带来的潜在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任何大型体育赛事的申办过程牵涉面都极广,参与其中的除了国内外的体育机构和组织,还有各申办城市或国家的政府部门;民众的意见能影响政府是否支持申办,并为申办活动提供资金帮助;大部分体育赛事带有公共物品的特点,使政府部门有理由向申办注入政府资金。最后,统计分析还表明,举办地的人均收入与其支持率呈反比;在经济状况不佳的申办地区,如果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带动了经济增长,会更易巩固政府在民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3.
由于体育赛事能够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已成为城市重要的营销战略手段。本文以广西柳州这一西部中小型城市为个案,阐述了城市选择体育赛事的动因和策略。研究表明,柳州选择体育赛事营销策略的主要动因是树立经济与环保同步发展的现代工业城市新形象;体育赛事策略以水上赛事为核心,以其他高水平单项赛事为补充的赛事组合。柳州市体育营销城市战略的经验与启示为:将体育赛事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发力点,并上升到城市战略层面。城市体育赛事营销战略要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找到体育赛事与城市诉求的最佳结合点;其次,必须对整个体育赛事过程进行精心的策划和安排;最后,要长期持续不断地实施赛事战略。  相似文献   

14.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其举办城市的发展而言,影响方面众多、影响方式多样,而从谷歌搜索引擎获取的数据分析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的影响则是一个崭新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的国际关注度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2019年上海ATP 1000网球大师赛”“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9年《Dota2》MDL成都Major特锦赛”“2019年武汉网球公开赛”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赛事是其举办城市获得更多国际关注的重要动态信息,能够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产生剧烈的脉冲式影响;2)样本赛事对其举办城市国际关注度影响的时间效应较为短暂且集中,仅停留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随着样本赛事的结束迅速降低,未出现明显的长尾效应;3)从较长的时间范围来看,样本赛事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具有稳定性和层次性,并未因为样本赛事的举办出现明显的提高或降低。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连续举办固定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形成影响广泛的、集聚效应明显的国际大型品牌体育赛事。2)发挥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名片”功能,通过知名运动员和体育赛事创造专属于举办城市的“体育文化记忆”。3)紧扣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筹办节点,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国际吸引力持续转化为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  相似文献   

15.
摘 要:大型体育赛事已不仅仅是一项展示竞技体育水平的活动,更成为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复杂的、综合的特殊活动。体育赛事所赋予达到的目的和目标越来越多样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冲击力越来越大。住宿服务是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关联服务,目前我国学者对于与大型体育赛事或大型活动相关的住宿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视角,而对于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运动员、教练员等的住宿服务少有人研究。参与北京奥运村的住宿服务管理工作,运用住宿服务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大型体育赛事的实际情况,对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运动员的住宿服务管理特点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一套控制和提升运动员住宿服务管理质量的策略。旨在给未来大型体育赛事住宿服务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大型竞技运动赛事自身特点出发,阐述了大型竞技运动赛事与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两者之间是否具有耦合性,同时还具体指出了影响两者之间耦合性的七个主要因素,这为衡量"十运会"可能给我省城市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评价视角。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大型运动会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主要包括自我成长的需要、追求知识与技能、交往的需要、回报社会等四个方面。各个体育组织应该创造多种条件,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大型运动会的志愿者活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深入,路跑运动以其对场地要求不高和技术动作简单等特点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在路跑热的浪潮中,很多城市嗅觉到马拉松赛事的商机和对城市影响力提升的作用,各种“马”纷至沓来。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离不开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志愿者的来源和招募、志愿者培训和岗位优化,志愿者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高级别马拉松赛事志愿服务体系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创新马拉松志愿服务体系,为提升我国马拉松赛事志愿服务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公共服务视阈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献资料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公共服务背景下我国城市体育组织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是体育公共服务主体之一;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是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研究对如何完善公共服务背景下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提出以下发展对策:建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枢纽式管理体制模式;实施社会体育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支持体系;优先扶持管理类核心组织发展;突出社会体育组织专业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全民健身运动是群众性的社会体育活动,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全民身体和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全民健身运动需要志愿服务的友爱、互助与支持,只有通过志愿服务者的无私奉献才能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及有关赛事的长效发展,以打造出具有带动性和号召力的品牌赛事。由于我国的民众体育活动开展较晚,相应的志愿服务文化与价值观尚未形成,有关志愿服务的制度机制与组织体系并不完善。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意识,完善有关制度机制与体系模式使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得到完善,使之走上长效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