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次普通高校"两课"教材质量评估结果揭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材质量 ,加快高校“两课”教材建设步伐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以下简称社政司)于2000年下发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材进行质量评估的通知》 ,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中使用的本科教材进行了首次质量评估。一、评估的基本情况此次参评的普通高校“两课”教材为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的示范教材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编的省编教材(参评单位共28个) ,共182本。其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8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8本、《毛泽东思想概…  相似文献   

2.
近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京召开了庆祝《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获奖座谈会。该书由教育部原社科司组编,著名学者张岱年任编委会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方克立任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荣获中宣部1999年“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教育部党组成员陈文博,社政司司长顾海良、副司长靳诺,原社科司司长奚广庆、  相似文献   

3.
近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京召开了庆祝《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获奖座谈会。该书由教育部原社科司组编,著名学者张岱年任编委会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方克立任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荣获中宣部1999年“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教育部党组成员陈文博,社政司司...  相似文献   

4.
2003年8月13~15日,由同济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协办的第16届全国高校经济理论教学改革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按照中央关于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精神,在高校“两课”教学中进一步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并对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示范教材的新体系、新内容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讨。 会议期间,教育部社政司教学处、上海市教委德育处的领导就如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讲话。该教材的两位主编顾海良教授和顾钰民教授作了专题报告。来自清华…  相似文献   

5.
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以下简称“社政司”)组织编写、中国人民大学王顺生教授主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示范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本科本)》(以下简称“教材”),是一部优点突出、特点突出的好教材。 1.教材的内容体系结构合理 按照教育部社政司的要求,“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科学体系、基本原理、活的灵魂、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进行概要的论述。从各章节来看,教材较好地体现了社政司的这个要求。教材的第一章,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发展,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28日至29日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在京召开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研讨会。教育部社政司负责同志、北京大学沙健孙教授和梁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庄福龄教授和王顺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章维教授及部分省市《毛泽东思想概论》教材的主编与会 ,围绕“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建设与发展以及课程建设的思路 ,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同志认为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是“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调整力度较大的一门课程 ,开设两年来 ,除教育部社政司推出示范本教材外 ,不少省市也编写出了地方版教材 ,这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工…  相似文献   

7.
1999年7月24~26日,经教育部社政司批准,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在昆明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建设暑期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的70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骨干教师出席了此次研讨会。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靳诺同志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王霁教授、杨耕教授、杨瑞龙教授分别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编写思路及特点作了阐述和说明。会议还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靳诺副司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教…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部社政司直接指导下,由全国7所著名理工大学的教师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工类本科试用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就本教材的特点与基本内容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大版 )是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以下简称“社政司”)的指导和关怀下编写的。自 1999年出版至今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中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现实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都要求修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 ,否则就会违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从而失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功能。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关于“两课”教材修订指示的精神 ,我与杨耕、陈志良共同对教材进行了修订。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我们根据《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由邵阳师专中文系程凯华教授任主编、邹琦新教授任副主编的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简明教程》已于1998年9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教材遵循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的《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三年制教学方案》的基本精神,根据教改的要求和出精品的原则,由教学水平高,科研水平高的“双高”型教师精心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