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根据“八荣八耻”荣辱观对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要求,分析了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建好企业文化是培育广大员工不懈奋斗精神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每一项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融入思想教育引导中,融入员工业余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潘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40-42
匠人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促进产业转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供给方结构改革的保障.技工教育是工匠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过程中需要融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需要重视在教育中实现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整合培育. 相似文献
4.
5.
6.
占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188-192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五年制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进步发展的环境下,更需要新时代工匠精神,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专业专注、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职业品质,“公正客观、遵纪守法”的职业态度和“国家富强”的职业追求。该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基于五年制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现实问题,从教学优化、校园文化营造、校企合作、家校合作4个途径实践五年制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实现大有作为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8.
9.
"9+3"工程,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学生提供3年的免费职业教育.这是四川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创举.文章旨在加强四川省通信类高职院校藏区"9+3"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职业能力强化教育,结合新时代的研究成果,找到藏区"9+3"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关于工匠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根据通信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受教...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个体的终极人生价值,成就个人完美的人格操守,一直是儒家人生哲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批判地继承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当代企业家伦理精神的培育和完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给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认真分析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法治缺陷及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并不断思考、探索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工业精神是由工业的特性所决定并贯穿于工业实践活动中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价值标准,体现了工业发展的规律,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工业精神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培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议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给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认真分析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法治缺陷及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并不断思考、探索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调研,故名思义,即调查与研究。调查研究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获取知识了解社会一项重要的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每一个阶段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大学精神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的主要功能,并阐述了高校如何培育大学精神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兵国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民兵国防观念,提高政治素质,造就优秀人才。而增强国防观念最基本的是培育“四种精神”,即: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爱军习武、民族自立自强等国防精神。强化民兵“四种精神:教育,有利于提高全体民兵的整体素质,激发爱国奉献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石油人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系统梳理和总结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动企业发展的经验,对如何发挥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到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丁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27):160-163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掀起新一轮热潮,引发人们强烈关注,这不仅显示出社会民众更高的价值追求,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到来。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和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既可以助推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丰富完善现代工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在培育实践路径上可以充分融入校园阵地、拓展延伸网络平台、引导激发制度保障,提高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在本科教育中实施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建议本科教育提出实施企业家精神培育。对目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