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三年来,《河北日报》通过不懈的努力,明确了"主流政经大报"的定位和"权威成就影响力"的核心办报理念,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服务好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时,以做大做强重大主题报道、坚持"新闻立报"、做亮做活深度报道、用心做好民生报道、打造与读者互动平台、坚定推进机制创新等六项举措为"抓手",扎实有效地推进改革.全体采编人员凝神聚力,践行新闻创新,使党报吸引力、感染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新闻网站和受众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 ,其直接、及时和深广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经常将报纸策划的新闻选题 ,从另一个层面让读者参与进来 ,这有助于媒体了解与把握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 ,从而正确引导舆论。报纸针对在版面上“热谈”的话题 ,同时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立“窗口” ,给网民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想法、观点的渠道 ,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还可以扩大“本报”在读者中的影响 ,更好地吸引读者。多用互动、互通、双向交流的形式办报 ,对不断拓展报业空间可产生积极的作用。从本报“服务导刊”(周刊)摸索报纸与网络媒体互动的…  相似文献   

3.
产业化·市场化·报业集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文 《当代传播》2000,(1):12-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币场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报业作为一个产业,也正随着整个国民经济一起向币场经济转轨。在此转变中,报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出现了不同于其他经济部门的新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报业现状和报业集团的分析,探究报业发展的内在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求教方家。报业现状:产业化与非市场化对于今日之报业,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报社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对此,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说法有点羞羞答答”。他认为:“报业从宏观上讲,是一个产业,从微观上讲是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4.
陈欣 《新闻界》2001,(5):36-37
对报纸发行来说,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度量报纸的传播效能、获得报纸的销售收入是其三大主要意义。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报业发行市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能,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细分市场是寻找市场机会的必需手段报业市场,是报纸生产者与读者和广告商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报纸生产者与读者之间的报纸买卖关系,称之为报纸发行市场。现代报业在经济上基本靠广告支撑,而报纸发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的基础。市场细分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乐·史密斯总结市场销售经营…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报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来看,地域化是报纸未来发展的方向。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城市群的“主流媒体”,成为许多报纸的追求。通过创办《许昌日报·社会晨刊》,我们得到一点儿认识:要想办成一个区域的主流媒体,必须冲破只办一张“新闻纸”的观念。不仅要从“传媒”的角度,将报纸办成传播信息的通道,还要通过报纸,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行为出谋划策,并服务和影响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使报纸既成为一个地区的信息标志、信息权威,又成为许多公益活动的载体。正是靠着这样的理念,我们赢得了读者的信赖与厚爱。(一…  相似文献   

6.
在报业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任何一家新生的或蜕变而来的报纸,要想成功地着陆,取得胜算,必须解决的是读者定位、运作策略和营销等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个角度作一探讨。 细分化是基础 大众传播媒介的细分化,亦有说小众化,在国外新闻界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寻求媒介市场的细分标准不同,即或以地域为  相似文献   

7.
一张报纸是否吸引读者,是否可读、易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版面谋划布局的引导.在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版面编排已经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眼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活动中办报.在办报中开展活动,这已是晚报与都市类报纸在实践中已经验证的成功经验。很多晚报与都市类报纸得益甚至倚重于活动在办报中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南方及一些发达城市。一些知名的报纸。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令人目不暇接。而在北方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地方,开展活动仍是一个不新不旧的话题。近日,我们对大庆市的两家报纸进行了粗略的考察。从中可窥见北方中小城市晚报与都市类报纸开展活动之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戴林  邹杰 《新闻窗》2007,(5):17-18
近年来,“寒冬”说、“拐点”说在中国传统报业中弥漫,困难与问题,失落与迷茫,困扰着这个尚未成熟的产业。然而,在偏居西部内陆、经济社会水平相对落后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报业发展却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2003年以来,报社经营收入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高于全市GDP的增幅;在全国报纸发行量不断下滑的不利背景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刘葆 《传媒观察》2005,(6):61-6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读者分众化趋势的加快,报业的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一些报纸逐步开始“扬新闻,抑副刊”,把副刊打入“冷宫”。但更多的报纸逐步认识到,副刊对于凸现报纸个性、培育报业品牌、吸引和稳定读者,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副刊的质量,已成为诸多报纸提升亲和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办报实践中体会到,互动是创造报纸特色、最大限度地避免被人复制,赢得副刊有效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要诀之一。  相似文献   

11.
崔同 《新闻爱好者》2002,(12):16-17
我们许多党的机关报年复一年地为实现扩大(至少是保住)党报覆盖面这一“崇高理想”而不懈战斗,为此冥思苦想出了许多招数。成效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总的来讲,党报的发行量仍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影响力也在减弱。怎样走出尴尬?怎样增强竞争力?我们需要在思维方式上有所突破。找对人。根据传播学原理,任何一份报纸都无法满足全部读者的全部信息要求,成功的报纸,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下,调配可以利用的新闻资源,满足一部分读者的一部分信息需求;再出名的报纸,也只能占领读者市场的一部分。因此,党报的受众定位,不能贪大求全,必须…  相似文献   

12.
郭万江 《新闻三昧》2001,(10):42-43
企业报要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足与发展,必须研究和了解读者,更好地贴近读者。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贴近呢?第一、加强策划,多做公众话题,吸引读者参与,这是报纸增强贴近性的一个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触动参与式报道,即新闻媒介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通过策划或直接  相似文献   

13.
家庭百科报是河北日报旗下的一份家庭生活类周报,创刊于2001年1月.在报纸接近"饱和",报业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初生的小媒体如何做大做强?我们的选择是:"走·开·打"--走"中间路",开"副食店",打"特色牌".  相似文献   

14.
军区军兵种报纸宣传如何贴近官兵,是军区军兵种报纸必须解决的问题。 军队除了兵就是官,这里所说的“官兵”特指基层官兵。“贴近官兵”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报道数量、“地位”上,以直接反映基层官兵情况为主;二是在报道内涵上使读者(包括领导机关人员)喜闻乐见,本文也着重后者。 坚持“从官兵中来” ——具有决定意义的方法 “关于方法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思想。”这是一位哲学家的  相似文献   

15.
处在最基层的县市报,要适应新世纪的竞争,应该是一张地方性、开放性、服务性并重的报纸,让读者“一报在手,尽知本地新闻,了解国内大事,知晓世界风云”。 县市报是县市委的机关报。它的生长点就在于以区域内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而牢牢吸引自己特殊的读者群,成为一张地方性很强的严肃的报纸。 县市报的地方性,决定了县市报必须突出地方特色。 怎样突出地方特色?关键是离得近更要贴得近。县市报离党委近、离读者近,灵活性强,这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 当然这里说的近,不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近,关键在于在思想上、情感上、…  相似文献   

16.
刘峰 《声屏世界》2006,(6):29-29
县级电视台因为受地域的限制及设备和人员素质的制约,加上专题栏目的选题困难、节目制作单一等现状,导致专题节目内容的可看性和观赏性不强。如何办好县级电视专题节目,笔者作了一些探讨。追求专题节目生活化。县级电视台作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基层单位,是最靠近百姓生活的传播机构,因此在专题片的选题上,必须缩短与百姓的距离,着重强调观众的认同感。比如星子县电视台与县交警大队每个月拍摄一期《一路平安》的专题片,为了丰富节目内容,栏目组与交警大队联系,每期请一至两位交警作为特约嘉宾,结合一些正在发生的案例,给老百姓讲解新的交通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报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贴近读者不仅仅是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报纸核心竞争力影响力的体现。目前,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报纸报道的要求逐步提高。地市党报必须有较强的可读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是报纸成功的关键,而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报纸版面上,图片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它的形象性、直观性会在一瞬间给读者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尤其是在反映重大新闻题材方面,运用好一组图片新闻,更能让读者直观地、形象地了解重大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9.
报纸是一种传统的传播媒体,传播是传播者和受众双方互动的过程。与当今报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拓展与读者互动已成为新时期党报发展的内在需要,成为报业竞争与发展的一种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来临了。《夜光杯》以什么姿态跨入新世纪,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面临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我们惟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形成特色,才能自立于报刊之林。一、继承传统坚持“三性”《夜光杯》已有54年历史,这在全国报纸中是少见的。经过几代报人的摸索和实践,《夜光杯》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那就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如何更好地体现《夜光杯》的这一风格,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三性”。1、综合性。新民晚报的办报宗旨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与此相适应,《夜光杯》副刊应该坚持综合性,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多样化。如果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