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业爱生严谨笃学——纪念第23个教师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四点希望"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也是新时期新阶段造就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努力方向。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讲话精神,本期特别组织编发了一组新时期师德建设研究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于颖泓 《贵州教育》2012,(10):24-24
当我们每天都面对着班里的四五十位同学,有哪位教师能说出具体的某位学生究竟在想什么,他(她)心里爱着(或恨着)什么,他(她)回想着(或憧憬着)什么;他(她)的课外,都接触到了些什么样的文化与思想,感受到了怎样一些情感?我们对学生的了解,更多是关心他们学习成绩的升降进退,关注他们学科学习的方法和学习心理,至于学生学习心理现象背后的思想与情感,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3.
匆匆二十五寒暑,教师节又翩然而至。如果说玫瑰属于情人节,康乃馨属于母亲节,那么属于教师节的应该是一束淡淡的菊花:清新淡雅、不炫耀、不争春,只是默默地装点着大地。一如教师的工作,不张扬、不功利、尽职尽责。  相似文献   

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一种职业情感。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真正关心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只有爱教育的老师,才能用心研究教育教学,才会把教育当作终生挚爱的事业,假如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所以,教育需要爱。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97):163-164
本文从师之爱、师之公、师之平、师之信和师之语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用爱感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参考》2005,(11):62-62
9月10日是第21个教师节,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用手中的“画笔”庆祝自己的节日。这天,“京华桃李园”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是“爱教、爱校、爱生——北京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技能培训成果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它如温柔的春雨,滋润着萌生的新芽;它如和煦的春风,慰藉着企盼的心灵。那么,教师的爱通过怎样的传导途径,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爱”的“感应”,产生爱的动力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把对学生的情感陶冶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去。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教师作主导的课堂模式都是最普遍的课堂教学手段,但这样就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性,课堂学习沦为填鸭式的灌输。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不失纪律中畅所欲言,是其中的关键。"万事开头难",首先要让学生"有话敢说",再进一步"有话爱说",最后使学生"有话可说",这几个步骤循序渐进,使学生真正地在学习中"动手""动脑""动口"。  相似文献   

10.
一、爱的重要性 法刷教育家卢梭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师爱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爱。  相似文献   

11.
时龙 《班主任》2010,(9):1-1
中小学班主任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世界上权力最小的是班主任,但是贡献最多的也是班主任。没有做过班主任,或许是教师生涯的一个遗憾。  相似文献   

12.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神圣使命。那么如何在教书的过程中不忘育人呢?笔者认为要在"爱"字上做文章,用心去挖掘、激发、调动、传递"爱",让孩子们在"爱"的土壤上健康、愉快、活泼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09,(17):7-19
岁月如歌,时光如昨,伴随着第25个教师节的到来,你最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也许。千言万语,种种诉说,都离不开这一主题:师恩难忘,节日快乐!  相似文献   

14.
吴丽蓉 《学子》2013,(11):96-96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然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变成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评判者的身份参与,很少讲究提问策略和艺术。这种提问方法极易抹杀学生个性,虽然满堂问,可是所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没有层次、没有深度,从表面看课堂热热闹闹的,可实际上学生却是在随大流,不需动用哪怕是点滴的思维。这种不分场合、不讲梯度、不管对象的随意提问,必然使提问应发挥的积极作用转化为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在大多数学生不缺赞美,他们是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生活中,他们能经常得到老师、父母、亲戚、朋友的称赞,感受着被赞美的愉悦、幸福,体验着赞美给他们带来的自信、成功。但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因为家庭教育以他们为中心,导致他们不懂得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受被赞美的同时也要主动地真诚地为别人送出赞美。如伺让学生感受赞美的力量,感悟赞美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成了我们本节课的主要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博 《数学教学研究》2014,33(10):20-2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当下素质教育课堂改革的方向.“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方法,明确各自分工,教师决不能去抢学生读题、审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张飞 《考试周刊》2013,(99):142-142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每个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够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爱戴,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情感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林凤妹 《新教师》2022,(1):65-66
在小学艺术课堂中,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生活如春风细雨般融入课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生活化教育,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下面笔者从小学艺术课堂生活化教育方面谈一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送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份"最好的节日礼物"——"四有"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做"四有"好老师,是每位老师从入职那天起就要积极争创的"师者标准"。作为一名走向未来的有进取心的教师,胸中有“标准”,追求无止境,理应从“创好”走向“更好”。师者,如何走向“更好”?  相似文献   

20.
武绍娟 《贵州教育》2009,(12):23-24
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