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抗战时期的中国青年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党又称国家主义派,最早发源于“五四”时期的少年中国学会.当时的少年中国学会分为两派:以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派,最终走向了共产主义;以曾琦、李瑾、左舜生等人为首的一派走向了国家主义.国家主义派鼓吹“国家至上”,以此为思想武器,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而青年党在建立之初是反共的,但他们又不是一直反共的,曾经既反蒋又反共.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危难之时,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都奋起抗日之际,青年党也改变了方针,提出“政党休战”的口号,拥护国民党抗日,同时与中共积极接触,接近中共,附和抗日民主运动.此时的中国青年党是具有进步性的,而对此段的研究不深的人,仍然认为青年党是反动的.虽然抗战胜利后青年党逐步从民主同盟中分化出去投靠了国民党,但是在抗战时期青年党的表现是积极进步的,应给予肯定.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大致上是国、共两党之外政治精英的一个联盟,包括张君劢等人代表的国家社会党,曾琦、左舜生、李璜等代表的中国青年党,章伯钧代表的第三党,黄炎培代表的职业教育派,梁漱溟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加上后来加入进来的救国会派(以沈钧儒等为代表)就是所谓的三党三派。民盟只是一个联合体,不是单一组织,其发起目的就是想在国、共两个大党之间做一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和青年党,是两个在中国政坛上有重大影响的政党。抗战前的十余年间,双方曾有过几次合作的努力并最终走到了一起,但在这一过程中,矛盾和斗争是贯穿始终的。这既是国民党长期实行“一党专政”造成的,也是青年党追求自身政治利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青年党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青年党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政党,对于中国青年党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现代政党史、乃至中国现代历史运动的认识。笔者此文,主要对中国青年党在中国现代政党史上的实际地位及其阶级属性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写道:“政协代表人数统计表”,“青年党代表人数是5人”。而“青年党”在课本中再也没有提到,更无解释。《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没有“青年党”的解释。原来,青年党是由一些地主、买办阶级的政客及知识分子组成的,1923年在法国成立,初名中国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6.
"七月派"是由抗战所催生的一个文学流派.救亡与启蒙的互相促进,是七月派的精神追求,由此而升华出来的充满理想主义、敢于挑战不合理现实的勇气,使其具有鲜明的流派风格,被称为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唐吉诃德".随着抗战时局的变迁,"七月派"总体创作风格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后期偏于沉郁悲怆.反思七月派的发展历程,可以给后来者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青年党在政党自身的内忧外患中,走上了改变政党政策的道路——放弃革命、改走宪政,冀望党派合作而达到分享政权和实现宪政的目的,将决战之地由疆场向议场转移。而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就成为其政策指导下的必选之路,以放弃武力和不参与任何反对国民党的活动为前提,两党关系出现曙光,从青年党角度来看,其后在言论上由激烈对抗到小心讨好,积极建言献策并致力于建立联合战线。七七事变后,青年党更是不遗余力地为蒋介石歌功颂德,为国民党的过失寻找合理的托词,开始失去政党性格和立场。而反共是青年党的职志,虽然从1935年开始中共一直积极寻求与其他党派的合作,但是青年党在抗战爆发前仍一如既往地抨击共产党,反对中共提出的人民战线和国共的再次合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前才不得不调整与中共的关系,基本停止公开的反共舆论,与中共接触,努力于共同抗日和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相似文献   

8.
1980年代以来,大陆学者对抗日战争史的记述逐步趋于客观准确。先后有《中华民国史纲》(张宪文主编)、《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李新、陈铁健总编)中的抗日战争三卷——《全民抗战气壮山河》(李良志等主编)、《坚持抗战苦撑待变》(李隆基、王玉祥主编)、《同盟抗战赢得胜利》(李良志、李隆基主编)等。抗日战争史专著从何理《抗日战争史》起,出版了多种,诸如《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张宪文主编)、《日本侵华战争》四卷(王辅著)、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编著《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卷,《中国复兴枢纽》(刘大年、白介夫主编)、《中国抗战军事史》(罗焕章、高培主编)。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党与“九·一八”后的抗日民主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年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特殊历史时期 ,较早提出了停止内争、武装抗日和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组织国防政府的主张 ,积极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活动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右翼政治态度的重大变化。但其阶级本性及对中共的敌视 ,使其抗日民主活动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知识梳理】1.台湾名称的演变。夷洲(三国)—流求(隋唐)—琉球(元朝)—小琉球、东番(明初)—台湾2.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①三国:孙权派卫温通夷洲。②隋唐: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③元朝:元世祖首次在澎湖岛设置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七月派小说所描写的人物投身抗战的基点恰恰就是个体的冲动、激情和目标.七月派小说家首先挖掘人原始性的反抗因素,又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出发为人物选择了群体斗争这一能完全解放自身的道路,最后又描写了人物抗战立场由动摇到坚定的过程.这样的描写真实地表现了底层民众投入抗战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是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本文仅就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指导下,中国民主同盟以爱国主义为基点与中共合作,最终选择了新民主主义道路,中间道路对中共与民盟合作共事的影响,以及中间道路的破产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抗战初期中共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政策。毛泽东指出:“一切加入抗日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党派,在坚持抗战与坚持统一战线的大前提下,都有发展的前途,我们都愿意与之建立长期合作。”他还特别提到对于抗战初期存在的“第三党、国家青年党、国家社会党、救国会派,或其他任何集团,任何党派都是一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三百多个大小政党中,中国青年党与国共两党一样,有完整的政党纲领和严密的组织机构,并以在野民主党的身份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叱咤风云一时,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训政”制度最坚决的批判,并为此与国民党两展开了激烈的争斗。那么青年党与国民党关系又是如何演变的?到底是怎样走到一起的?本拟就此做一初步考察,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青年党,了解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以岭南的“中国诗坛社”为核心的“中国诗坛”派,创作了大量抗战诗,对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和新诗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表现:一、高唱抗日主题歌、弘扬民族主旋律,鼓动了千百万民众投入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二、坚持面向大众,使诗歌为大众喜闻乐见,并能接受,起到教育作用,产生巨大力量;三、转变诗风,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推动了岭南新诗乃至全国新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我国民主革命阶段中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进行决战的时期,是中国人民革命从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的时期,在这个关系到新旧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关键时刻,中国青年党依然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根本立场,维护国民党反动统治,充当蒋介石法西斯独裁的点缀品,阻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本文拟对中国青年党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治活动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6.
有求必应     
《历史学习》2004,(10):36-39
编辑老师:您好。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题目,不知怎样理解,敬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为我解答,好吗?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集团与汪精卫集团的矛盾实质上是A.抗战派与投降派的矛盾B.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C.国民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D.爱国者与卖国贼之间的矛盾抗战期间,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分别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并维护其在华利益。我认为这只是两个集团维护其利益的权宜手段或说是策略,并非其根本目的。所以,我想答案应选C,而提供的答案是B。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姜雅莉2004年4月29日编者简复:抗战派与…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积极张扬爱国正气、反映抗战现实.电影工作者面对政治高压,以饱满的爱国情怀揭露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坚持电影为抗战服务,鼓动抗日救亡的开展,虽在中国电影的草创期,却制作出上百部反映抗战爱国的进步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青年党与川康军人关系十分密切,双方长期互相借重,以抗衡国民党的压力。抗战时期,青年党还曾寄望于"不流血革命",试图在国民政府崩溃的情况下"出而主政",领导抗日。可是,汪伪政权成立后,青年党主席曾琦的亲信赵毓松等青年党人参加了汪伪政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琦也潜入沦陷区,并差一点出任伪职,这意味着主张"国家至上"的青年党很大程度上已经变质了。川康军人也曾派青年党人王师曾去南京与周佛海等人商谈,与汪伪政权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国民党则对川康军人与青年党之间的合作保持高度警惕,既担心他们降日,又要防止他们在"民族复兴根据地"坐大,威胁中央政府,所以国民党千方百计要削弱川康军人与青年党的势力,并强迫川康军人与青年党逐渐疏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抗战之初、国共两党进行了联合抗战.然而到了抗战最艰苦的四十年代初,不仅国民党内部的汪精卫一派投降日寇,企图另立政府,而且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派,也已逐渐走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道路.对此,中国共产党于一九四○年二月向全国提出了“三坚持,三反对”的主张,即“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第687页)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然而国民党反  相似文献   

20.
黄莉 《文教资料》2014,(31):49-51
在抗战背景下诞生的七月派,在文艺思想,诗歌和小说三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路翎为代表的,包括丘东平、彭柏山、吴奚如、冀汸等人的小说创作达到相当水平,他们从自身实践出发,深刻透视社会,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独特地表达出来了,给我们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