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识字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提出的不同的数量要求,但是,在按课标编写的教材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原因在于对认写分流的科学体系建设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搞清认写分流的目的意义、理论根据和方式方法,是摆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识字写字教学现状:急于加大识字量,同时为了巩固识字量而忽略认写分开的要求,有意拔高标准,对只要求会认的生字并同要求会写的生字一样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做到"四会"一步到位,远远背离了课标。有的教师自认为所教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因而把只要求会认的字统一要求"四会",自认为这样做"喂饱了"学生,殊不知是走入了识字教学误区,严重游离了课标。首先,认写不分的弊端之一就是学生识字负担过重,识字效果不佳,书写质量滑坡,错别字大量涌现。其次,认写任务加重以后伴随而来的是识字写字的兴趣减退。再次,写字任务的强行加大,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张洁 《辽宁教育》2018,(1):12-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可见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性。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关于"识字写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3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个字。  相似文献   

4.
綦妙儿 《辅导员》2014,(2):56-57
"写"的习惯训练其实包含着写字与写文,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除了必要与基础的写字姿势训练外,我们更加重视如何训练学生"写得对、写得快、写得好"。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识字和写字”的编排原则是识字分流,多认少写。写字程序安排是由易到难。这个原则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也是符合儿童识字规律的。  相似文献   

6.
【案例】引出有"撇"的字师:找一找,这首古诗里哪些字有笔画"撇"。生A:"农、禾当、午"的字里有笔画"撇"。生B:我找到了"滴、锄、悯、首"。生C:我找到了"汗"。师:小朋友们,他说的对吗?生D:"汗"字里的是笔画"提"。写一写带有"撇"的字师:瞧,有个带"撇"的小朋友和我们打招呼。看黑板上出示的大字格"禾"。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A:我发现这个"禾"字的关键笔画在横中线、竖中线。生B:那个"撇"有点短。  相似文献   

7.
写字教学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校就提出"人人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我们的做法是: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坚持长期的教师书写培训,开设书法社团,营造充满书法气息的校园环境,把写字与育人相结合。我校的写字教学,正好体现了"井"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的识字写字板块,强调了学生要在多认少写和识写分流的原则上进行有效的识字写字学习,还能为以后的阅读与写作打下很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托教材内容,积极探寻有效的指导方法,展开课堂教学。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材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教学指导方法,希望可以有效提高识字写字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国林 《海南教育》2014,(16):30-30
识字与写字是一体的。识字是写字的基础,如果不认识某个字而去写它,只能是照猫画虎、徒劳无功。写字是一项语文基本技能,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也是识字更深层次的要求。学生在写字时书其形、读其音、思其义,不仅能加深对字形的记忆,还可以巩固字音、字义的掌握。新课标强化了写字教学,"写字姿势正确"和"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第三学段的硬笔字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体现了写字还要讲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刘红 《宁夏教育》2011,(12):33-34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写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点,识字、写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学生只有将这两样基础打好了,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其他语文知识,而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显然写字更为重要。一个人将字写好了,会使他的形象更好。在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学习的时候,教师就注重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改正学生在写字上存在的一些坏习惯。  相似文献   

12.
罗明容 《考试周刊》2010,(29):66-66
我从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已多年,对于识字的教学有着独特的一套方法和技巧。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识""写"分开,多"识"少"写",并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时空》2010,(11):53-53
密写水 用白醋和洋葱汁在纸上写字,干了以后,不会留下什么痕迹。这类液体就是最简单的密写水。想要读出用密写水写的字来,只要把纸放在火上烤一下,字迹就会变成棕色,那样就能够清楚地看见写的字了。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字如其人。字是我们的另一张面貌。一个人思想、文化、气质、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精神面貌可以从他书写中得到表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能正确、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可见,写好汉字的重要。本文从农村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谈谈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15.
翁洁燕 《广西教育》2010,(22):48-48
识字教学中有一个认字与写字关系的问题,“只认不写,先认后写,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教学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识字教学的内涵。然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探究适合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的识字教学模式却是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王英 《考试周刊》2009,(47):68-69
"能说会写"是语文课最核心的任务,"会写"又恰是语文课的"半壁江山"。虽然语文课标对二年级写话不提具体要求,却强调了"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这一点。在教学中,学生一碰到写话,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当然是优生,忧愁的是后进生。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是首次提出"识写分流"的概念来进行生字的教学。但在选择字种、确定识写生字及识写同步等几个方面有一定不足。所以,需要对基础教育识字教学用字标准进行统一的编制,分学段建设教材体例,在教材编写与汉语研究之间的搭起沟通的桥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说,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从"写什么"转向"怎么写"。会读未必会写,会写一定会读。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时,不妨多一只"眼睛",多关注形式的表达,多想一想,这样美的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其实,阅读是手段和过程,写作才是阅读的目的和归宿。一切语文课都是写作课,只有让学生亲历作者的写作过程,才能悟到作者写的奥秘。  相似文献   

19.
一年级学生入学年龄低,教材中实行认写分流,认容易,写难,如何进行写字教学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一、创设情境,激发写字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的兴趣能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成功地唤起他们  相似文献   

20.
泫泓 《家长》2013,(5):12-14
每年元旦和教师节,小铮都会来看我。这不,他刚走,就有同事对我说:"赵老师,真羡慕你教出了这么好的学生,都上大学了,每年还不忘来看你。"我淡淡一笑,其实同事有所不知,我刚教小铮时,他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赵老师,小铮在我的校服上写字。"一天,我正在备课,坐在小铮前面的女生倩倩哭着找到我。当我看到小铮在倩倩校服背后写的"小乳猪"三个字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