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1月17日,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骨灰归葬于杭州半山安贤因,让中国人重新把目光转向了这个饱受争议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网报道:五十多年前,因为毛泽东主席的一篇著名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而闻名于世界的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先生的遗骨于2008年12月初被安放在杭州安贤陵园里。  相似文献   

3.
司徒雷登来了。时隔59年,当初那个“夹起皮包走路”的美国佬.如今,又“回”到了中国。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再次回到中国时,已是几杯骨灰,一缕乡魂。低沉的音乐声响起,在中外友好人士的注目下.司徒雷登先生的骨灰被轻轻安放在杭州安贤园文星园,四周青松苍翠,远处青山环抱。  相似文献   

4.
司徒雷登来了。时隔59年,当初那个“夹起皮包走路”的美国佬.如今,又“回”到了中国。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再次回到中国时,已是几杯骨灰,一缕乡魂。低沉的音乐声响起,在中外友好人士的注目下.司徒雷登先生的骨灰被轻轻安放在杭州安贤园文星园,四周青松苍翠,远处青山环抱。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在分析《别了,司徒雷登》一课时,“题解”部分有一段话:“本文的题目‘别了,司徒雷登’,……语义双关已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主谓倒装,更使题目增加了表达效果。”说题目“主谓倒装”,显然是把“司徒雷登”当作主语,把“别了”当作谓语,为了加强语势,“谓语”提前,“主语”  相似文献   

6.
《别了 ,司徒雷登》一文的题解 ,在教参上有一句颇具权威性的说明 ,“语意双关已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主谓倒装 ,更使题目增强了表达效果” (见《教学参考书》 (高中语文第三册 ) P4)。对此所提的“倒装”一说 ,我颇有疑议。关于此处的“别”字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分离”的意思。既是“分离”,那么此动作应涉及到双方 ,所以在“别”的后面还隐藏着动作的另一方 ,根据课文交代 ,这一方应为“我们”。如此 ,标题的理解应为如下 :1 .司徒雷登别了我们。2 .我们别了司徒雷登。如此理解 ,均为一句平直的叙事 ,仅仅告诉了人们司…  相似文献   

7.
司徒雷登是中美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有争议的人物。在中国的50多年,他先后完成了传教士、校长和大使三个身份的转变。在担任燕京大学校长期间,他为中国的教育和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1946年出任大使后,他逐步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代言人,形成了自己对中国政局的独特观点,并在矛盾中履行着使命。1949年以后的司徒雷登逐步成为中美关系从对抗到对话再到正常化的一个缩影。在新时期,重新梳理司徒雷登的在华活动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有助于中美两国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8.
正一、错别字的6种表现近年来,高考阅卷中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因此教育部在全国高考大纲中规定,全国卷作文中每出现1个错别字要扣1分。其实,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生的错别字就如影随形,伴随着孩子们识字写字的全过程,并以以下6种状态表现:1.多笔画。如:迎、茂、武、染、悬、挠、腻、抑、怨、融、  相似文献   

9.
高庆友 《语文学习》2022,(12):16-18
<正>师:同学们,今天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我们先从预习任务说起。一是预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并初步理解记者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二是尽量收集1997年7月1日国内各大媒体对香港回归的报道,初步和课文比较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先讨论第二项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我们县又搞教师招聘,招聘通知上说所招教师全部到农村学校任教,而且必须在农村学校任教5年才准许进城。城里生源增加,学校规模扩大,当然需要增补教师。但是,为什么不直接通过招聘满足需要,而要抽调农村学校的教师呢?农村学校又不存在教师超编现象,根本无力支援城里学校,何况教育局这边正在因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而组织招聘。教育局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前年大规模选调农村教师进城就曾经引发争议,当时很多农村学校开学时课都没  相似文献   

11.
孙晔隽 《江苏教育》2022,(71):49-52
十岁成长仪式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活动,然而大多数学校的十岁成长仪式都是固定的流程、相似的环节,缺少价值的引领和意义的挖掘,缺少对学生成长的观照。班级十岁成长礼应该从文化仪式入手,让学生理解文化的根脉,然后通过系统设计,引导学生看见彼此的成长,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蓄积成长的力量,进而走向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12.
阅读需要一种"仪式感",使阅读这件事在学生眼中变得更庄重而有意义,更闪光而有趣味,从而享受阅读。仪式感在阅读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仪式感能让阅读有向往;仪式感能让阅读变"悦读";仪式感能让阅读成习惯;仪式感能让阅读更温暖。作为学校、教师、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善于建立起阅读的仪式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惠夏云 《考试周刊》2009,(45):46-46
听说读写,历来是我们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概括,可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恰恰忽略了“说”,其原因:一是长期的应试教育检测手段,只有笔试,没有口试,让我们感觉到教说话“不实用”,因而不重视,二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言堂式的“满堂灌”,根本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因此,学生普遍说话能力差,就不足为怪了。经常见到学了十几年语文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孩子不喜欢吃蛋,母亲为了让孩子多吃蛋,就和孩子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母亲起初的规定是:谁输了就要吃一个蛋。于是孩子在这种好玩的气氛中吃下了蛋,对此,她很是得意。后来孩子每一次吃蛋都要和妈妈玩这个游戏,而且吃蛋时时候也不是那么的情愿。有二天,母亲提出还是进行猜拳的游戏,不过这一次,谁输了就没有蛋吃,只有赢的人才能吃到蛋,结果孩子表现非常的积极,  相似文献   

15.
从小到大,“您吃了吗?”成了我听到的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人们彼此见面,千人一腔的都问声:“您吃了吗?”有一次都到夜里临睡前,还有人邂逅相遇问我:“你吃了吗?”弄得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对方也很尴尬。于是我就琢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见面问候语如此单...  相似文献   

16.
正在山东潍坊市北海双语实验小学有一间"幸福教室",教室里有32名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和班主任李虹霞老师。教室四周布满了学生的作品:绘画、书法、工整的作业展览和各式各样的手工制作……这里的孩子各个充满了自信和快乐。这是一间像家一样亲切温馨的教室。孩子们动情的朗诵《我的祖国·我的母语》让我心潮澎湃,一首《光阴的故事》唱出了孩子们稚嫩的梦想,悠扬的葫芦丝吹出了美丽的《神话》,整齐的口风  相似文献   

17.
皮涛 《班主任》2014,(11):24-25
初见“周杰伦”去年九月,学校让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开学第一天,还未进班,我就听到教室里传来大大的叫卖声:“哎,便宜卖了啊!买两份打8折啊!”我惊讶极了,学校怎么会让小贩进到教室里推销呢?走进教室一看,是一个小男孩站在凳子上,挥舞着手中的一摞作业本,正在叫卖。好一个生财有道的小家伙!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和我一起看《忠犬八公》的是“灰姑娘”,当时我抱着它一边看一边撕心裂肺地哭,餐巾纸都用了一盒。“灰姑娘”是我第一次养的狗,乡下奶奶送给我的时候它全身灰不溜秋的,给它洗完了澡它就变得又白又漂亮,所以我们就叫它“灰姑娘”,后来才知道它是“男孩子”。“灰姑娘”是一条土狗,吃饭一点也不挑食,萝卜青菜它都吃。相比表妹养的贵宾犬,每天三餐无肉不欢的生活习惯,打心眼里觉得我的狗真为我省钱。  相似文献   

19.
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教学无类",到上世纪80年代的"素质教育",再到上世纪末"人文性"与"工具性"激烈论战,我们不能不承认,倡导语文"人文性"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巨大变革。但是,过重强调语文"人文性"所带来的弊病也不容忽视。在近年的听课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书"还没读懂,教师已将话题引到了人文教育上。可以说,教师重视了"文以载道",却忽视了"文"是"道"的载体,教学重心偏移。  相似文献   

20.
高静怡  袁军辉 《辅导员》2011,(23):53-53
我理解的八卦,就是所谓的“喜欢谈论”。在我们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说“你喜欢谁啊?”“你觉得某某女生漂亮吗?”等等,并且普遍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