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话气溶胶     
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它是胶体体系的一种。通常,胶体中的微粒在2000微米以下,而气溶胶的粒子直径则在0.001~100微米之间。其液态粒子称雾,小于1微米的固态粒子称烟,大于1微米的粒子称尘。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中无处不含有这样的微粒,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气溶胶世界”。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个成年人一般一昼夜要呼吸10立方米的空气,重达16公斤。如果按国内三级标准规定的第二级标准每立方米含有300微克各种微粒物质计算,每人每天吸人3000微克(其中约有50微克是生物性粒子)成分复杂的粒性物质。这对具有3亿多个肺泡、  相似文献   

2.
气溶胶灭火技术是在军用烟火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灭火技术,其工作原理是:燃烧产生的固体微粒与火焰中的活性基O、H、OH发生化学和物理作用,从而打断燃烧的链式反应,达到灭火目的。其优点灭火效率高,不损害大气臭氧层,无压力储存,成本低。但其本身产生的机理使其有工作状态内部高温的本性,使用场合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使其能应用到有危险气体的环境中实现消防保护,就必须做到气溶胶灭火器具备本安防爆功能。本文就沿着气溶胶灭火器能否达到本安防爆开展一系列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一直远低于科学家根据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所预测的温度值。于是有人认为,地球系统可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反馈机制,沙尘可能就是一种与二氧化碳增温相对立的非常重要的"制冷剂"。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但在研究全球变化的科学家眼中,沙尘暴是大自然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一环。科学家把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在1微米~100微米左右的固体、液体微粒叫做"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是气溶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对1960—2011年中国东部地区微量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干燥晴天能见度、气溶胶光学厚度及云滴粒子有效半径等变化特征验证大气气溶胶对微量降水的影响,结论是气溶胶导致的微雨减少主要集中在华北京津塘、长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且气溶胶越多的地区,微量降水的减少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冬雪 《百科知识》2013,(7):31-33
悬浮颗粒物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形成的气溶胶,其粒径范围为0.1~100微米。粒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粒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称PM10。悬浮颗粒物中的PM10和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2013年1月,中国中东部、东北及西南共计10省区市出现了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的雾霾天气,其中污染最严重是京津冀区域。在北京,整  相似文献   

6.
正在2月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首次明确提出气溶胶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消息一出,"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的论调慌慌张张地占据了网络。论调吓人,但真的是这样吗?别慌,先听听下面这些知识点。气溶胶有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如果你没听说过气溶胶,你一定听说过它的"亲戚"PM_(2.5)。但气溶胶不只是固体微粒。当人们日常说话、大笑、唱歌、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液滴也会形  相似文献   

7.
群芳 《科学中国》2006,(3):17-17
传染病员运送负压隔离舱主要用于呼吸道传染病员的隔离运送,舱内病员呼出的污染空气经高效空气过滤器净化后排出舱外.外界新鲜空气通过进气口实时补充到舱内,在舱内建立合理的负压,有效防止病原体溢出舱外,并为病员提供相对舒适的环境。研发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可滤除99.999%0.3微米微粒气溶胶和99.9999%噬菌体f2气溶胶。  相似文献   

8.
正流言: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所以疫情期间不能开窗通风,否则很容易被传染。真相:《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气溶胶是非常微小的液滴或固体颗粒,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微粒中含有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等的被称为生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大气气溶胶对酸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酸雨现状、气溶胶的酸碱性质和酸化缓冲能力对酸雨的影响、大气污染对降雨的抑制作用、降水化学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大气气溶胶对酸雨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评述,指出对酸性气溶胶的研究逐渐成为酸雨研究中的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   

10.
在气象学上,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冰晶自动监测仪器主要用于云雾实验室自动监测催化剂人工冰核气溶胶核化增长成为冰晶,并获得冰晶的图像和数量.自主研发冰雪晶自动识别读数系统,一直是我国人影催化剂自动定量检测技术攻关的重要方向.2009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出激光云粒子探测仪器样机,取得初步成果.在此基础上,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兵器工业第209研究所和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研究,针对我国人影催化剂检测中自动定量难题,成功研发可提供人工冰晶和焰剂气溶胶的数浓度、分布谱和图像的监测仪器及其配套软件,结合云室等装备建成人影催化剂自动检测系统,有效提升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成冰核率定量检测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热表面电离质谱计为分析手段,采用6Li稳定同位素示踪了爆炸过程中放射性气溶胶粒子悬浮、沉积和在毛细管中扩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后100h,气溶胶粒子悬浮份额占10-5;沉积量占绝大多数,且各部位沉积量存在明显差异;即使在无压力推动下,仍明显观察到了气溶胶粒子在毛细管中的扩散,对于d25μm×2cm 毛细管通道而言,穿透率为1.5×10-10 / h。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评估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在爆炸过程中的行为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HTDMA(加湿迁移差分分析)法于2009年12月8—20日测量了北京气溶胶吸湿性,并讨论气溶胶吸湿性影响因素.实验发现,北京气溶胶吸湿性生长因子冬季在1.01到1.40之间,呈现弱吸湿性和近憎水性特点.北京冬季气溶胶吸湿生长因子日变化呈现双峰分布和单峰分布2种规律.影响城市环境气溶胶吸湿性的主要因素是近憎水性组份和弱吸湿性组份在环境气溶胶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气溶胶变化后对氡子体产生的影响,实验通过气溶胶粒径谱仪SMPS测试氡室内不同浓度气溶胶,分析气溶胶的变化情况,根据AlphaGUARD测氡仪以及AlphaPM子体仪测试变化的氡浓度不同气溶胶下子体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NaCl浓度的气溶胶条件下,气溶胶的总量随着气溶胶发生器中的NaCl浓度的增大而变大,由于氡子体结合态随气溶胶浓度改变,氡子体浓度也随气溶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相同气溶胶浓度情况下,氡子体的浓度随着氡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黄海位于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之间.是东亚人为排放汞金属的潜在受体。在2010年7月份,海巡船检查黄海期间,我们测量了大气气溶胶中单质汞、总汞、反应活性汞和水中溶解气态汞。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半导体纳米微粒在聚合物分子中的原位制备方法、纳米微粒在 体相材料及膜材料中的复合与组装等相关工作,并对复合半导体纳米微粒的结构、性质及应 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气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最为突出。南京地区工业比较发达,SO_2污染严重,由SO_2转化的硫酸盐气溶胶相应较多,导致了对流层大气中硫酸盐气溶胶浓度的增大,因此研究硫酸盐气溶胶对南京地区气候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文章根据我国SO_2的排放情况,分析SO_2对气候和环境的直接影响和硫酸盐气溶胶对气候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我们使用拉曼一瑞利一米激光雷达系统探测南京地区硫酸盐气溶胶的回波信号,然后通过去除背景噪声、滑动平均对回波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后的有效信号进行反演,得出了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采用假设边界值的方法分析了边界值对消光系数的影响,得出使消光系数廓线最接近于真实值的边界值,最后介绍了消光系数在夜间的变化趋势和南京上空气溶胶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基于《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近十年的检索结果,系统分析中国气候变化研究领域近十年的研究发展态势、热点、投入主体、国际合作和研究水平等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降雨量、全球变暖、水资源、气溶胶、CO2等方面。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的SCI发文篇均被引频次为8.96,H指数为77。气候变化研究有明显的地域针对性,研究最多的区域是青藏高原,其次是中国南海和中国北方。  相似文献   

18.
近期,我国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从京津冀地区到长三角地区,甚至再到珠三角地区,PM2.5都严重超标,一些地区PM2.5的最高测试值甚至达到每立方米1000微克,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细颗粒物指标。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雾霾漫天,复旦大学庄国顺教授科研团队花费10年时间,阐明了我国各类气溶胶的时空分布、化学组成及其形成和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气候环境     
正气溶胶在大气边界层中的火炉、穹顶与阳伞效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辛金元研究员团队与哈佛大学ScotT.Martin教授团队合作,基于北京地区大气污染边界层物理与化学耦合观测,联合构建了气溶胶在大气边界层中的火炉、穹顶与阳伞效应模型。研究论文发表于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论文探究了区域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策略与气溶胶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揭示大气中存在一个转换高度h,在h之上吸收型  相似文献   

20.
利用RegCM3模式模拟不同浓度的黑碳气溶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黑碳气溶胶在2013年对我国气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增温上,基本介于0℃~0.4℃,个别地区达到了0.6℃。而对黑碳气溶胶引起的地表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变化和地表反射的长波辐射变化的模拟结果显示:黑碳气溶胶对我国各区域的长波辐射强迫影响基本都为正值,地表反射的长波辐射增加幅度约在0.4~0.8 W/m~2。同时,黑碳气溶胶还会使地表接受到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少,减少的幅度约在1~2 W/m~2。对于黑碳气溶胶引起的大气层顶净辐射变化模拟表明,黑碳气溶胶使所研究区域的大气层顶净辐射强迫值增加0.6~1 W/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