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考查知识全面,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交会与综合能力的考查,从数学思想、学科特点、思维能力出发,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考查,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贴近中学数学教学.通过对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的分析,给高中数学教学以启示:为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教师应该重视夯实基础,落实双基,强化通解通法与解题规范的教学.关注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2011年新课标地理试题具有以下特点:以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地理材料和地理图表为裁体,突显地理学科的特点,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能力的考察等多种特点.通过此次考试,在此提出几点基于地理教学上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的高考历史试卷秉承了近几年注重能力立意的命题特点 ,也体现了“稳中有变 ,稳中求变”的命题改革与原则。认真分析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 ,挖掘试卷中的“内蕴” ,以调整平时应考、复习的方向与策略 ,这将使我们今后的高三历史复习工作更具实效。   一  2 0 0 2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 :1.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我们常说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知识的运作。今年的历史试题与教材结合较为紧密 ,这说明教学中还是要以教材为本 ,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 ;只有知识扎实 ,对概念充分把握理解 ,知识的运用和迁…  相似文献   

4.
以2023年5套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为研究样本,分别从真实情境测试载体、必备知识解决问题的工具、关键能力考查的目标等视角,结合具体数据和具体典型试题进行分析,得出高考试题具有“优化真实情境设计,凸显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必备知识关联,促进知识向素养转化;强化关键能力考查,外显核心素养立意;落实学业质量要求,引导教师依标教学”等四个特点,并基于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真实情境创设、加强必备知识的有效关联、加强关键能力的进阶培养”。  相似文献   

5.
为了兼顾当今高考的多元化,让读者尽可能地了解高考题的全貌,我们选取了2004年高考生物单科广东卷、上海卷、江苏卷和理科综合天津卷、北京卷、河南卷中的典型试题做分析,并从知识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整合、能力考查落点的变化、试题材料的选组和呈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和盲点、教学操作策略等维度进行了适当的拓展,以期为高效开展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工作提供一定的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6.
一体化教学是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现课程结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组织方式整合、知识排序方式与知识习得方式整合的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一体化教学的基点要体现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观,重点要突出课程整合,推进应上下联动。  相似文献   

7.
戢明 《河南教育》2004,(9):26-26
初中化学教学的中心内容是使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4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题力求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发挥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指导功能,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一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和启蒙性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理解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了化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才能谈得上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的提高。试题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基本上覆盖了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以氧气、氢气、碳、二氧化碳、铁、…  相似文献   

8.
王伟君 《文教资料》2010,(5):159-162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科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教学.从创造性地使用与处理教材、充实学生的知识信息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策略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正确理解社会.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也是高考数学的主要考查内容.以2021年高考数学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全国甲卷理科等八套试卷中“概率与统计”相关试题为研究对象,从情境类型、知识点、数学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综合难度五个维度对其进行特点分析.发现,2021年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试题具有情境类型丰富、讲究知识的应用性与综合性、融合多种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特点,在难度上不同试题在难度因素的侧重上各有不同,大部分试题强调运算难度.对教师的概率与统计教学和高考试题的命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丰富问题情境,培养关键能力;注重知识整合,建构完整体系;回归知识本质,落实核心素养;合理设置难度,优化试卷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体化教学是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现课程结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组织方式整合、知识排序方式与知识习得方式整合的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一体化教学的基点要体现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观,重点要突出课程整合,推动应上下联动.学校要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的主要特点是接受与吸收、认识与学习能力试题集中体现;传统与创新、相似与变化试题并存;突显识图与整合、分析与处理图像题;方法与综合、信息与提炼实验题鲜明。  相似文献   

12.
尹志芳 《考试周刊》2010,(36):13-13
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真实反映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实践"过程与方法",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方向;以学生为本,展示历史学科特色等特点,更接近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水平,更能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进步,更能实现新课改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3.
围绕英语课程改革的教研活动,根据中学英语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处理能力,养成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将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复习.从整合复习教学产生的背景与目的、理解和实施等方面作了阐述,就如何进行整合复习教学作了探讨,期望能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4.
角色职能的转变,需要教师从内在提升教学能力以满足混合式教学实践的需要,明确教师需要重视本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的学习;学习实践整合信息技术;提升与学生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指出自身研修、试点示范、教学联席、教学竞赛等多样化的提升途径,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低频电子技术这两门课的很多知识点均有相同之处,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我们对两门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整合为8个教学情境,涵盖低频知识和高频知识。让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了解并掌握两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学的课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给语文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整合不是简单拼合,如果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关照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这样的整合就失去了价值,甚至会走向误区。透视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我们正执着地寻求  相似文献   

17.
王璐 《山东教育》2004,(28):26-27
人教社大修订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的第八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两篇略读课文《打赌》《同一个名字》和“积累·运用八”组成。本组内容是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课文讲述的都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事,蕴涵着比较深刻的做人道理,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同时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以期在阅读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一、整合教材,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同时…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高考地理试题更加注重基础,强调回归教材,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基于高考命题特点,今后教学应以双基为本,强化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专题训练,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区域、重视空间定位,强化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李小霞 《天津教育》2023,(22):48-49
<正>高中地理教师基于大概念开展单元化知识讲授活动,不仅可以改进以往知识碎片化的教学思路,突出地理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特点,而且能借此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大概念培养学生整体化探究知识的意识,提高其知识迁移、知识整合的能力,使学生在综合性、全面化单元认知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为了让高中地理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大概念教学的优势,掌握正确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佳秋 《文教资料》2013,(18):173-174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对于在六年一贯制完全中学任教的历史教师,进行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本文从整合教材、引领学生和校本教研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阐述六年一贯制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