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品人选教材时,编写者常常会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品进行必要的删改,力求使其更加完美。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日渐透明和开放,围绕着作品被删改问题的相关讨论不绝于耳。笔者认为,与其喋喋不休地争论,不如把教材被删改部分视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材被删改部分的教学作用,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课文删改部分仍是有效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功用,合理而巧妙地组织教学,让课堂焕发活力,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课文删改”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教学功效,利用其导入新课、品评语言、引发探究,从而合理而巧妙地组织教学,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字奥妙的领悟,引发学生的深入探究,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面对删改文。许多原作,在编人课本时,都经过了编者出于种种考虑而精心地、大幅度地删改。在删改过程中,忽略掉或伤害到原文的一些东西是必然的,但这也引起了许多教师的质疑,近年来部分教师甚至在教学中教授原文,将原文一字不动地搬进课堂代替课文。这些质疑和做法有其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根据《水浒传》中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内容删改而成。  相似文献   

6.
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课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英 《广西教育》2008,(28):55-56
《鸟岛》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文章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利盛世老师在这节课中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结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材现代文部分,详尽探究其删改与谬误,希望于新课程改革有所裨益。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芦花荡》较为标准的出处注释应为:孙犁著.孙犁文集第一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课本的出处注释一向不标明卷次,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某某的文章出  相似文献   

8.
现在,语文课本中编者精心设计选编了许多精美插图,其中有许多著名画家之作,画得惟妙惟肖,形象生动。它延伸拓展了教学视野,烘托映衬了文字情境,丰富了情感意韵,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文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充分挖掘插图内蕴含的丰富教学资源,就能开出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开地。一、对照插图体会词语含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文中插图是俄国画家列宾创作的世界著名的油画,画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神态生动逼真。课文是吴达志为画配的解说词,文章对画面上的每个人物都进行了描写,运用了许多描写动作…  相似文献   

9.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课题是文章内容和主旨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课文的“眼睛”,也是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和探究的切入口。但是,不少教师却忽了它的价值,对课题的处理无非是读题、释题、疑,然后就进入课文阅读。其实,课题是一个潜的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巧加处理,就“巧”出一片新天地。一、巧用课题1.扩展课题,把握整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是《飞机遇险的时候》(板书)。大家一起来读一这个课题。(生齐读)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相似文献   

10.
提及教学资源,往往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多媒体课件。可是,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之间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一切有字的地方都是学生搜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教材编者为了适合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面对长文作适当删改,是必要的。长文删改,当力求"简洁",但不能"惟简是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在选人教材时,只写"选自《魏郑公文集》",并没说明有删节。《谏太宗十思疏》收录在了许多选本中,笔者借来了四种版本:《魏郑公文集》(丛书集成初编,1985年  相似文献   

12.
毛丽丹 《考试周刊》2010,(32):38-39
儿童著作在翻译过程中总是出现被删节或删改现象,这不仅仅是商业问题,同时还是文化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儿童读物译本的删节和删改问题,分析支持和反对观点的原因,阐述了使儿童阅读益处最大化的方法。文中通过对《格里佛游记》中部分原文和译文的对照,以实例来阐述思想。并在最后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尽管现行教材还有待进一步修改,但有些课文在入选之前,教材编者在修改上已经下了不少功夫,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高中六册和中师四册语文课本上的《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就是一篇经过编者认真删改的好文章。要学好语言并不那么容易,要写好文章,在“改”字上还应当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戴双翔 《广东教育》2003,(10):19-20
语文课堂上,学《乌鸦喝水》时,学生不小心打破了盛水的瓶子,教师一句“你帮乌鸦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消除了学生的恐慌,丰富了课堂内容。学习《小雨沙沙》时,外面突然下起了小雨,教师打破原来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听雨、赏雨、沐雨、读雨、品雨, “干扰”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难得的教学资源。生活中不是缺乏教学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眼睛。本期四篇文章强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重新确立教学资源观:教学资源无处不在,瞬时即逝的教学资源尤其宝贵。  相似文献   

15.
在教授《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时,笔者困惑较多,然而"先学后教,先问后教"的提问法让我豁然开朗:教学,很多时候不是自顾自地按照已有的教学重点去安排,更应"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困惑。在提倡创设民主课堂、高效课堂的今天,学生的提问可以整合成一份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6.
浅议网络教学资源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是网络教育质量的生命线。当前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的无序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文章从技术角度推荐一种目前较完备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体系的模型,重点介绍天津电大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设计思想和框架结构,强调了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曾经 ,人教版小语教材中“看图学文”作为一种固定类型的课文 ,经年不变地出现在每册教材的第一单元 ,首篇课文的课题之上“看图学文”四个字赫然在目 ,这似乎在提醒我们 :借图读文、借文识图、图文结合、图文并茂 ,只是这少数课文的专利。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材的发展 ,这种“固定类型”已被打破。笔者认为 ,“看图学文”的“淡出”其实是昭示着课文插图是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决不能只被“局部关注”。一、展示学生独特感受的绝佳平台“学生在阅读中 ,并不是消极地接受 ,索取意义 ,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 ,甚至创造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线段的定比分点"是高中数学的传统内容,在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下)中,仍在第五章《平面向量》中作为向量的应用的一个方面编为5.5节.笔者以为对该节教材应作些删改.下面谈谈我们对该节教材的删改及教学建议,与同行共同磋商.  相似文献   

19.
曹权 《现代语文》2009,(1):42-43
在当前的课堂阅读教学中,主要的教学资源就是教材。而对教材的运用,多数教师也仅限于以课文既定的编排顺序组织教学,按照编者的意图落实教学目标。当然,教材的编排顺序隐含着教材编者的教学意图,这种意图应该引起一线教师足够的重视。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三种偏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不分主次,篇篇精讲;  相似文献   

20.
《小壁虎借尾巴》原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在选入统编教材以后,部分地方稍微做了改动。教师就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对比教材的删改,对比课后练习,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找到正确的方向,使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更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