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马青同志提出的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前,我在给几个贫农社员代笔时,遇到过这样一个困难问题:他们很希望我给他们代笔,可是他们又说不出更多的想法和见解,对所要写的内容也不能提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例如,今年春季备耕时期,我给一位贫农社员代笔,写他听了内蒙古自治区主席  相似文献   

2.
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总编辑蓝海特邀我写个后记,当时心情可以用两个"惊"来表达,一是"受宠若惊",一是"胆战心惊"。"受宠若惊"自然好理解,一位《齐鲁晚报》的普通读者竟然受到如此高的礼遇;"胆战心惊",因为本人深知自己胸中那点墨水的深浅、浓淡,自己写文都经常出错,咋给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综合竞争力排名前3位的齐鲁晚报所编书籍写后记?真有点诚惶诚恐,自然就胆战心惊了。婉言谢绝不成,只好硬着头皮将书稿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标点不落地拜读一遍,受益匪浅。于是写就此篇,后记恐怕是算不上了。  相似文献   

3.
从前,我对写稿怀有神秘感,觉得此事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因而,遇到好素材,不敢提笔;写出稿来,不敢邮寄。我想:自己不过才认识了几个字,就想舞文弄墨,登大雅之堂,岂不是异想天开吗? 我和妻子都在本村小学任教。1987年冬,乡妇联主任让我妻写一篇反映妇女精神风貌的小稿,妻子要求我代笔,我硬着头皮写了一篇小通讯,题目是《婆媳情深》,交给了妇联主任。谁料,县广播站、市电台相继播出了。意外的成功使我欣喜若狂,内心进发出了  相似文献   

4.
我是做编辑工作的,经常收到大批由通讯员为贫农下中农代笔的稿件和信件。其中,有些写得很好,但也有部分代笔稿件写得不好,甚至存在一些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意见。第一,要把为贫下中农代笔看作一件严肃的政治任务。这件事,关系到正确反映贫农下中农的意见,关  相似文献   

5.
说说樊启林     
樊启林写稿子的故事我知之不多。因为在我于《中国空军》杂志任职,对成千上万字的稿件有生杀大权时,他从未找过我。真正认识他是他这次将自己从事新闻工作近十年的作品结集出版,我读了他那篇饱蘸心泪写成的“后记”之后,才大为惊讶: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匆匆一瞬,他居然写出那么多我早就读过却没有注意是他写的作品。樊启林是我最为欣赏的那种“有水平写出来、有本事打出去”的人,这是一个称职与成熟的新闻记者必具的素质和标志。我翻着樊启林长达20万字的自选集,心儿便随着他去了海岛,去了高山,去了边防,去了那一个个…  相似文献   

6.
在报纸上和广播里,常看到或听到由别人代笔写的文章,多数是替农民代笔,向党报、电台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建议和呼声等,这无疑是桩好事。但其中有些文章的观点、看法和所说的话语,不合农民的身份,也不象农民的口气。有的是“代笔者”把自己的意见掺杂进  相似文献   

7.
上个月到南京开会,中间抽空去看古平姊,照例天南海北地神聊一通。其间她告诉我,她从历年所作的人物专访中选出四十来篇,交新华出版社出版,问我能不能为之写点后记;她自己手头  相似文献   

8.
一道 《出版史料》2001,(1):69-69
《隔膜》是叶圣陶的第一本小说选集。它的出版经过,叶圣陶说:“《新潮》出版的时候,顾颉刚兄要我写小说,我就写了几篇寄去。写小说并不是那时候才开头,在五六年以前我就写过二十来篇,多数是文言的,有三四篇是白话,从印本撕下来自己订成一本,一直没有想起印什么单行本,到现在,那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再说给《新潮》写了小说之后,接着《小说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已过去五年。这五年里,灾区人民的生活已越来越接近正常,相关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少,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震区之外的人来说,那段记忆也越来越淡。就好像,灾难一旦过去了,就不会再来。在任何一个历史大事件背后,都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记录文本这是《汶川地震168小时》后记中,作者自己写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彻底打动了我,让我确定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策划方向,我也越来越确定,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  相似文献   

10.
看了《新闻业务》第五期上马青同志提出的《这样代笔行吗?》一文,谈点个人看法:一、是否一切文章都可以由人代笔?我看都可以。许多人会说会讲不一定能写,代笔的人把他们要表达的话记下来,作为文章发表,这是应该的,合理的。工农兵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通讯员园地     
“英杰,你给咱家乡办好事了……”听着乡亲的赞语,我好激动。我没想到自己代笔一篇“读者来信”,竟使山村世代饱受没电之苦的3000多农民盼来光明。 这是去年冬天的事情。当时,我的家乡——内乡县七里坪乡,因地处伏牛山麓,还有不少村子没有用上电,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当地政府和电业部门虽也作了规划,但这几个村距高压线连接点有23公里,群众筹资30多万元,还差近百万元钱没有着落,乡亲们找到我,央求我代笔在报纸上反映一下缺电困难,以期得到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我想这是好事,咱别的能耐没有,如果写篇文章能成事,也算为家乡百姓作贡献了。很快  相似文献   

12.
记得我初学写稿时,心想:自己写的稿件,只要能被本地的县广播站,地区报刊用就不错了。后来,看到全国性报纸刊登的报道也有不少平凡的小事,便陆续写了十几篇投去,可是篇篇石沉大海。为什么自己写的稿不能见报呢?我把自己写的稿件,  相似文献   

13.
肖太云 《新闻爱好者》2011,(14):147-148
对乡情的极度执著黄方能将创作的聚焦点有意识地对准自己的故乡——璧山,将之作为自己的叙写中心与抒情对象,从而达到一种意寓的指征与象征的传达。他在《回望故乡》的扉页中特别注明:"谨以此书献给璧山上下的父老乡亲们"①,后记中又特别提到:"我的任务是写好我的故乡","我们璧山在县际地图上也才邮票那么大","我只是希望我的故乡以及我生活的这片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有色彩斑斓的动人事情。我们通讯员每年写了不少他人家庭,而认真地去写自家的不多;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有人给他戴上“王婆卖瓜”的帽子!而我呢,却不忌讳这个,每年出稿百余篇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写自己家庭的.  相似文献   

15.
编者编辑此文时激动不已。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没想到是本文的作者在江苏省县(市)报经济新闻竞赛中竞有三篇作品获奖,其中有一篇还获得一等奖;另一个没想到是作者竟是一位县报的业余通讯员。作者曾经自谦“完全是门外汉”,其实,她很懂得新闻写作的真谛:“我写报道全写自己切身的事,写自己非常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在生活中切身的感受,阐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见解,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这里发表的作者的体会文章值得我们专业新闻工作者认真读一读。借鉴这位通讯员的经验,多写一些来自生活切身感受的经济报道,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我结合自己的本职业务和平时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先后为《解放军报》撰稿近百篇。每写一篇,我都进行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后才寄出,心想这篇一定有希望被刊用。因此,每天报纸一发下来,我总是先浏览一番,查找一下是否有自己的名字。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篇篇稿件如石沉大海,没有音讯,我真有点心灰意冷了。  相似文献   

17.
编书浮想     
编书浮想谷苇编定一本小书,朋友建议我写一篇“前言”、“后记”之类的文字。说老实话,颇使我踌躇了一下。因为,一时似乎感到无话可说,或者说是“不知从何说起”。然而,仔细想想,又似乎还有点话好说。中夜扪心,回顾大半生的日子已经过去,而从“弱冠并柔翰”至今,...  相似文献   

18.
对乡情的极度执著黄方能将创作的聚焦点有意识地对准自己的故乡——璧山,将之作为自己的叙写中心与抒情对象,从而达到一种意寓的指征与象征的传达。他在《回望故乡》的扉页中特别注明:"谨以此书献给璧山上下的父老乡亲们"①,后记中又特别提到:"我的任务是写好我的故乡","我们璧山在县际地图上也才邮票那么大",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通讯员都希望自己投出去的稿件能见报。当自己的稿件被报刊或电台采用时,回过头来把自己的原稿与采用稿仔细对照比较一番,这对今后写稿是大有益处的。以往,我阅读别人的文章总觉得人家写得好。后来才明白,那些好文章大多是经过编辑精心加工的成果。以后,当我的稿件见报后,就注意对照琢磨编辑是怎样修改的。有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我这样学习写稿》的文章,全文700多字,寄给《新疆新闻界》。编辑删繁就简,仅用150多字就把意思表达明白了,使文章思路清晰,主旨鲜明突出。去年12月,我写了一篇题为《上  相似文献   

20.
前年夏天,我对新闻写作还是门外汉,文章写了一篇又一篇都始终拿不出手。有一天,我鼓足勇气,掂上自己得意的力作敲开了宣传科的大门。宣传干事宰先珍同志正皱着眉头写文章,他仔细地看完我的文章,笑嘻嘻地举起大拇指:“好,写得好,以后多写吧!”我心里暗想自己也许真有两把刷子。谁知等见到《河南石油报》登出后,我怎么也认不出那是自己写的文章,百把字短文,只有两句似曾相识。好坏也算是自己写的文章见报了,经同事鼓励心里热呼呼的着实感激老师宰先珍.从此劲头十足,三天两头找老师请教。时间一长,我深深感到老师的严励和认真.记得前年在朋友家闲谈,听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