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从1985年1月开始自建发行网,由报社自办发行,至今已两年多了。实践证明,报社自办发行的路子是对头的。自办发行提高了报纸的投递质量,使读者订报方便、看报早,扩大了发行数量。到今年4月底,发行人员没有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1985年1月开始自建发行网,由报社自办发行,至今已两年多了。实践证明,报社自办发行的路子是对头的。自办发行提高了报纸的投递质量,使读者订报方便、看报早,扩大了发行数量。到今年4月底,发行人员没有增加,洛阳日报的发行量比去年平均增长了22%,月均发行98846份,最高额达15.8万多份。比1985年以前邮局最高发行数6.2万份增长了154%;并且节约了发行费用。今年以来,我们除进一步巩固现有的发行  相似文献   

3.
搞好自办发行 主动进入市场李林临随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版社自办发行异军突起。这对于减少中间环节,产销直接见面,繁荣图书市场,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起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如何主动进入图书市场,在认识和实践上都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新华书店搞好出版发行工作,我社于1980年开展了自办发行业务,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初见成效。据1981年一季度统计,来信来件的读者数就达3,000多人次,共寄出图书12万多册,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读者“买书难”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有书找不到读者的矛盾。怎样配合书店搞好自办发行,根据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在谈到创新与改革时说:图书出版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大意)。从一定范围说,图书发行工作就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在就以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试探一下辞书出版社自办发行工作的几个问题。从自办发行形成体系谈起在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中,上海辞书出版社起步较早。1980年,它设立了读者服务部办理邮购业务,六年多来,为全国四十余万个(次)读者和单位解决了“买辞书难”的问题。特别是为偏远地区读者服务,获得广泛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图书发行实行多渠道,提倡出版社自办发行,对解决读者“买书难”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许多专业图书,书店因种种原因,往往订货不多,不能满足读者需要。出版社由于了解图书内容质量和出版意图,通过宣传推荐、对口征订、邮购供应等一系列措施,弥补了书店供应的不足。但是多渠道发行的发展,也产生一些矛盾,从浙江省目前十个出版社自办发行的情况看,社店之间不同程度地出现以下矛盾:一、出版社利用30%发行折扣,给读者订购单位折扣优待,特别是给作者单位优待折扣,由他们在系统搞发行,同时用提高发货折扣的办法,在集体、个体及新华书店系统内搞批发、  相似文献   

7.
自办发行,是当前市场化报纸的主流发行方式。自办发行给报纸带来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缩短了投递时间、提高了投递质量、提高了发行数量、降低了发行成本……从某种角度说,是自办发行让报社的命运真正意义上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8.
王鸿雁 《报刊之友》2013,(10):80-82
高校校报要良性发展,需面向市场,重视发行经营。在适众定价基础上做好有效发行,优化发行结构,明晰发行渠道,邮发、自办发行、零售相结合,拓宽发行空间,满足读者多方面阅读需求。树立服务理念,提高办报质量,优化内容和形式,增强时效性,用优质投递促发行,主动提供多样服务,开展多种读者活动,重视订户管理,建立读者数据库,用真诚培养读者忠诚度,增加报纸吸引力。做好发行员的选用、绩效管理,抓好发行人员队伍培训,建设和管理发行队伍。增强校报推广营销意识。  相似文献   

9.
王鸿雁 《今传媒》2013,(10):80-82
高校校报要良性发展,需面向市场,重视发行经营。在适众定价基础上做好有效发行,优化发行结构,明晰发行渠道,邮发、自办发行、零售相结合,拓宽发行空间,满足读者多方面阅读需求。树立服务理念,提高办报质量,优化内容和形式,增强时效性,用优质投递促发行,主动提供多样服务,开展多种读者活动,重视订户管理,建立读者数据库,用真诚培养读者忠诚度,增加报纸吸引力。做好发行员的选用、绩效管理,抓好发行人员队伍培训,建设和管理发行队伍。增强校报推广营销意识。  相似文献   

10.
据《辽宁日报》报道:经辽宁省委宣传部批准,省邮政局同意,从2002年1月1日起,《辽宁日报》在沈阳、大连、鞍山三市的城区(含郊区),由辽宁日报报业集团自办发行。实行自办发行后,《辽宁日报》的发行质量和投递时效将会有很大提高,沈阳、大连、鞍山三市的读者将会亲身感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包括:送报上楼;今日订报,隔日送报;早8时看到报纸(大连当日看到辽报);处理投诉不过夜等。辽宁日报明年在沈阳大连鞍山自办发行  相似文献   

11.
深圳特区报自办发行已有三年多,在发行工作中,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促使读者下决心订报的重要因素始终包括报纸的编校质量,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贴近性等,也有一些读者认为,报纸的差错率低、版面内容丰富也是他们作出抉择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报纸自办发行,打破了“邮发合一”,独家经营的局面,造成了邮发与自发并行,多渠道,多途径搞发行,百花争艳的竞争局面.这种竟争,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增强了报社的活力,促进了报纸质量和投递质量的不断改善,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事业”.但是,自办发行的报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求得更大的发展,乃至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努力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报纸自身对读者的吸引力外,就要下大功夫在发行的体制、途径和方式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3.
目前,科技期刊亏本问题已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在期刊编辑身上。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脱离,使编辑部不得不想方设法维持收支紧张的局面。在各种解决亏损的办法中,自办发行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由于专业刊物本身的特点,实行自办发行不仅可以解决亏本问题,而且能加强本专业内的横向联系,信息反馈迅速,因此,自办发行也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专业期刊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14.
如何满足顺应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这种商业、阅读和理财的需求。我们过去不知道真实的读者或者不知道我们的受众是谁。通过邮局发行,报纸和杂志在很长的时间里面,并不确知自己的读者是谁,邮局不会提供名单,只有你自办邮发你才知道你的读者是谁。后来大家都自办邮发,后来又零售,但依然存在到底谁在看你的杂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和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行现状,指出入世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行面临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应注重提高质量和联系读者,并可采取以邮局发行为主自办发行为辅、代理发行、网络出版发行、读者俱乐部、研究会、差别定价、异业渠道发行、编委宣传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发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
也谈自办发行谭军波近两年,都市报的出现给报业带来的冲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发行。所有的都市报都采取了自办发行,且不乏成功的例子。通过考察一些都市报成功的自办发行经验,可以找到一些自办发行的新思路。一流人才搞发行这是个观念问题。以往国内的报纸多是由邮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报刊发行工作,自全国解放后就按照苏联模式交邮电部门办理,长期以来报刊社只管出版,不管发行,使生产与流通严重脱节。这种“邮发合一”、由邮局一家独揽发行的做法,影响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1985年《洛阳日报》首创城市报纸自办发行,第二年就有《太原日报》、《柳州日报》和《开封日报》等6家城市报纸自办发行,到今年四月止自办发行的城市报纸已发展到36家,都获得成功。1987年元月起,《澧县报》经过两年试点后,完全与邮局脱钩,首次在农村实行自办发行,并取得重大突破,为城市报刊自办发行延伸到农村探索了路子。 (一) 首先是办好试点。1985年春,我们以澧东乡为点,广泛开展调查。在调查中农民读者一致认为:县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不少报刊都自办发行。但是,非订户读者要想读这些报刊就困难了。笔者过去工作过的一家报纸,是较早搞自办发行的。据了解,报社因此节省了一大笔资金,还解决了不少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同时报纸又可以投递到户,订户也是满意的。离开报社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每当我想看看自己服务过的报纸,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自办发行在完成现有职能的情况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包括成本的居高不下、发行人员难以管理等等。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都陷入发行大战不能自拔。发行大战耗费了报社的大量资金,对于报社的长远发展却没有太大帮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发突出。自办发行成竞争利器自办发行以其高时效、低成本、快反馈,实现了报社对报纸发行主导权和网络主控权的控制等特点,增强了报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驾御能力。报社需要把握生产和销售的经营自主权,自办发行的实质就在于自主权的回归。1985年《洛阳日报》的自办发行标志着…  相似文献   

20.
看了《对报刊自办发行的异议》(见本刊1989年第1期第48页)一文,我认为文章对报刊自办发行的异议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就报刊自办发行这一问题言,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首先,我认为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报刊脱离邮政渠道自办发行,主要是不堪邮政部门两次提高发行费用的结果。第一次是自1986年起,邮政部门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